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艷梅
摘 要:“被懷孕”、“被捐款”、“被上網(wǎng)”等構式往往被統(tǒng)稱為新興的“被××”構式,而且通常被認為彼此的內(nèi)部結構相同,屬于同一構式。然而,借助構式語法中構式程序分析圖和構式壓制等理論,我們首次發(fā)現(xiàn)了“被懷孕”、“被捐款”、“被上網(wǎng)”三者的內(nèi)部構式的壓制方式不一樣,表達的意義也有差異,所以當屬“被××”構式中三個不同的子構式。
關鍵詞:“被××”構式 ;子構式;構式壓制;構式程序分析圖;語義認知
中圖分類號: H04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6720539(2013)05008507
“被懷孕”、“被自殺”、“被捐款”等有別于傳統(tǒng)的被字句。它們的產(chǎn)生往往與社會某個特別事件密切相關,表達人們對某些現(xiàn)象的抗議、不滿或者否認?!氨?×”句曾于2009年被評為使用最廣的新詞之一。此后,“被+×”構式并沒有像其他一些網(wǎng)絡用語那樣曇花一現(xiàn),反而以愈演越烈的姿態(tài),全方位地進入人們的視野,經(jīng)常見諸于人們?nèi)粘S谜Z及各大媒體中。“被”后面能接的詞語的范圍也日益增多,包括動詞、名詞、形容詞和舶來詞語[1],如“被離婚”、“被高鐵”、“被小康”、“被EO”,等等。國內(nèi)對“被××”句的研究很多,主要集中在分析該構式的結構、探討它的語用功能、對比該句型與傳統(tǒng)被字句的異同等方面?,F(xiàn)有的研究趨向于把所有的新興“被字結構”視為同一構式,忽視了新興被字結構內(nèi)部生成機制的差異,導致了研究得出的結論無法對“被+×”進行統(tǒng)一合理地解釋。本研究擬從認知構式語法的角度對新興“被字結構”的內(nèi)部生成機制進行研究,探索其結構及功能差異。
一、構式語法及程序分析圖
(一) 構式語法
構式語法強調(diào)形義一體化,認為語言的形式(音位、書寫等)與意義(語義、語用和語篇等)不能割裂開來分析。構式語法的基礎和核心是關于“象征單位”和“構式”的探討和論述[2]。“象征單位”即音義配對體,是連通語音和語義的約定俗成的連接方式,是認知語法的基礎。它包括詞素、詞、短語和句法類型等。 “象征單位”的提出,使得認知語法的分析力和解釋力更強。“構式”則通常被視為由兩個或兩個以上“象征單位”所形成的結構,所以構式可被視為是音位串和詞義串的集合體。例如,“吃”和“飯”分別都是一個象征單位,它們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吃+名”的構式。與此構式相似的還有“吃虧”、“吃醋”等。在構式語法的研究當中,語言被看成是由無數(shù)的“象征單位”和“構式”組成的大熔爐。在認知語言學范疇中研究構式語法的理論派別很多[3],主要有Fillmore等的構式語法、Langacker的認知語法、Goldberg的構式語法、Croft的激進構式語法。盡管門派不同,其所采用的理論和具體分析方法也不一樣;但是這些構式語法堅持單層觀,并認為語音和語義是直接連接的,中間不存在其他層次,這與喬氏TG學派有著明顯的區(qū)別。TG學派則以句法為中心,通過劃分不同的層次對語言分析對象做出解釋。構式語法批判單純的演繹法,支持歸納概括法。構式語法與認知語言學都認為,語言的分析必須立足于使用(usagebased)。