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籍華人女作家韓素音在她的《周恩來和他的世紀》一書中說:“當時他似乎愛上了另外一位姑娘,她的名字一直被小心翼翼地保密?!敝芏鱽怼皭凵系牧硗庖晃还媚铩保傅木褪菑埲裘?。
張若名生于河北清苑縣,就讀于天津直隸北洋第一女子師范學校,和鄧穎超同為該校第十屆學員?!拔逅倪\動”開始后,張若名與周恩來等共同發(fā)起組織了天津進步青年革命團體—覺悟社。1920年,在為營救被捕代表而發(fā)動請愿示威時,二人遭遇埋伏被逮捕。半年后,出獄后的周恩來、張若名決定西旅歐洲,尋求救國真理。當年12月18日,周恩來、張若名等革命青年踏上了巴黎公社的故地。他們從上海乘坐法國波爾多斯號郵輪,先到馬賽,夜赴里昂,輾轉蒙彼利埃,遷徙布盧瓦,最后移居巴黎。
1922年,周恩來、趙世炎等發(fā)起組織了中國少年共產(chǎn)黨,張若名是“少共”的第一批成員。當時,他們學習馬克思主義是采取互教互學的方法。聰穎好學的張若名由于法文學得比其他人好,開始鉆研法文版的馬克思和列寧的著作。她以化名撰寫了中國婦女最早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文獻《剩余價值》《階級斗爭》《帝國主義淺說》等文章。
1924年列寧逝世,法共里昂支部決定舉行追悼大會,法國政府不允許外國共產(chǎn)黨員參加?!吧俟病毙氯螘洸活檮褡?,堅持派張若名參加大會并發(fā)言。被暴露了身份的張若名險些被驅逐出境,后一直被警方盤查跟蹤。經(jīng)過痛苦激烈的思想斗爭,張若名決定退出“少共”,留在法國專心讀書,但表示誓死為黨保守機密。最終,她獲得里昂中法大學博士學位,成為中國“留法勤工儉學”運動中第一位女博士。
1928年,周恩來從莫斯科開完中共“六大”,取道法國里昂,在郊外的一個小咖啡館與張若名秘密會面。當時,周恩來是化妝而來,當周恩來摘下墨鏡時,張若名還是認出了他。他們在咖啡館里一直坐到夜色沉沉。周恩來告訴張若名,他已和鄧穎超于1925年結婚,并轉達了鄧穎超的問候。周恩來向張若名講述了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的形勢。臨分別時,周恩來說:“將來什么時候能夠再相會,很難預料?!彼f自己已經(jīng)做好了為革命犧牲的準備,張若名則再次向周恩來保證永遠不泄露共產(chǎn)黨的秘密。
上世紀30年代初,她與丈夫楊堃回北平教書,內戰(zhàn)結束前夕,遷往云南大學執(zhí)教。1955年4月8日,周恩來赴印尼參加亞非會議,途經(jīng)昆明時利用這一機會,到云南大學會見了張若名夫婦。總理一見張若名就非常感慨地說:“多年不見了?!比缓笥终f:“我代表小超問若名姐好。”當說到張若名1922年入黨等事時,周總理明確告訴她說:“你當時參加的只是團的組織,還不是黨的組織。”張若名夫婦當時聽了都很疑惑。后來,運動一個接一個,人們才知道,周總理這樣講,也許是為了保護張若名,因為退團比退黨的政治問題輕多了。
2003年,我到昆明開會。云南文化界的朋友告訴我,張若名到云南大學后,任教于文學系,講授法國文學。上世紀50年代末,張若名為了表示對黨忠誠,把哪怕一閃而過的“私心雜念”也向黨交心,導致被打成“右派”。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下,張若名獨自走出學校,投水自殺了?!拔母铩苯Y束后,在鄧穎超的親自過問下,張若名得到平反。
世事蒼茫,往事如煙,當事人如今都已駕鶴西去。世人關注的不僅是偉人的兒女情長,更是他們在艱難歲月的那一段真摯情懷。
高遠,旅法音樂家、藝術評論家、作家、教授。留學于法國國立音樂學院,獲法國政府獎學金、法國亞洲中心獎學金,享有法國國際藝術城專家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