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彥周
現(xiàn)代的社會是一個講究公民素質的社會,無論是誰,都應該具備良好的素養(yǎng),為社會的進步做出自己的貢獻。而公民的良好素質就需要從學生時代抓起,但是學生的教育又依賴教師進行教育,所以語文教師就更肩負著歷史的重擔,義不容辭地擔當起培養(yǎng)學生的重任。因此,新時代的語文教師,為了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形勢,有能力身擔重任,應積極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擁有廣博的知識,以及高水準的業(yè)務能力,以滿足現(xiàn)代教育形勢的需要,不被時代所拋棄。
一、具備廣博的知識
這是指不僅僅只懂得自己所熟知的語文知識,而且還要懂得相關門類的基礎知識,因為知識是相通的,在教學中不可能只用到單純的語文知識和語文教學問題,經常會有學科之間互相借用的情況發(fā)生。有的語文教師只懂得語文學科的教學業(yè)務,而數(shù)學學科的知識知之甚少。那么,用現(xiàn)代教育觀點來看,這就是一個不稱職的教師,同時也肯定是不受學生歡迎的教師。如果一位語文教師在講課時,能夠旁征博引,使自己的課津津有味,就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且贏得學生的羨慕和崇拜,從而激發(fā)學生樹立努力學習,擁有淵博知識的愿望。
二、要具備高水準的教學能力
這是指語文教師的授課能力,要能滿足現(xiàn)代教學形勢的需要?,F(xiàn)在的學生智力水平普遍提升,學生獲得各種各樣知識的途徑和效率是非常高的,有的時候已經超乎了我們的想象。比如,學生對于網絡的熟悉程度,有的教師都自愧不如。對于一些事情的看法,用教師的眼光來看,簡直就是不可理喻,但是學生的理解方法,確實是當今社會的潮流理解方法,教師必須改變自己原來的想法,去適應新形勢,做學生喜歡,能使學生獲得更多更好的知識的教師。
三、要想做一名具有高素質的教師,就必須不斷努力,學習各種各樣對教學有幫助的知識
俗話說:“學生如果是一滴水,那么教師就必須是一杯水?!边@就充分說明教師不斷學習、為自己不斷“充電”的重要性。教師必須保證自己知識不會落伍,可以從讀書做起,會讀書,多讀書,讀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著,學習古代的教育知識,古為今用,古今融合,探索出更加人性化,更加科學化的教學方法。中華五千年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它猶如一座取之不盡的寶藏,積淀著智慧的結晶,映射著理性的光輝。而那些流傳了幾千年的言論著作、詩詞歌賦,更如燦爛的星辰,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
四、語文教師還應該積極進行教育科研
教育事業(yè)需要我們廣大教育者用畢生的精力去不斷探索和研究,只有這樣教育事業(yè)才能取得進步和創(chuàng)新。而語文教師只有在不斷的教學研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業(yè)務素質和業(yè)務能力,應該邊教邊學邊研究,教到老,學到老,把教育事業(yè)當成科學事業(yè),才有可能成為有發(fā)展前途、不落后于時代的教師。語文教師的研究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許多教師教學幾十年,始終沒有什么建樹,究其原因就是不能發(fā)現(xiàn)問題,不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總是自我感覺良好,感覺自己一切都已經很好,沒有什么需要改進的地方。而且還有懶惰的習慣,懶于思考,懶于動手,即使有什么重要的想法,卻始終是“明日復明日”,不付諸實際行動,從而導致教學水平落后、退化,不能適應現(xiàn)代教學的需要。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勤于思考,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勤于動手去解決問題,變想法為現(xiàn)實,才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
2.要善于收集材料。在發(fā)現(xiàn)問題之后,語文教師應該進行深入的研究,這時就要廣泛收集材料,從中找到自己有用的材料,并做好筆記,及時進行整理、歸類、分析,并寫出分析結論。但是因為我們所進行的研究是和教學緊密聯(lián)系的,所以應該適合于教學實際,解決實際問題。絕不要只進行空洞的理論研究,而沒有任何的實用價值。研究的問題,也應該由小入大,由淺入深。確立了研究方向之后,接下來便是收集材料。收集材料時,應該廣泛閱讀,從廣泛的閱讀中找到所需要的有用材料并做好記錄,以便于把研究轉變成文字性課題時備用。
3.要善于培養(yǎng)寫作能力。寫作能力是一個語文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如果一個語文教師連最基本的寫作能力都沒有,就不是一個稱職的語文教師,因為語文教師如果沒有寫作能力,就不會教給學生習作,就不能完成教學任務。實踐證明,寫作實際上是教師的一種自我完善、自我發(fā)展的過程,是教師一種教學想法或研究成果形成一種結果的標志,是教師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的集中體現(xiàn)。因此,新時代的語文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寫作能力,這也是作為語文教師的基本素養(yǎng)和必備技能。
培養(yǎng)鍛煉寫作能力的同時,也鍛煉了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對于文字、詞語的運用就能逐步達到運用自如的地步,在課堂上也就會變得說話流利、有層次,隨著鍛煉時間的加長,語言表達就會出口成章,妙語連珠,風趣幽默,引人注意。
4.不斷地學習新知識,鍛煉新技能。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边@是我們中華民族先輩們對于人們學習態(tài)度的忠告,他充分說明了學習對于一個人的進步是多么得重要。知識是無窮無盡的,是一個人永遠學不完的,并且隨著新時代的發(fā)展,知識的更新?lián)Q代就更加快捷,新知識層出不窮。因此,語文教師要想自己跟得上時代的腳步,就必須不斷地學習新知識豐富自己的知識庫,決不能抱著自己原來所學的知識不放,那樣,教學中就會變得知識貧乏、過時,引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會讓學生產生厭惡。
總而言之,時代進步了,社會發(fā)展了,教育形式也在不斷地發(fā)展變化,學生的需求也由原來的單純的書本知識,變化得更加豐富多彩。一個新時代的語文教師,其責任已經不僅僅是原來的“教書育人,授業(yè)解惑”,還擔負著提高學生素質的重擔,使之成為能適應社會發(fā)展,對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能做出應有貢獻的新型人才。而要想做到這一點,教師就必須用積極的心態(tài),努力提升自己的個人素質,提升自己的個人修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不被時代所拋棄,不被教育形式所拋棄,成為一個合格的、有較強業(yè)務能力的好教師。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