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她,有著太多太多的故事。千塔之城、金色之城、歐洲最美的城市,卡夫卡,米蘭·昆德拉的故鄉(xiāng)……
在我眼中,布拉格就是一座童話之城,站在城堡山上眺望遠方,波希米亞的風拂過我的臉龐,映入眼簾的是那看不見盡頭的古樸的童話般的房子,在夕陽的映照下,宛如一幅巨型油畫鋪向天際……
在捷克,在布拉格,沒有壯麗恢宏的自然景色,這里卻是歷史藝術(shù)的天堂,似乎連空氣里都彌漫著濃濃的歷史藝術(shù)氣息。這里的每一條街道,每一塊磚頭,都見證了這座城市的滄桑變化。漫步布拉格,就如同品味一本好書,聆聽一曲動人的旋律。
在布拉格老城廣場,有一座捷克民族英雄胡斯的雕像。胡斯是中歐最古老的大學查理大學的教授,他推動了捷克的宗教改革,后來被宗教法庭判處死刑,被活活燒死在老城廣場。他的死亡導致了著名的胡斯戰(zhàn)爭的爆發(fā)。胡斯的宗教改革和胡斯戰(zhàn)爭推動了后來歐洲的宗教改革,并影響了歐洲的歷史進程。
捷克,這塊小小的土地上,除了擁有像胡斯這樣的偉大思想家,還誕生了許多偉大的文學家、藝術(shù)家:卡夫卡,米蘭·昆德拉,雅諾斯拉夫·哈謝克……他們用如椽之筆向世人描述了這塊神秘的土地上復雜的社會和人性。在這些經(jīng)典作家的筆下,布拉格是如此矛盾而多變:透過卡夫卡筆下的城堡,我看到了一個陰郁寒冷的布拉格和乏味無趣的布拉格人;透過哈謝克筆下的《好兵帥克》,我看到的卻是一個幽默詼諧的布拉格。在米蘭·昆德拉的筆下,布拉格是一個籠罩在蘇聯(lián)模式之下的恐怖壓抑的地方;但聽一聽斯美塔那的著名交響曲《我的祖國》,你又會被這氣勢恢宏的史詩般的樂曲所深深感動。
伏爾塔瓦河是捷克的母親河,它橫穿布拉格,滋養(yǎng)了布拉格人的靈魂。古老的查理大橋連接著伏爾塔瓦河兩岸,是布拉格的精神象征,“沒走過查理大橋就等于沒到過布拉格”。這座有著655年歷史的石橋給作家、藝術(shù)家們無限的靈感,卡夫卡說:“我的靈感與生命全部來自偉大的查理大橋。”斯美塔那聆聽著伏爾塔瓦河水撞擊橋墩的激越之聲,寫下了《我的祖國》。查理大橋不僅僅是一座石橋,它還是布拉格文學藝術(shù)的高度濃縮。今天的查理大橋熱鬧喧囂,斯美塔那的音樂已被各種流行音樂所取代,卡夫卡的著作也只是被一部分人所喜歡,可是,這有什么關(guān)系呢?歷史洪流滾滾向前,他們的名字與作品一道早已寫進了歷史,成為了不朽傳奇。
行走在布拉格街頭,時光仿佛停滯了,我如先賢們一樣聆聽著伏爾塔瓦河的心跳,呼吸著卡夫卡、米蘭·昆德拉呼吸過的空氣,感受著布拉格的神秘和美麗。
“咚咚……”沉思中,天文鐘敲響了5下,雨中的布拉格真實又迷離……
(作者系華南理工大學附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