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家附近有一座神秘古堡。它陰森,它恐怖,它充滿秘密……每次放學回家路過此地,我都會激動得全身發(fā)抖——好想和伙伴們一起進去探秘!直到現(xiàn)在,我和朋友們?nèi)匀皇謶涯钸@座古堡……
(隔壁樓的)老蝦睡眠不足:古堡里的荊棘森林有各種花草野果,水妖的領域是禁忌之地,公主的靈魂被女巫禁錮在馬戲團舞臺的某個角落。勇士們,請拿起手中的長槍去解救她!——我們的童年真開心??!與之相比,現(xiàn)在公園里的充氣假城堡簡直是弱爆了!
(隔壁班的)JoyceD_D:還記得這里是哪里不?從我住在這個小區(qū)開始,這棟“鬼屋”就一直沒有完工,現(xiàn)在還矗立在這兒……
“鬼”
本刊駐北京小記者薛寒玉報道
在學校的地下室,有一扇門。一次,我和班上的同學發(fā)現(xiàn)門是開著的。我們朝門里看了一眼,里面很寬敞,還停著一輛自行車。我們決定讓一些人守著門,另一些人下去探個究竟。
不一會兒,“探險”的人上來了。小胖瞪大眼睛驚恐地說:“那里面有一個地方的燈一閃一閃的,還有一個地方會變色,那是不是鬼的眼睛呀?”
“哎呀!媽呀!”有些人被嚇得慌了神。
“不但如此,”小凱故作神秘地說,“有一個房間還會發(fā)出‘咕咕,嘩啦的聲音,是鬼在說話吧?”
“還有別的信息嗎?”有人急切地問,他迫不及待地想要下去看一看。
“那……那兒有一……一大堆零件,還有幾個大箱子……箱子和廢鐵??赡堋赡芄碓谀抢镄袃催^?!毙★w含糊不清地說。
“不一定!”小明瞇著眼睛,語氣很平和,“要是真有鬼,其他人怎么不知道呢?”
他的話不無道理,我們也不知道該聽誰的好了。
正當我們七嘴八舌議論紛紛的時候,老師來了。我們異口同聲地問:“老師,那里面有什么東西?是不是有鬼?”
“那是學校的貯藏室,根本就沒有鬼?!崩蠋熁卮鸬?。
“帶我們?nèi)タ匆幌侣?!”老師的回答還不能滿足我們的好奇心。
于是,老師帶我們進去了。“哇!”不知誰大喊了一聲,原來是一塊松動的磚頭掉了下來,差點兒就砸到他的頭了。于是,我們也都小心防范著空中掉下來的“橫禍”。結果我們發(fā)現(xiàn),那些聲音,其實是水管中水流的聲音;那些光,其實是一臺機器在工作。根本就沒有鬼。
“哦!”直到這時,大家才松了一口氣。我心中的大石頭也落了地,想,世界上根本沒有鬼,我們以后可不能道聽途說了。
(100871 北京市北京大學附屬小學四〈2〉班)
(指導老師 于 瑩)
本刊特約評論員于瑩老師:
小作者善于觀察生活,選取身邊小事,運用多種對話形式,將大家討論問題時熱鬧的場面再現(xiàn)出來。小作者還注重人物的神態(tài)描寫,或驚恐,或淡定,栩栩如生。對話與神態(tài)描寫,將事件還原得“有聲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