對構式的分析要以人們現(xiàn)實中語言使用習慣為依據(jù),而不應先想好規(guī)則,然后再把現(xiàn)實中的語言往規(guī)則里套。構式語法相信,語言形式不一樣,隨之相伴的意義也不一樣。然而,語言形式一樣,“語義”是否也一樣呢?我們認為是否定的。例如,根據(jù)我們的觀察和和對語義的分析,“被懷孕”、“被捐款”和“被上網(wǎng)”代表著最近幾年新出現(xiàn)的三大類“被+×”句式。它們貌似具有同樣的語言形式,即“被+動”構式,但通過分析“被”與后面動詞的整合關系便可發(fā)現(xiàn),三者內(nèi)部所經(jīng)歷的整合壓制方式有異,要表達的意義其實并不一樣,所以有必要把三者看成是內(nèi)部結構不同的構式。
(二)構式程序分析圖與ECM事件域認知模型
構式程序分析圖是由王寅等提出來的,其做法是按照構式順序逐點論述句中各處的語法特征,達到串連貫通的效果,這樣就可以從句法、語義和語用等方面對構式特點進行梳理。ECM事件域認知模型,就是把句子投射到一個事件當中考察,每個事件都由若干的行為(B1, B2,…,Bn)和若干的事體(A1, A2,…,An)組成。事體和行為又可以搭配出若干的子事件的組合,如A1B2, A2B1等。通過對這些不同子事件的分析理解,可以加深我們對整個事件的了解,發(fā)現(xiàn)認知背后某些因素的影響。例如,“去吃飯”這一構式中,通過ECM模型,可以細分出 “我出門”、“我坐公交車”、“司機開車”、“飯店服務員招呼我”、“我點菜”、“我結賬”等子事件。這些子事件對我們理解“去吃飯”構式中所包含的認知機制起到重要作用。
下面我們分別用構式程序分析圖和ECM事件域認知模型來分析前文所提到的三大類新興 “被+×”構式,它們分別是以“被懷孕”、“被捐款”、“被上網(wǎng)”為代表的三類構式。
事件(Event)行為(action)B1
B2
…
Bn
事體(being)A1
A2
…
An
圖1 ECM事件域認知模型
二、“被懷孕”系列的構式語法分析
“被懷孕”、“被自殺”、“被開心”、“被就業(yè)”、“被失蹤”、“被離婚”、“被精神病”等都屬于同一類型的被字結構,因為它們都由“被強說成‘××”原型構造出來[4]?!氨粦言小逼鋵嵕褪恰氨粡娬f成‘懷孕”。下面我們以“(女明星)被懷孕”[5]為例,通過構式程序分析圖、事件域認知模型和多重傳承方案來分析這一構式的形和義。
(一)“被懷孕”構式程序分析圖
根據(jù)王寅所介紹的“構式程序分析圖”,我們對“女明星‘被懷孕”一句進行詳細分析。首先按照順序,我們列出該構式中不同節(jié)點所包含的語法特征,然后根據(jù)這些語法特征逐條分析。
女明星 被 懷孕
1. 可省
2. 施動者/受動者 3. 后面不能引出施動者
4. 前面可加狀語
5. 位置確定
6. 助詞標記/否定標記
7. 搭配合理/不合理 8. 及物/不及物
9. 詞性
10. 真實性
11. 意愿/知情
圖2 “被懷孕”構式程序分析圖
該構式中的主語可省去,經(jīng)??梢姷健氨弧痢痢眴为毘霈F(xiàn)的情況,如“被就業(yè)啦”,其實就是“我們被就業(yè)啦”的省略。在“女明星被‘懷孕”中,“女明星”是“懷孕”行為的可能施動者。這一點與傳統(tǒng)的被字句有很大差別。在傳統(tǒng)被字句中,如“她被殺了”,主語“她”是“殺”的受動者,不充當句子中的施動者。在傳統(tǒng)被字句中,“被”后面可以出現(xiàn)施動者?!板X包被偷了”也可以具體寫出“偷”的施動者,如“錢包被張三偷了”,而新的“被××”構式是個固化的結構,內(nèi)部結構穩(wěn)定,“被”與“××”中間不能插入施動者,所以人們并不說:“女明星被媒體懷孕?!?/p>
