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是一個被中國西藏和印度阿薩姆邦、錫金邦包圍的小國家,土地面積是中國臺灣的兩倍大,人口只有八十萬,卻是聯(lián)合國的會員國,因此,這個兩千年前藏族西移建立的族群受到很多先進國家的照顧,如鄉(xiāng)土山河接近的瑞士、丹麥等等。目前的王朝只有兩百歲,在這旺秋王朝鞏固之前,不丹就像是我國的東周時代,有很多的小國各自為政,因此就有很多的公主王子散布四處,尤其是在首都,到處都會撞到貴族后裔。
不丹人的基本生活習慣和藏族類似,語言文字亦大同小異,然而飲食習慣卻是不太相同的,也許藏族在唐朝感染了過重的中土文化,已經(jīng)改變了飲食風氣。不丹最大的特色就是“無辣不歡”,至少,沒放辣椒的菜就一定不是不丹菜。
不丹的辣椒跟我們平常看到的頗不相同,雖然也有紅色與綠色之分,形狀如一般紅辣椒放大到青椒的尺碼,另外有純白色的品種,味道介于甜椒與辣椒之間,沒有印度辣椒的刺痛感,卻又麻辣得很過癮,尤其是在冰天雪地里吃不丹菜,痛快極了,但沒有川味麻辣的腹絞痛后遺癥。
不丹最普通的家常菜叫做“愛瑪搭漬”,就是將辣椒與牛奶、起司一起熬煮成黏稠狀,非常可口下飯,怕辣的人,通常都會抱著冰水一起吃,只要嘗過的人,一定舍不得不吃,即使被辣得哇哇叫,下回還是會忍不住大吃特吃。如果無法承受辣的痛感又很想試試的人,不妨把辣椒剖開去籽,先在鍋里放奶油與蒜末、姜泥,小火燒一分鐘,再加進去去籽的辣椒與兩大勺鮮奶熬煮二十分鐘,然后放進蔥段燒五分鐘,起鍋前放入起司攪拌即可。喜歡甜膩感的人,可以將馬鈴薯切塊與辣椒一起放入燒煮,同時也可以降低辣味。
不怕油膩的人,可以純煮辣椒與起司,必須用不沾鍋小火熬煮三十分鐘,不停地用木勺攪拌,嘗過這道菜的人,保證讓你終生不怕辣(實在太好吃了)。
印度、中國臺灣、不丹的辣椒很不同,當然,嗜食辣椒如命的不丹人始終認為自己國家的辣椒最好吃,連去千里迢迢的美國都要背一大袋,因為美國的辣椒最沒味兒。據(jù)說,不丹人評定次級辣椒是印度的,味道足卻有刺痛感,仍稍遜三分,臺灣的辣椒辣而不香甜且容易造成腹痛,青椒又如美國辣椒一樣沒勁兒。
不丹的辣椒醬不像中國式的辣椒醬般油膩,基本上分為兩類,一種是沙拉式的拌料,用新鮮的辣椒切碎與蒜末、姜末及香料、起司攪拌即可,這是餐餐必備的佐料,甚至,在鄉(xiāng)下是唯一拌飯的主菜。另一種是儲藏式的干料,用曬干的辣椒磨成粉末,再拌炒干肉末或者黑芝麻等香料而成(通常是旅行用的配菜)。
另一道好吃的不丹菜,就是干辣椒燒肉,西藏人不吃豬肉,不丹人卻是非常喜歡吃豬肉,而且一定帶皮大肥地一起煮才好吃,這道菜的菜汁肯定讓人吃下一大盤飯(不丹人是用盤子吃飯的),熱愛重口味的人保證會念念不忘。還有一道不丹家常菜是在臺灣也可以做的,就是將白蘿卜切片與辣椒、起司、大蒜、嫩姜、綠蔥、洋蔥一起燒煮,清爽香甜濃稠,又不會太辣,胃口不佳的人可以試試這道菜,入味又不膩,同時還可以治療胃脹氣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