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數控加工編程與操作》課程中,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有助于學生在掌握數控加工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培養(yǎng)自我決策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安全規(guī)范操作能力。
關鍵詞:教學法 行動導向 情景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2(c)-0210-01
《數控加工編程與操作》是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傳統(tǒng)的數控教學方法是理論和實踐分開的,學生不知道如何在真實的情景中靈活地使用知識和運用技巧。這對專業(yè)能力培養(yǎng)是不利的,教學方法改革迫在眉睫。將廣東省教育廳高教處主辦、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師資培訓中心承辦的2012年廣東省高職院校教師“德國行動導向教學法”送教上門的培訓成果,應用在《數控加工編程與操作》課程的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 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內涵
行動導向教學是指教師構建特定的教學情境,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者,在真實或模擬的職業(yè)活動中,通過學生們同時用腦、心、手進行自主學習的一種教學法[1]。它一般采用跨學科的統(tǒng)合課程模式,不強調知識的學科系統(tǒng)性,重視“案例”和“解決問題”以及學生自我管理式學習,教師的任務是為學生提供咨詢幫助,并與其一道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估。行動導向的主旨是“教、學、做”三位一體化,核心在于把行動過程與學習過程相統(tǒng)一。它通過有目的地、系統(tǒng)化地組織學習者在實際或模擬的專業(yè)環(huán)境中,參與設計、實施、檢查和評價職業(yè)活動的過程,通過學習者發(fā)現(xiàn)、探討和解決職業(yè)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體驗并反思學習行動的過程,最終獲得完成相關職業(yè)活動所需要的知識和能力。在行動導向學習中,行動是學習的出發(fā)點、發(fā)生地和歸屬目標,學習是連接現(xiàn)有能力狀態(tài)和目標行動能力狀態(tài)之間的過程。
2 行動導向教學首先是教師的角色轉變
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在行動導向教學中教師的主要職能必須從“授”轉變?yōu)椤皩А?,包括引導、指導、誘導、輔導、教導和導向,教師應是一名研究型學者或制造業(yè)的專家,是課程開發(fā)與學生智能開發(fā)相結合的高明設計師,策劃和創(chuàng)意良好學習環(huán)境,經過精心加工后的信息資源供給學生,充當學生學習過程的合作伙伴、助手和顧問。
在行動導向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寬容地對待每個學生,對于學生的失誤要給予耐心的指導,容忍“差生”現(xiàn)象存在[2]。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對每個學生的發(fā)展充滿信心,同時,也要讓學生對自己建立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教育學生自己要對學習負責,而不是對教師負責。學生是獨立的主體,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光是求知學技還需伴隨交往選擇、追求、創(chuàng)造與情感的領悟,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增長與能力發(fā)展同步,兩者不可偏廢,缺一不可。
3 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應用
《數控加工編程與操作》是機電類專業(yè)的核心課程,分為數控車削、數控銑削和加工中心三大模塊。在企業(yè)調研、專家訪談和畢業(yè)生座談的基礎上,確定了數控加工操作、數控加工工藝編制、數控加工編程、數控設備管理員等崗位群。從崗位群的工作任務分析著手,將課程設計為從易到難的七個教學情景,以職業(yè)標準為依據,按真實工作任務及工作過程整合教學內容,設計各教學情景的學習性工作任務。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首先在課前將學生分成若干個項目組,每個組成員為5至6人,由成績好與成績差的學生合理搭配,每次任務選一名組長(組長由組內學生輪流擔任)。另外教師在課前需對工作任務的編程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進行充分的策劃,如精心準備學生學習的相關資料和學習任務、零件圖紙、工件毛坯及必要的工量具等。
在課堂上,教師先將當前學習任務中的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特別是重點和難點,并強調注意節(jié)約和環(huán)保。講授時間不宜太長,具體工作任務的編程和操作交給組長來組織完成。按照企業(yè)真實生產場景,組長扮演項目主管的角色,并指派其他組員分別擔任數控加工員、數控工藝員、數控編程員、現(xiàn)場管理員(安全員)等角色,做到分工明細、責任明確又相互協(xié)調。
以“軸類綜合零件編程與加工”任務為例,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具體實施如下。
步驟1,資訊準備。按項目組所分配工作任務,項目主管提出工作任務要求,組員明確工作內容。
步驟2,詳細計劃。項目主管帶領各組成員根據零件特征、尺寸、形位公差及表面質量要求,共同參與討論,確定零件的正確加工工藝方案。
步驟3,方案決策。項目組中的數控工藝員根據巳確定的加工工藝方案,確定工序內容,選擇合理的刀具及刀具參數、切削用量,獨自編寫刀具卡、工序卡。
步驟4~5,執(zhí)行實施與控制。數控編程員進行零件的數控程序編制,并通過數控加工仿真系統(tǒng)進行零件的程序校驗與仿真加工。經教師檢查認可后,由數控加工員上數控機床進行零件的數控加工。在加工過程中,各角色間通過各項措施,確保零件的尺寸與形位公差、表面質量達標。現(xiàn)場管理員負責整個工作過程的5S活動,并確保整個工作過程的安全性。
最后步驟是評價。項目組將該組數控加工零件進行展示。項目主管在充分聽取組員的建議和意見后認真總結,并在全班進行匯報,在匯報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取長補短。最后各組依據工作任務考核方式與標準進行自評和互評。
教師在整個具體教學實施過程中只對學生進行引導、輔導、答疑,充當學生學習過程的合作伙伴。課程最后教師對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畫龍點睛式總結和評價,學生的優(yōu)點要充分肯定,不足和缺點要及時指出,并對下次任務進行布置,引導學生提前預習和查找相關資料。
4 結語
在《數控加工編程與操作》課程中實施行動導向教學法,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任務驅動、角色扮演、頭腦風暴等教學法有機的融合在一起,讓學生真正在一種比較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職業(yè)成長規(guī)律,值得我們在其他的課程中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冷晶.德國職業(yè)教育行動導向教學法探討[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1(9).
[2]鄭文昭.試論案例教學法的應用[J].中國成人教育,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