另外,“被××”在一定的意義層面上屬于助詞被字句[6],因為其含有某些被動的含義,是“被強說成”,而又由于“被”后面沒有直接引出“施動者”,所以不能被視為介詞被字句。然而,當我們細細品味“被懷孕”時,我們的認知能力會告訴我們“被懷孕”、“被就業(yè)”、“被自殺”傳達的第二重語義是沒有懷孕,沒有就業(yè),沒有(不是)自殺。因此,在這一構式里,“被”遭受了詞匯意義虛化,身兼兩種作用:既是被動標記,也是否定標記。 另一方面,“被懷孕”這樣的搭配貌似并不合理,因為在我們傳統(tǒng)的認知中,“被”后面一般需接及物動詞,如“被炸毀”、“被激怒”,而“懷孕”是不及物動詞。我們從直覺出發(fā)可判斷“懷孕”與“被”之間不具有正常的語義關系,兩者語義發(fā)生沖突。構式與動詞沖突,動詞會被構式壓制,動詞的論元結構或者意義發(fā)生改變。人們通過認知整合能力,弱化“懷孕”的真實性,強化懷孕消息傳播者的虛假真相?!氨粦言小钡臏蚀_語義應該為“被他人強說成懷孕,但事實上并沒有懷孕”。從而“被懷孕”結構一方面?zhèn)鬟_了女明星被媒體過分追蹤報道的事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媒體不分青紅皂白、混淆事實的真相。這里導致語義重解的機制被稱為“構式壓制”(Construction Coercion)。壓制機制的意思是由于構式內(nèi)語義出現(xiàn)沖突,所以人們轉(zhuǎn)向從隱晦語境中重新解讀語義的一種認知機制[7]。
最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被懷孕”、“被開心”等構式中“被”后面所接詞語“××”的特點。首先,“××”通常為雙音節(jié)詞,偶見多音節(jié)詞,如“被精神病”。 “××”可以是名詞,如“艾滋”、“精神病”;也可以是形容詞,如“開心”、“和諧”、“小康”;也可以是動詞,如“離婚”、“就業(yè)”、“自殺”等。此位置上若放動詞的話,一般為不及物動詞。不過,也有少量情況是放及物動詞的,如下例:
例1, 酒店開業(yè),政府部門“被祝賀”[8]?
這里的“被祝賀”就不能理解為傳統(tǒng)意義上的被動構式。請對比下例:
例2,當我們被祝賀著,鮮花從空而降,猶如我們是神仙下凡一樣的情形[9]。
例1中的“被祝賀”的主語“政府部門”其實為“祝賀”的潛在實施者。這種用法與例2很不一樣。例2中“被祝賀”的主語“我們”為“祝賀”的“受動者”,該結構是傳統(tǒng)的被字句。例1的完整語義為“酒店開業(yè),酒店強說政府祝賀過他們,但事實上,政府并沒有祝賀酒店”。正因為如此,例1中的“被祝賀”與前文的“被懷孕”等構式一樣,構式中的動詞“××”其實是被捏造出來的,是無中生有的,不具真實性。同時,“××”的潛在實施者對該編造的事實往往并未事先知情,很可能是在造假事件發(fā)生后才知曉自己已經(jīng)成了造假事件中的主角。
(二)“被懷孕”的事件域認知模型
為了更進一步論述我們的觀點,下面借助“事件域認知模型”對人們認知“女明星被懷孕”的過程做一個詳細說明。
女明星被懷孕(Event)被懷孕(action)B1傳言
B2被動
B3說謊
B4懷孕
B5否定
B6不知情
女明星(being)A1女明星
A2媒體
圖3 “被懷孕”的ECM模型
