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翠娥
【摘要】目的:探討血站無償獻血體檢結果不合格的原因,保障無償獻血者的身體健康和臨床用血安全。方法:收集2012年我站無償獻血的外采組記錄表單2306份,對體檢不合格原因進行分析。結果:2306份中不合格215份,占9.32%。其中在不合格比例中ALT升高占多數(shù),共136人,占63.26%;另外HBsAg陽性和有較嚴重的其他各系統(tǒng)疾病或病史者初定為不宜獻血或暫緩獻血的共79人,占不合格者的36.74%。結論:體檢醫(yī)生必須認真執(zhí)行《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選用特異性和靈敏度高的試劑及方法,嚴格篩選低危獻血人群,保障無償獻血者身體健康和臨床用血安全。
【關鍵詞】無償獻血;體檢;健康檢查要求
【中圖分類號】R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3)10-0123-01
輸血是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結核、敗血癥、痢疾等傳染性病毒或者細菌的感染途徑。為了能夠有效控制血液傳染性疾病的傳播,保證血液安全,本人對我站2012年無償獻血者的血液檢測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306名無償獻血者,男性1209人,女性1097人,年齡18~55歲,來自于我市各企事業(yè)單位、學校、農村以及街頭流動獻血者。
1.2 方法 按照衛(wèi)生部規(guī)定的《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獻血前對無償獻血者進行嚴格的健康征詢、體格檢查以及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快速檢測等,并對體檢結果不合格的獻血者進行分類統(tǒng)計。
2、結果
2306例無償獻血者中有215名體檢不合格,占總人數(shù)的9.32%。在不合格者中ALT升高占多數(shù),共136人,占63.26%,其中男性又占95%;另外有HBsAg陽性和有較嚴重的各系統(tǒng)疾病或病史者初定為不宜獻血或暫緩獻血的共79人,占不合格者的36.74%。
3、討論
通過對2012年血站外采其中一個小組的獻血體檢結果的調查分析,表明我站無償獻血不合格率9.32%。根據(jù)2012年7月1日實施的《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將無償獻血者分為:(1)各項檢查均符合獻血標準的可獻血者;(2)因某項檢查暫時不合格,但通過一段時間的恢復可符合獻血標準的暫緩獻血或待復查者;(3)經檢查發(fā)現(xiàn),獻血可影響獻血者身體健康或對受血者帶來損害和危險,因此不得獻血的不合格者。血站醫(yī)務人員必須嚴格執(zhí)行《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保障獻血者的身心健康和用血安全。
通過表1所知,不滿18周歲、月經期、體重輕、ALT升高等無償獻血者,占總不合格人數(shù)的76.28%,其中ALT升高男性占95%,主要是獻血前飲酒、勞累或熬夜、劇烈運動、近期吃過油膩食物、體型肥胖、服用了有損肝臟的藥物等原因造成。有的國家和地區(qū)已經將ALT檢測項目從獻血者選擇標準中取消。我國獻血者健康標準目前尚未取消ALT檢測項目,可能有以下原因:我國采供血機構當前還不能普遍進行病毒NAT檢測,無其他有效措施縮短抗一HCV酶免檢測“窗口期”以及檢出HBV隱匿性感染者的情況下,不能輕易取消ALT。這一類屬于通過一段時間的恢復可符合獻血標準的暫緩獻血或待復查者;患有HBsAg陽性、皮膚病、貧血、殘疾等疾病的無償獻血者,占總不合格人群的21.86%,其中HBsAg金標快速檢測準確性高達99.9%,獻血前進行該項初篩可信度高,快速簡便,加以應用可提高血液質量,大大降低血液報廢率,有利于無償獻血工作的順利開展。
盡管我們希望能從根本上實現(xiàn)血液的絕對安全,但是窗口期和漏檢率的存在使得這一目標目前很難實現(xiàn)。所謂的窗口期是指在病毒感染初期,一般不能使用血清檢測病毒抗體來呈現(xiàn)陽性反應,陽性反應在感染后80到180天左右才能呈現(xiàn)。雖然這段時間里檢測不出病毒抗體,但是血液中確實已經存在病毒,機體具有傳染性。此外,我國目前病毒抗體診斷試劑的靈敏度和特異性都在95%左右,不能保證100%的準確性,漏檢的可能不可忽視。在當前技術和成本因素的雙重影響下,窗口期和漏檢率必然存在,如果把處于窗口期的血液輸入到患者體內,勢必會造成血液感染性疾病的傳播。
綜上所述,獻血者體檢至關重要,嚴格操作規(guī)程,選用特異性和靈敏度高的試劑,不斷改進試驗方法,確保血站安全采供血,保障獻血者與用血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