體力不行
腦力一定要厲害
我1962年出生。童年生活多災多難。因為患小兒麻痹癥。我的左手落下了殘疾,無法干重體力活,讀書遇上文革,初中畢業(yè)就結束了學業(yè),14歲那年,父親去世,生活艱難。
當時,鄰居在杭州承包了一個小建筑工地,工地正缺人,我就跟著他來到了杭州,幫忙管理起了工地上的各種材料,后來鄰居看我把材料管理得井井有條,又讓我?guī)兔芾砉さ氐膯T工。這是我第一次離開父母,開始工作。當時的想法是,體力活不行,干腦力活我一定要比別人厲害。也許正是這種“攀比心理”,我工作比別人更積極、更認真。干了4年,我琢磨自己究竟做什么。一旦鄰居沒有包到工地,自己就丟了飯碗。
我下決心自己創(chuàng)業(yè)。在一小區(qū)門口開了家副食品小店,生意還算不錯,后來還開到了西湖邊,做游客的生意。整整6年,生意一直差不多,但發(fā)展余地不大,我又開始思考。開小店積累了些資金,我決定做雨傘。
當時,南陽的傘業(yè)早已起步,我比別人慢了好幾拍,但我覺得這里是“中國傘鄉(xiāng)”,制傘的基礎很好,名氣也大,很多客商都慕名而來,家家生意都不錯。因為資金缺乏。我的公司其實就是只有五六個工人的家庭小作坊,而為自己產品取的名卻頗有意境——“天作”。
親自摸市場
困境中做選擇
我創(chuàng)業(yè)的第一年就遭遇了突如其來的“非典”,16萬把傘全都積壓在了倉庫,當年就虧了8萬元,還被武漢客戶騙走1.3萬元。我很沮喪,很是猶豫,繼續(xù)經營傘廠還是放棄?
2004年,我一個人跑遍了深圳、湖南、長沙、湖北、貴州等地,在那里做了詳細的市場調查,發(fā)現(xiàn)市場上需求量還是很大的,只是自己的營銷方面做得不夠完美,也第一次聽到“規(guī)?;a”這一新名詞?;丶液?,我毅然做出了抉擇:決不放棄,做大企業(yè)。
自己的傘廠是家庭式作坊,但做大是唯一生存的選擇。我開始自當“營銷員”,奔波于省內外。沒有什么花俏的營銷招法,即便現(xiàn)在回頭看,也感覺沒有什么堪稱經典的地方,就是一個個客戶拜訪,拿著樣品演示、報價。有句話叫做“相由心生”。心里憋著一股必須成功的勁頭,然后站在客戶的角度分析,把話說到他們心里去,別怕拒絕,總有芝麻開門的那一天。上海市場應該說是福地,這一年,70萬把傘大部分被上??蛻粲喿吡耍?guī)齑娴?6萬把也銷售一空。
我是老板,但心態(tài)放得很低,我的另一個身份是“營銷員”,為了讓客戶看到
有人才能有規(guī)模
薪酬待遇合理規(guī)劃
企業(yè)要獲得客戶信任,就一定要做大,這樣才能吸引更多批發(fā)商的眼球。我開始脫離家庭作坊式的生產模式,真正走向企業(yè)化經營。9年的摸爬滾打,依靠誠心和質量贏得了客戶信任。
我意識到,用事業(yè)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適當?shù)拇隽羧?,是企業(yè)穩(wěn)步發(fā)展的大前提。我出臺了工齡工資等一系列激勵措施,每年組織員工免費旅游,不旅游就返現(xiàn)金,對于一些殘疾人家庭我還會給予額外的獎金。在我這里,你做得越久,工齡工資就越高。
殘疾人的廠子。理所當然要幫助殘疾人,這是我的創(chuàng)業(yè)準則。2006年,在政府的牽線搭橋下,我成立了擁有27名社員參加的南陽殘疾人傘業(yè)加工聯(lián)合社。聯(lián)合社負責為村里的殘疾人制傘加工提供所需材料和配件,派人送貨上門,上門收傘,還為殘疾人培訓制傘技術,使巖峰村及周邊村的幾十名殘疾人真正實現(xiàn)了“足不出戶,居家就業(yè)”的愿望。發(fā)展到現(xiàn)在,企業(yè)內部的固定職工就有3位殘疾人,在家工作的殘疾人數(shù)量達到80多位。
我自己也是殘疾人,了解他們的苦楚。所以我更愿意盡我的力量去幫助他們,不僅僅是殘疾人,還有很多生活貧困的人、年紀大的老人。
縫制傘是比較簡單,而且是輕體力,可以說只要有耐心,人人都能干。一些熟練的殘疾人在家里一天就可以縫100多把,一年收入也有萬把元的收入。吸納殘疾人就業(yè)除了能獲得政府稅收方面的照顧,還解決了現(xiàn)在普遍的用工荒的問題。他們就像是一支召之即來,來則能戰(zhàn)的隊伍,即技術過硬,又省去了我在管理方面的成本。這可以說是多方面共贏的結果。
我后來找到蕭山區(qū)殘聯(lián),希望把更多的殘疾人組織起來,建立加工點。南陽殘疾人傘業(yè)加工聯(lián)合社就這樣誕生了,我和社員簽議,負責為殘疾人制傘加工提供所需材料和配件,對殘疾人進行制傘技術的培訓。
我負責接訂單,然后組織加工,材料送上門,他們做好了我上門收,殘疾人足不出戶在家就能賺錢。
一些殘疾人加入聯(lián)合社前基本無收入來源,承攬了傘廠的加工業(yè)務后,有了收入保障,所以大家干勁都很高。生產效率和質量都不用讓我操心,人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我只要負責大方向就行了,細節(jié)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