根據(jù)上圖,可以識解出以下的子事件:
(1)A2B1 媒體傳言
(2)A1B3 女明星被(傳言)
(3)A2B2 媒體說謊
(4)A1B4 女明星懷孕
(5)A1B5 女明星沒有懷孕
(6)A1B6 女明星不知情
人們通過對這些子事件的加工整理,逐漸明確“女明星被懷孕”這個構式中所突顯的是互相矛盾的事實——到底是懷孕了還是沒有懷孕?語境告知人們,其實女明星沒有懷孕。那么,是誰捏造這個謠言的呢?這個“誰”就是幕后的主使,是人們譴責或者不滿的對象。這一構式的作用之一是反映社會中某些不合理的現(xiàn)象。同時,它也反映了“被××”所描述對象(通常為該構式的邏輯主語)的一種無奈或者無能為力。
(三)“被懷孕”的多重傳承解釋方案
結合上面所談到的內(nèi)容,我們可以認定“女明星被懷孕”這一構式包含著多重的子構式,如下圖:
圖4 多重傳承模式
因此,“女明星被懷孕”可被視為由“主謂構式”、“被動構式”、“否定構式”、“雙音/多音構式”、“語氣構式”等多重構式通過壓制機制同時傳承了語義、句法和語用等信息,是多重傳承模式作用的結果。
三、“被捐款”系列構式語法分析
(一)“被捐款”構式的前因后果
國內(nèi)大部分學者認為“被捐款”與“被懷孕”屬于同一構式,并且把它們統(tǒng)稱為新興的“被+×”句。然而,我們對兩者的構式進行深入分解后發(fā)現(xiàn),兩者構式并不完全相同。下面我們以“老師被捐款”為例對該構式的來龍去脈做出分析。
“老師被捐款”的原型應該是“老師被迫捐款”,而后者又是由主動構式“學校迫(使)老師捐款”轉(zhuǎn)變而成的被動構式?!皩W校迫(使)老師捐款”與“ 老師被迫捐款”這兩個句子語義接近,但是兩者突顯的主語不一樣,認知方式也有差異。前者的認知角度是“學?!北屏恕袄蠋煛?,使用的是主動構式,“學?!笔侵饕獔D形,“教師”是次要圖形;而后者所使用的是被動構式,“老師”一詞成為了主語,同進也成為了意象圖式中的主要圖形。變化后的構式突顯了“老師”,使“老師”成為了被強調(diào)的事體,突出了老師捐款并不是自愿行為,而是受權力壓迫后做出的妥協(xié)。另外,“老師被迫捐款”應該被看作助詞被字句,而不是介詞被字句,因為“被”后面沒有引出施動者。通常來說,由于助詞被字句沒有引出動詞的施動者,受動者與其所遭受的動作的距離更短,因此其所表達的被動意思更加純粹和強烈;反之,由于介詞被字句中受動者與受動動作兩者被施動者隔開,所以其所表達的被動意義沒有前者強烈。一方面,“老師被捐款”省略了“迫”,使得“被”與后面的主語補足語“捐款”的距離更接近,兩者的意義整合更直接連貫,這樣一來就可以突出強調(diào) “捐款”的被動性。另一方面,除了“被捐款”外,還有“被就業(yè)”、“被自殺”等相似的構式,這種構式中“被”后所接的構式一般需要雙音詞,它們共同傳遞的也是一種被迫感和無奈感,語義上有一定的共通之處。
筆者認為,“被捐款”其實是從“被迫捐款”這個原型構式擴展而成的特殊構式,并且與上文所提到的“被自殺”構式有差異。為了證明這一點,請首先看下面的真實語料:
例3,這是李貞與張啟龍被迫離婚一年之后的事,當時張啟龍還沒有平反[10]。
例4,臺灣藝人被迫繳稅,吳宗憲必須補繳七百萬[11]。
例5,多達34.7%的員工認為是“ 被迫加班加點”,20.1%的員工加班后沒有任何補償 [10]。
例6,在他四十二歲那年,竟受朝廷官僚打擊,被迫退休。他一生寫下了許多反映他的豪放性格和愛國熱情的詞 [10]。
例7,我的大學:被迫捐款 [12]。
例8,被迫坐高鐵提高了誰的效率 [13]?
