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中班的家園運動會比賽中有一個項目是趕小豬,五個家庭同時開始,媽媽(爸爸)和孩子各拿一只羽毛球拍,把三只小豬(皮球)趕到豬圈里。誰家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把小豬趕到對面的豬圈里誰家就獲勝。亮亮怎么也沒辦法把豬往前趕,小豬一點也不聽話,不是這只跑東邊去了,就是那只跑西邊去,總是趕不到一起。因而沒有得到第一名。亮亮發(fā)起脾氣來,邊哭邊躺在地上耍賴,這時媽媽也毫無原則地說:“不哭,不哭,都怪媽媽不好,沒有幫你把小豬趕到豬圈里,媽媽向你賠禮道歉,馬上問老師要塊獎牌給你,也給你評第一名……”
分析:
因為對球是圓圓的、容易滾動的特性不了解,加之手部的控制能力較差,與媽媽沒有配合好,亮亮沒有得到第一名。媽媽沒有好好地和亮亮一起分析失敗的原因,而是幫他的失敗找借口,對他的無理取鬧采取默認的態(tài)度。童年游戲是成年社會實踐的預(yù)演,今天的“輸不起”必然是明天“不能輸”的根源,由此我們不難想象這些經(jīng)不起些微挫折的幼苗,在未來何以面對人生風(fēng)浪。
案例二:
早上,小班的明明高高興興來幼兒園上學(xué)了,一進大門,明明就從奶奶的懷抱里掙脫出來,要自己走。奶奶扭不過他,只好把他放了下來。明明像一只自由的小鳥一樣高興地跑著,奶奶跟在后面邊追邊喊:“寶寶慢點,寶寶慢點!”明明看見奶奶追他,跑得更快了,一不小心摔倒了,奶奶一看他膝蓋上擦破了,著急地大聲說:“不得了了!不得了了!”明明一看奶奶緊張萬分的表情,嚇得哇哇大哭起來。我看見了趕忙走過去查看了一下,很平靜地對明明說:“明明,沒關(guān)系,就擦破一點皮,老師帶你去保健室涂點藥水就沒事了,明明是個勇敢的孩子!”明明立刻不哭了,馬上跟著我去醫(yī)務(wù)室。
分析:
幼兒最喜歡模仿,也最容易受暗示。明明其實是被嚇哭的。明明剛跌倒的時候沒有哭,但奶奶大驚小怪的樣子使他得到一個暗示,就是出了非常大的事,于是才哭的。因此,碰到困難和挫折時,成人一定要冷靜。在日常生活中,幼兒摔傷、擦傷等是常見情況,這時,作為成人應(yīng)盡可能平靜地對幼兒說:“不要擔(dān)心,奶奶(老師)幫你包扎一下,下次注意一點就行了?!被蛘哒f:“沒關(guān)系,很快就會好的?!背扇诉@樣的行為給幼兒很好的暗示,使幼兒自然而然地學(xué)會怎樣坦然地對待挫折,怎樣勇敢地面對未來。
案例三:
家長開放日到了,大班的家長觀看孩子上美工課。老師拿出了事先準備好的各種材料,鼓勵孩子積極開動腦筋,大膽制作賀卡。麗麗拿起剪刀,手腳麻利地剪著,剪的小動物邊緣非常光滑;一旁的昊昊不停地擺弄著剪刀,無法下手。昊昊爸爸急了:“快剪呀,你看人家麗麗都剪了一大堆了,你還在發(fā)什么愣?真笨!”昊昊更不知所措了,硬著頭皮剪了幾刀,邊緣線參差不齊,小動物被剪得殘缺不全。麗麗把剪下的小動物貼到了硬紙片上,然后用彩色鉛筆裝飾起來,不一會兒,一張漂亮精致的賀卡就完成了,麗麗喜滋滋地把它送給了媽媽。昊昊爸爸忍不住羨慕地說:“昊昊,你這個大笨蛋,瞧人家麗麗多聰明呀,你什么時候也像人家一樣?唉!”說著還用手指使勁在昊昊的頭上戳了幾下。昊昊聽爸爸這么一說,低下頭干脆放手不做了,不管爸爸怎么哄、嚇都不肯動手?;顒咏Y(jié)束后,我找到了昊昊爸爸,跟他做了交流。昊昊爸爸說:“老師,我批評昊昊這也是對他進行挫折教育呀?!?/p>
分析:
昊昊是插班來的新生,以前沒有上過幼兒園,因為怕出危險,家人從沒讓他接觸過剪刀。他不肯動手,是因為他不會用剪刀剪東西,非常擔(dān)心自己剪不好。昊昊爸爸沒有仔細觀察昊昊的表現(xiàn),沒有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就一味地諷刺、挖苦,昊昊由此產(chǎn)生失望、消極和抵觸的心理,干脆一動不動了。作為爸爸,在昊昊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應(yīng)該幫他分析原因、給予指導(dǎo),讓吳吳體會到只有戰(zhàn)勝了困難才能成功,并樹立足夠的信心。
對三個案例的思考:
生命之旅無坦途,挫折是每一個人要面對的問題。關(guān)鍵在于我們?nèi)绾握_引導(dǎo)幼兒去認識和對待它。
1.要讓幼兒走出大人的保護圈,放開手腳,讓孩子去做自己能做的事。如果對孩子過度溺愛,事事包辦代替,最終會使其養(yǎng)成嬌弱的弱點,以致于一遇挫折便不知所措。我們應(yīng)當(dāng)使孩子在前進的道路上遇到一定的障礙和挫折,讓孩子在生活中漸漸學(xué)會獨立面對一切。切不可代替他們把成長過程中的困難消除得干干凈凈,使孩子缺少鍛煉的機會。
2.正確使用賞識教育?,F(xiàn)在的一些孩子聰明伶俐,但由于在各種游戲和競賽中,父母總是讓孩子勝利,做事情總是表揚孩子做得最好,過度使用“賞識教育”,孩子久而久之產(chǎn)生只能接受表揚不能接受批評的心理;偶爾接受批評,便會沮喪、惱怒或喪失信心。因此,對他們適當(dāng)批評,指出其缺點和不足,是非常必要的。
3.要善于鼓勵孩子。幼兒遇到困難難免退縮,這時我們應(yīng)鼓勵孩子,使他認識到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挫折,自己只有鼓起勇氣努力向前,才能最終克服困難,戰(zhàn)勝挫折。另外,在孩子做出很大努力取得一定成績時,要及時肯定,讓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從而更有信心地去面對新的困難。
4.要善于引導(dǎo)孩子。當(dāng)幼兒陷入挫折情境時,我們應(yīng)當(dāng)幫助孩子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客觀原因,找出失敗的癥結(jié)所在,從而使其一步步實現(xiàn)目標,使其體會到只有戰(zhàn)勝困難才能不斷前進。而在平時,則要善于觀察幼兒的活動,把握其發(fā)展趨勢,如果幼兒在克服困難時幾經(jīng)嘗試均告失敗,就應(yīng)及時給予具體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