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實現(xiàn)課堂高效、減輕學生的期末課業(yè)學習負擔呢?筆者經(jīng)過多年的探索實踐,提出了“261”雙課型高效課堂模式,改變了過去的復習策略,實現(xiàn)了復習與新授同步化,使這一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
關鍵詞:雙課型 輕負高效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2(c)-0205-01
在當今教育界,打造“高效課堂”是一個熱點話題?!案咝дn堂”,顧名思義是指在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的基礎上,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高效課堂是有效課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課堂必須基于高效教學的組織與實施。
但目前初中課堂教學中普遍存有“低效”現(xiàn)象,這“低效”主要存有這樣幾個因素:“教”與“學”的不和諧、課堂時間有效率低、學生課堂倦怠、已學知識逐漸淡忘等。特別到了期末復習,由于學習任務重,知識漏洞往往集中“暴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都容易“探底”,部分問題嚴重的學生還會因為難以跟上老師的節(jié)奏,導致厭學、學習自信心下降,甚至自暴自棄。如果這一問題不能及時得到“修復”,將會對下一階段的學習產(chǎn)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如何減輕學生的期末課業(yè)學習負擔,提升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在期末復習中做到游刃有余呢?筆者經(jīng)過多年的探索實踐,構建了“261”雙課型高效課堂模式,使這一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
1 模式建構的指導思想
(1)積極探索高效課堂背景下的一種新型授課模式,提高課堂容量與效益,切實減輕學生的課外課業(yè)負擔。(2)通過“復習”和“新授”兩種教學模式在一堂課中的轉換,在加強對已學知識鞏固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消除學生的課堂倦怠。(3)探索復習模式的新路子,避免出現(xiàn)學期末復習內(nèi)容過多、學生壓力過大的問題,實現(xiàn)“溫故而知新”。
2 模式建構的理論依據(jù)
(1)遺忘規(guī)律。艾賓浩斯是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是第一個從心理學上對記憶進行系統(tǒng)實驗的人。他對記憶研究的主要貢獻之一就是對記憶的保持規(guī)律作了重要研究,并繪制出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訴我們,遺忘的規(guī)律是先快后慢,特別是識記后48小時之內(nèi),遺忘率高達到72%,所以不能認為隔幾小時與隔幾天復習是一回事,應及時復習,間隔一般不超過2天。
從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遺忘速度最快的區(qū)段是20分鐘、1小時、24小時,分別遺忘42%、56%、66%;2~31天遺忘率穩(wěn)定在72%~79%之間;遺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等。
我們在復習功課時,有時感覺碰到的好像是新知識似的,這就是因為復習的間隔時間太長了的緣故。作為課堂組織者的教師要有意識地在教學中運用這一規(guī)律,切莫以為什么時間學生的復習效率都一樣。
(2)《論語》中的“溫故而知新”教學思想。這是孔子對我國教育學的重大貢獻之一,他認為,不斷溫習所學過的知識,從而可以獲得新知識。這一學習方法不僅在封建時代有其價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認的適應性。人們的新知識、新學問往往都是在過去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的確,復習是記憶之母,我們鞏固所識記過的材料的最好方法就是復習!
(3)學習倦怠期。教育心理學認為“中小學生很難做到整堂課都在傾聽,課堂前半時間大部分學生能堅持傾聽,后半時間卻不能。”有人把課堂后20分鐘叫做傾聽倦怠期。表現(xiàn)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維疲勞,難以集中注意力,學習時間有效率低下。
3 課堂模式的含義
第一個含義是我們把課堂45分鐘按照2∶6∶1的比例,劃分為“10+30+5”三個時間段,分別組織復習、新授、測評三個模塊的教學,要求教師組織復習課時間不大于20%,新授課時間大約占整堂課時間的60%,剩余的10%用于前兩部分知識的成效測評。
第二個含義:“2”是指在同一堂課上出現(xiàn)復習和新授兩種課堂教學模式,實現(xiàn)舊知識的及時復習和新知識的傳授;“6”是指課堂教學組織包括六個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1”是指實現(xiàn)一個“高效”課堂的目的。
4 課堂模式的操作步驟
(1)教師點題,明確學習目標。教師導入課題,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既包括復習達成目標,也包括新授達成目標。(2)學生自學,完成復習目標。①學生根據(jù)教師提出的復習目標進行復習,包括知識點的梳理、記憶鞏固或習題訓練。復習模塊可以是獨立的課題或模塊知識的整合,與新授課知識可以相關聯(lián)也可不相關聯(lián)。②教師要巡視課堂,及時解決學生復習中遇到的問題。(3)切入新授,學生自學。復習模塊基本完成后,教師要及時切換課題,進入新授,明確任務,讓學生自主學習,生成問題。(4)展點評講,討論解疑。本環(huán)節(jié)的操作流程一般是:學生展示自學成果或問題—小組內(nèi)學生點答(一生對一生)—小組不解問題班內(nèi)學生評說、討論釋疑—學生不會的難點教師精講點撥。(5)拓展提升,總結升華。對所學知識進行變式訓練,鞏固、拓展、提升知識;教師(或學生)課堂小結,架構知識體系。(6)清理過關,當堂檢測。教師根據(jù)學習目標(包含新舊知識),檢測過關達標。
5 課堂的總體要求
(1)“261高效課堂”模式要求教師要轉變觀念,切實從減輕學生負擔出發(fā),改變過去復習策略,實現(xiàn)復習與新授同步化。(2)教師要認真?zhèn)湔n,每節(jié)課都要有兩個教案:“一個復習案,一個新授案”,要注重學習目標的設置,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化及新舊學案之間的切換。(3)教師要打造課堂緊張度,強化效率,注重環(huán)節(jié)推進,當堂落實,真正落實到每個學生。(4)抓好學習小組建設。小組長不一定是最好的同學,但一定是最熱心、最有責任心、組織管理能力最強的。培訓好組長,發(fā)揮學習小組長的管理、組織、檢查作用,創(chuàng)新小組評價機制,杜絕為評價而評價,用恰當?shù)脑u價培養(yǎng)小組積極思考、深入研究、高效學習的學習精神。
6 課堂模式取得的成效
“261”雙課型高效課堂遵循人的遺忘規(guī)律,以全新的視角解讀了“溫故而知新”的教學思想,做到了學生對知識“滾雪球”式的掌握,實現(xiàn)了課堂教學的高效率、高效益;不同課型之間的切換,創(chuàng)設了不同的課境,緩解了學生注意力疲勞,消除了學生的課堂倦怠,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培養(yǎng)了學生計劃學習的理念,養(yǎng)成了學生及時復習的良好學習習慣。
261”雙課型高效課堂模式追求知識的完整性,更加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長,打破了已有的授課模式和復習方法,解決了期末考試復習任務過重的壓力,切實減輕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實現(xiàn)了課堂教學的輕負高效,提高了學生的幸福指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