這些語料中的“被迫××”都可毫不例外地改寫為近兩年流行的構式,分別是“被離婚”、“被繳稅”、“被加班”、“被退休”、“被捐款”、“被高鐵”。若用這些新的“被+×”構式代替原句中的“被迫××”,新句仍能傳達原句的全部意思。當然,新句的語氣比原句強烈。另一方面,“被捐款”與“被自殺”表面形式一樣,都是“被”+“動詞”。兩者開始流行的時間也相差不遠,但傳達的語義卻相差很遠。前者突顯“被強迫做某事,所以只好做了某事”,后者突顯“被故意強說自己做了某事,但是自己事實上沒做”,所以兩者語義有著明顯差異。
(二)“被捐款”的構式特點及多重傳承解釋方案
參照前文提到的構式程序分析圖,我們可以判斷“被捐款”等系列的構式現(xiàn)已逐漸被固化,“被”與“捐款”位置相對固定,兩者中間不允許插入其他詞?!氨弧笨杀豢闯墒墙?jīng)過語法化的一個詞。所謂語法化就是指詞匯由原來強調(diào)實意變?yōu)閺娬{(diào)語法功能[14],該詞義由實變虛,意義變得更加抽象?!氨弧弊衷瓰槊~,如“被子”,也偶做動詞。而在“被捐款”中,“被”既不是名詞,也不是動詞,更不是用來引出實施者的介詞“被”。事實上,它是助詞,是被動標記,傳遞被動意義。除此以外,“被捐款”構式中還可以用其他動詞、名詞和形容詞代替“捐款”,如“被公攤”、“被吸煙”、“被高鐵”、“被高速”等?!氨?動”構式比較多見,“被+名”或“被+形”構式則主要是2009年隨著“被××”的廣泛傳播才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和使用的。Langacker認為,“事體-關系”可以成為區(qū)分詞匯的依據(jù)。一般來說,名詞屬于事體范疇,其他詞屬于后者。不過,詞匯的屬性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人們的認知作用下,詞類可以實現(xiàn)轉(zhuǎn)化。例如,在人類的認知中,具有事體性的名詞可以轉(zhuǎn)換為表關系性的詞類,從而原來被視為靜止的物體就具有了動態(tài)性?!案哞F”一詞本來標示一個事體,具有一個名詞的靜態(tài)性;而在“被高鐵”組合中,“高鐵”并不標示一個事體,而是一個動態(tài)的概念,屬于行為范疇,所以應該被理解為“坐高鐵”。無論是“被捐款”,還是“被高鐵”,他們都表示“被迫做了某事”,傳達的是非意愿、非主動的內(nèi)涵。
結合前文已經(jīng)論述過的事件域認知模型和多重傳承解釋方案,我們認為“老師被捐款”一構式包含以下子構式:
圖5 多重傳承模式
通過對比圖4與圖5可以發(fā)現(xiàn),“被懷孕”和“被捐款”的內(nèi)部子構式的構成不一樣,前者比后者多包含了一個“否定構式”。下文我們會對此做進一步的闡述。
(三)“被捐款”系列構式與“被懷孕”系列構式縱向?qū)Ρ?/p>
上文已經(jīng)詳細分析過“被懷孕”構式及“被捐款”構式的特點和認知過程,前者表示的是“被強說成懷孕”,后者表示的是“被迫捐款”??纱妗皯言小被蛘摺熬杩睢碧钊脒@兩個構式中的詞形式多樣,可以是動詞、形容詞或者名詞等。能夠填入這兩個構式中的大部分詞由于自身詞義特點,人們在理解它們的時候甚至不依賴語境就能很容易做出趨向性選擇,即把部分“被+×”構式準確理解成“被強說成……”,把另一部分“被+×”構式理解成“被迫……”。例如,“被公攤”一般會被理解為“被迫公攤”;“被艾滋”一般會被理解為“被強說成(有)艾滋(?。?。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的確有少量的詞在使用中既可以被理解為前者,也可以被理解成后者,如“被結婚”既可以被理解為“被迫結婚”,也可以是“被強說成結婚,但事實上并沒有結婚”。此時,我們需要借助語境來限制這些構式的詞義選擇范圍。
“被懷孕”與“被捐款”等構式被廣泛使用,他們所描述的對象大多是社會中相對弱小的群體。這些構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人(特別是網(wǎng)民)權益意識的覺醒,表達了他們對自由的訴求和對權勢的反抗與不滿。盡管兩個構式的認知概念上有某些相似之處,但是這兩個構式在使用中還是有明顯差異的。
例9,小余最后表示,家屬看到余學亮尸體上的多處傷痕后,就強烈懷疑他不是自殺,而是“被自殺”[15]。
例10,問題不是捐款,而是“被捐款”[16]。
例11,他沒有自殺,而是“被自殺”。
例12,他沒有捐款,而是“被捐款”。
