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蘇富比的前董事長、拍賣師彼得·威爾遜有句名言:“拍賣場的一半像劇場,一半像賭場?!薄仁莿?,就有悲歡離合;既是賭場,就有高低跌宕。本文介紹的十位藝術家,他們曾經是劇場里的明星,卻沒料到曲終人散之時,曾經的天價成了鏡花水月。在他們身上下注的收藏家,曾經是賭場上的大贏家,卻沒料到當最后的鐘聲響起,只落得個“風吹雞蛋殼,財散人安樂”。
對一個姑娘最大的贊美,就是追求她。對一件藝術品最大的贊美,就是買下它。但我們永遠無法知道把一個姑娘追到手之后會發(fā)生什么事,就像我們永遠無法預料買下一件藝術品之后,這個藝術家會成為大師,還是開始走下坡路?收藏家下了重注的藝術流派會攀上歷史的巔峰,還是逐漸淡出歷史的舞臺?
通過旁觀這些曾經炙手可熱,如今板凳冷坐的藝術家在名利場中的遭遇,也許我們可以從中窺探到藝術家生涯起承轉合的一些秘密,也許能夠讓我們看清那只翻云覆雨的市場之手上面的掌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