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話想說,可以告訴我?;蛟S我們心有靈犀。
新浪微博請@我:初友—靜子熱線
如果你有話想說:
我允許你適當沉迷
每當我把自己的創(chuàng)意畫在紙上的時候,爸爸的一句“寫作業(yè)去”會把我從那個安靜的世界拽出來,我的快樂在那一刻戛然而止,我做平面設(shè)計師的夢想也在那一刻被擊得粉碎。
我喜歡畫畫,甚至可以說是著迷。我喜歡觀察身邊的事物,新奇的,怪異的,美好的,然后在畫紙上把它們記錄下來。我還喜歡把自己的一切想法和設(shè)計融入其中,在去年學校舉辦的“科技小能手制作大賽”中,我們小組制作的“不會打翻的杯子”就是我自己設(shè)計畫稿,然后和小組同學一起制作完成的,這個作品還被拿到市里參加比賽獲了獎。
我喜歡一個人待在角落寫寫畫畫,在這個沉靜的世界中我覺得特別自由,很有成就感。我筆下那些天馬行空的設(shè)計都是我對生活的感悟和創(chuàng)造,那是我濃烈的興趣所在,那里有我的夢想!
“天天只知道畫畫有什么用!畫畫能讓中考加分嗎?!能考上好大學嗎?!”爸媽每一次的斥責都對我打擊特別大,起初我會很受傷,很委屈得不到他們的理解,現(xiàn)在面對他們的反對我漸漸麻木了。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被允許有自己的興趣和理想,只要它是正面的,積極的,不影響學習的,沉迷于自己喜歡的事有什么不對的呢?
我依舊會偷偷地畫畫,半掩著房門,把畫紙墊在作業(yè)本下,一只耳朵時刻聽著父母的腳步聲……
——洪宇飛
或許我們心有靈犀
過去沉迷于研究計算機的人,后來可能會成為一名網(wǎng)絡(luò)工程師;一直沉迷于DIY的人,未來可能會做一名設(shè)計師;而一直沉迷于寫作的人,以后說不準就會成為中國第二個“莫言”。所以如果你沉迷的那件事,只要不是太離譜,我都支持你繼續(xù)沉迷下去,說不定哪一天就會給你帶來意外的收獲。
我一直認為,沉迷而專注地堅持做一件事是一定會成功的,當然你所沉迷的事要是能推動你繼續(xù)進步的。不是每個孩子都必須捧著獎狀戴著小紅花長大,相比只會做題考高分的孩子,我更青睞有一技之長,各方面都發(fā)展均衡的孩子。
當然,堅持自己的興趣也并非易事。父母一見到孩子做與學習無關(guān)的事就會擺出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因為我們的沉迷和長輩的期望往往會產(chǎn)生矛盾。在這種情況下,我不建議你與父母發(fā)生爭執(zhí),更不能強迫他們必須理解你的世界,你只能向他們證明你是個能為自己行為負責,有自制力的人,這樣才能從他們那里贏得更多的信任和支持,而這種證明,就是把學習兼顧好。
當你沉迷于一件事情的時候,其他的一切都會為它讓路。無論這沉迷的事情以后你還會不會感興趣,回過頭想想,都是成長中一段值得回憶的經(jīng)歷吧。
聽聽他們怎說
從“不好玩”到“好玩”,是一顆心的修行課業(yè)。掂量你手頭的擁有,叩問自己,它究竟好不好玩?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你一定可以走得更遠更遠!
——張麗鈞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睉阎d趣才可能主動,苦字當頭只可能是被動,被動地去做事情怎么可能卓越?
——莉莉周
抑郁癥不是你想得就能得
如果你有話想說
我覺得我女兒小貝最近特別不對勁,整個人沒什么精神。一回到家里也不跟我跟她媽打聲招呼,問她怎么了她也不說。飯桌上也不肯多講一句話,我們問一句她答一句,很敷衍很勉強。這種狀態(tài)都持續(xù)小半個月了。
孩子以前真的不是這樣的,我真怕她在學校受了什么打擊不敢告訴我們。她媽媽在網(wǎng)上查了很多資料,懷疑她是不是得了抑郁癥,說要帶她去看心理醫(yī)生。不過我們偷跑到學校看過她一次,看到她跟同學們相處是很自然很快樂的,又不像是抑郁癥的癥狀。我們想跟她溝通她也不理我們,我們真的不知道怎么辦才好了。
——著急的貝爸爸
我一回到家就不愿說話,無論爸媽說什么我都是這邊耳朵進那邊耳朵出,原來還會無比煩躁他們的嘮叨,現(xiàn)在我都習慣了。我爸媽對我的要求高得嚇人,可是我根本做不到。如果我沒有達到他們的期望,他們就會不停地指責我?,F(xiàn)在我找到了一個好辦法,就是不理他們,他們無論問什么,我都不回答。慢慢的,他們還真的安靜了許多。你可以說我逃避也好,抑郁也好,我甚至可以順從我媽媽跟她去看心理醫(yī)生,至少,他們會因為“我有病”而對我寬容一點吧。從這個方面看,得抑郁癥也挺好的。
——小 貝
或許我們心有靈犀
我常常會收到很多類似這樣的來信:我得了抑郁癥,我什么都不想做;我是不是得了強迫癥,今天一個早上就洗了四次手;我想我是得了厭食癥,看到東西就想吐……每次看到這些留言我都會想,難道“生病”都成為現(xiàn)在中學生追隨的潮流了?
很多女生的病其實是自己臆想出來的,她們無非是想借著生病的幌子讓自己喘口氣。
生活總是有那么多的無奈,你的心情肯定也會時好時壞,但是姑娘們,抑郁癥不是你想得就能得的,不是任何不開心都要去看心理醫(yī)生。與其在看心理醫(yī)生上花父母錢,還不如拿來去看場自己喜歡的演唱會;請朋友去唱個K;買幾本自己愛看的書。也不要試圖用“我有病”的幌子來逃避現(xiàn)實,那樣做只會讓你的現(xiàn)實變得越來越糟糕。
對于和父母的相處,你可以試著告訴他們你壓力很大,希望他們可以少念叨你幾句,多信任你一點。與此同時你也要在行動上確確實實讓他們放心,盡量把自己好的一面呈現(xiàn)在他們面前,因為對于父母而言,他們同樣需要在你身上尋找“安全感”。
你要去了解父母,也要讓他們真正了解你,他們才懂得如何與你正確相處,這也才是你最聰明的解壓方式。
聽聽他們怎么說
每個人都不容易,我喜歡用戰(zhàn)斗來形容每一天。雖然聽著很累也不瀟灑,可是一部沒有啟動過的賽車,更是造物者的遺憾。不管賽場大小,觀眾多少,我愿意在飛馳中看到更多的風景。
——李 娜
生活比漫畫殘酷一百倍,它在你身邊安排了無數(shù)喜歡欺負你的胖虎,無數(shù)喜歡嘲笑你的強夫,和一個你永遠都追不上的宜靜,卻從來沒想過要送你一只擁有百寶袋的機器貓。
——蘇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