例9與例10是句法和邏輯都正確的句子。這兩句中的“不是……而是……”都是否定構式中的主動意義(意愿層面)而強調(diào)被動意義,這樣一來,就從側(cè)面證明了“被自殺”、“被捐款”構式中的確包含有前面所論述的“被動構式”。對比例11與例12則能發(fā)現(xiàn),兩者都嘗試用“沒有……”否定結果(事實層面)。例11是合乎邏輯的。正如我們前面所論述的一樣,“被自殺”、“被懷孕”等第一類“被××”構式中含有“否定構式”,例11的后半部分“被自殺”中已經(jīng)包含了“否定構式”,所以與上半句的“他沒有自殺”語義一致,“而是”的轉(zhuǎn)折讓我們知道整個句子中要突出的不是“被自殺”構式中的“否定構式”,而是“被動構式”。例12在邏輯上前后矛盾。從而,我們再一次證明“被懷孕”、“被自殺”構式中含有“否定構式”。正是由于“被自殺”既包含了“被動構式”,又包含了“否定構式”,所以例11的前半句“他沒有自殺”其實是和“被自殺”中的“否定構式”相一致,提前把“否定構式”中的含義突顯出來,后半句“而是‘被自殺”強調(diào)的是“被自殺”構式中的“被動構式”。同理,由于例12的上半句“沒有捐款”已經(jīng)對捐款事實進行了否定,但后半句“被捐款”構式中只含有“被動構式”,沒有“否定構式”,因此導致了前半句與后半句語義矛盾,因此該句不合法。
四、“被上網(wǎng)”系列構式
前面已經(jīng)論述了兩種新興的“被+×”構式,第一類是以“被懷孕”為例的構式,第二類是以“被捐款”為例的構式。隨著這些構式的流行,一些典型的傳統(tǒng)被字句也加入了模仿“被+×”行列。這些模仿者實質(zhì)為傳統(tǒng)被字句,但由于與新興的被字句神似,所以具有很大的欺騙性。看下面的例子:
例13,梁洛施不開心“被照顧” 李澤楷派保鏢全天監(jiān)控[17]。
例14,“被錄取”背后存騙局少女經(jīng)歷冰火兩重天[18]。
例15,鄭州兩萬人個人信息“被上網(wǎng)” ,包括政府官員[19]。
學者們往往把例13中的“被照顧”與例14中的“被錄取”等看成是與“被懷孕”或者“被捐款”同等的構式。然而,仔細分析便可發(fā)現(xiàn),“被照顧”、“被錄取”中的“照顧”和“錄取”都是及物動詞, “梁洛施”與“少女”分別是這兩個及物動詞的受動者,這與“女明星被懷孕”一句的結構有著明顯差異,因為“女明星”不是“懷孕”的受動者。所以我們認為,例13與例14中的“被照顧”、“被錄取”不是新興的被字句,而是傳統(tǒng)的被字句,即將原來的受動者提到主語的位置,原來的及物動詞變成被動式。與此類似的還有例15,該句中的“被上網(wǎng)”其實與“被懷孕”和“被捐款”等構式的內(nèi)部結構都不一樣,它實際上與例13、例14的“被照顧”和“被錄取”的結構相似,表示“被放上網(wǎng)”的意思,“上網(wǎng)”一詞臨時做了及物動詞而已。
以上例子都反映了隨著人們生活體驗的增加,語言也會不斷地變化和發(fā)展。語言不是自治的,是會受社會環(huán)境和語境影響的。認知也是無意識的,它指引著我們對所體驗的事物進行概念化。所以當出現(xiàn)了“被自殺”后,這詞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們對他們身邊所經(jīng)歷的事物進行類似的創(chuàng)造,并且對這一系列“被……”概念化,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概念或者范疇,用來表達不愉快的情緒,反映社會中的某些不良現(xiàn)象。盡管如此,“被××”下面仍可以細分成若干子構式,且彼此之間有著顯著差異。
五、結語
本文從構式語法的角度進行分析,認為一直被學界統(tǒng)稱為“被××”新興構式的構式應最少細分為三大類構式:第一類,以“被懷孕”、“被自殺”為代表的構式;第二類,以“被捐款”、“被退休”為代表的構式;第三類,以“被上網(wǎng)”、“被照顧”為代表的構式。這三種構式的內(nèi)部結構、壓制方式和語義都不一樣,所以不能把它們等同。第一類和第二類描述的對象同時也是“××”部分的施動者,如在“他‘被自殺”和“他‘被退休”中, “他”是“自殺”和“退休”的施動者或者潛在施動者。而第三類則不一樣,因為第三類其實就是最普通的傳統(tǒng)被字句,如“她 ‘被照顧”實質(zhì)上保留著傳統(tǒng)被字句的本質(zhì),她是“照顧”的賓語,所以她被照顧了。另一方面,第一類構式與第二類構式所表達的意思也不一樣,前者的意思是“被強說成……”,而后者的意思是“被迫……”。它們除了在認知概念上有不同,還在構式上也有差異。通過多重傳承解釋方案分析發(fā)現(xiàn),前者除了被動構式外,還包含著否定構式,而后者只有被動構式。
雖然以上三類各有差異,但它們都共同傳遞著比字面更豐富的信息和內(nèi)涵。它們除了傳達字面上的被動信息外,也逐漸形成了一支團結的大軍,描述著社會上各種各樣不公平、不稱心、有待改善的事情?!氨弧痢痢本渥友院喴赓W,內(nèi)涵豐富,反映了“人們在語言交際過程中,總是傾向于用較少的形式傳遞較多的信息,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經(jīng)濟原則或省力原則” [20]。從這個角度來說,盡管“被自殺”、“被退休”、“被上網(wǎng)”內(nèi)部結構不一樣,但是從宏觀層面的社會認知角度來說(批評社會某些不良現(xiàn)象),它們被歸為同一認知范疇“被××”也是可以理解的。社會在發(fā)展,語言在變化,想必“被××”構式的應用和內(nèi)涵將更加廣泛和豐富。
