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天氣涼爽,致病菌仍能快速繁殖,因此不可掉以輕心,仍需防范細菌性食物中毒。要注意將生熟食物分開放置,避免交叉污染;食物要燒熟煮透,吃不完的食物要及時放入冰箱存放,并盡早食用。
沙門氏菌 蛋、家禽和肉類是沙門氏菌的主要傳播媒介,食用受此菌污染的食物4~24小時后,會感到畏寒、體溫升高(38℃~39.5℃),還伴有惡心、嘔吐、腹痛,水樣大便腹瀉,有時有少量膿血,并有魚腥臭味。
副溶血性弧菌 常存在魚類和貝類海產品中,食用受此菌感染的食物后9~20小時,上腹部出現難以忍受的絞痛,水樣大便腹瀉,可達數十次。
葡萄球菌 食用受葡萄球菌性毒素污染的食物后2~5小時,會出現嚴重的惡心、嘔吐。嘔吐物帶有黏液,有時含有血液及膽汁。體溫正?;蛏陨摺?/p>
肉毒桿菌 肉毒桿菌在罐頭食品及密封腌漬食物中具有極強的生存能力,進食受肉毒桿菌污染的食品后2小時~10天,會感覺視物有復影,眼瞼下垂,眼肌和咽肌癱瘓,對話、呼吸感到困難,嚴重者出現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