參考文獻:
[1]張建理,朱俊偉.“被××”句的構式語法探討[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121-128.
[2]王寅.構式語法研究(上卷):理論思索[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53-82.
[3]Croft,W.& D.A.Cruse.Cognitive Linguistics[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266.
[4]沈家煊.世說新語三則評說——被自殺·細小工作·有好酒[J].當代修辭學,2010,(4):93-95.
[5]高雅.女明星紛紛“被懷孕”例說被懷孕背后的秘密[EB/OL].(2011-10-17)[2012-09-05].http://e.gmw.cn/2011-10/17/content_2796941.htm.
[6]方林剛.新被字句的選擇性繼承與創(chuàng)新[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112-117.
[7]Swart,H.D.Aspect Shift and Coercion[J].Natur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Theory,1998,(16):347-385.
[8]殷玉國.酒店開業(yè),政府部門“被祝賀”?[N].濟南時報,2011-10-10(A20).
[9]紅袖傾城.一個鄉(xiāng)村女孩的鳳凰傳奇[EB/OL].(2010-07-19)[2012-09-05].http://www.bookbao.com/view/201007/19/id_XMTEwMjk4.html.
[10]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CCL)語料庫[EB/OL].[2012-09-06].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search?q=%E8%A2%AB%E8%BF%AB%E7%A6%BB%E5%A9%9A&LastQuery=&start=0&num=50&index=FullIndex&outputFormat=HTML&encoding=UTF-8&maxLeftLength=30&maxRightLength=30&orderStyle=score&dir=xiandai.
[11]楊建.視頻:臺灣藝人被迫繳稅 吳宗憲必須補繳七百萬[EB/OL].(2008-11-21)[2012-09-05].http://news.sohu.com/20081121/n260765342.shtml.
[12]塵.我的大學被迫捐款[N].南方都市報,2008-01-29(RB14).
[13]李富永.被迫坐高鐵提高了誰的效率?[N].中華工商時報,2010-01-08(07).
[14]Sweetser,E.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27.
[15]陸建鑾.家屬發(fā)帖:死者疑“被自殺”[N].廣州日報,2009-09-01(AⅡ8).
[16]張軍瑜.問題不是捐款,而是被捐款[EB/OL].(2011-09-02)[2012-09-05].http://guancha.gmw.cn/2011-09/02/content_2577549.htm.
[17]欣欣.梁洛施不開心“被照顧” 李澤楷派保鏢全天監(jiān)控[EB/OL].(2010-01-14)[2012-09-05].http://news.dayoo.com/ent/201001/14/53922_11771207.htm.
[18]周子婧,田國壘.“被錄取”背后的招生騙局[N].中國青年報,2009-09-14(職業(yè)教育版).
[19]林輝.網(wǎng)站替你發(fā)名片你愿意嗎?鄭州有1.7萬余人的個人信息被“曬”網(wǎng)上此類網(wǎng)站做法引發(fā)爭議[N].大河報,2009-09-16(C08).
[20]王寅.認知語法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