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得晶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5-0059-02
在新課改的浪潮下,我們的政治教學應該樹立這樣的教學目標:重視“人”,發(fā)揮人(學生、教師)在教學中的主觀能動性;重視“情”,課堂中充滿著豐沛、真摯的情感;重視“魂”,讓“思想”貫穿課堂,讓學生學會思想,政治課的靈魂還在于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使知識與價值觀有機融合。我們應該對師生角色這樣定位:學生是有著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現(xiàn)形態(tài),處于發(fā)展中的以學習為義務的人,學生是課堂的根本出發(fā)點和歸宿,不可置疑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合作者、參與者、引導者……政治課堂應該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思考的主人、思想的主人、交流的主人、自己的主人!這才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秉承這樣的教學理念,來開展我的教學工作,本文是我的一個教學案例。
一、趣味導入——高考1977
曾有位教育家說:“教學成功的藝術就在于使學生對所教的東西感興趣,并懷著一種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課的到來?!睂耄褪钦握n堂的“開門紅”。在《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這節(jié)課中,我采用了小品導入法,與學生合作,參照電影《高考1977》自編自演了小品版的《高考1977》,這個小品不僅僅是我這節(jié)課開頭的導入,而且我會把它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一例貫穿到底,通過小品導入,很容易便抓住了學生的心,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的情感,達到引人注意、強化事物、擴大影響的效應,劈好開山第一斧。
二、參與表演
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可以讓其增強主人翁感,而由教師的單純講授變成師生雙方的配合表演,則又能增強教學的主動性、直觀性。創(chuàng)設“虛擬劇場”,開展情境表演卻可以使教學內容從靜止的紙面上“站起來”,引發(fā)學生的親切感與新鮮感,調動學生大腦皮層的優(yōu)勢興奮中心,使之在輕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在本課《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中,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把枯燥的道理融入到不同的情景中加以品味。比如,小品《高考1977》開頭反映了人們想上大學,但是由于國家沒有恢復高考,再加上場長老遲的阻攔,結果不能如愿以償。這個情節(jié)告訴學生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包括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又如,小品中人物小芳等人因為在恢復高考以后刻苦學習,但不注重勞逸結合和學習規(guī)律,最終在臨近高考時臥病在床,錯失機會。讓學生了解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還需要尊重客觀規(guī)律,按規(guī)律辦事。再如,小品中人們在去縣城考點的路上遭遇冰雪,拖拉機熄火,未能趕上火車,而差點錯失考試機會,但因為場長老遲開車及時趕到,才最終使他們按時到達考場等情景,又讓學生領會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還受到一些客觀條件的制約,應克服不利條件,利用好有利條件。又如,小品中人物根寶因主動放棄參加高考,與大學夢更是無緣,使學生明白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還受主觀因素的制約,應該練就堅強的毅力和意志。這是本節(jié)課的主要框架和線索,緊密聯(lián)系課本,環(huán)環(huán)相扣,達到了知識不枯燥,課堂不沉悶的效果。
三、真情感染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設法使學生入情以獲得強烈的感情體驗。教師強烈的感情,會使學生受到感染,開啟學生感情的門扉。當然教師的這種感情必須是真摯的,只有真摯的感情才是感人的;虛情假意的感情是矯揉造作、故作姿態(tài),只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在小品《高考1977》中,通過學生的表演,反映了當時人們對于知識的渴望以及人們克服惡劣學習條件的那種精神。整個小品將學生的視野拉回到1977年國家剛恢復高考那個具有非凡歷史意義的歷史大背景,使學生明白知識就是力量,人可以無力,但不能無知,恢復高考,比高考本身要偉大的多得多,它將知識還給了我們這個民族。再加上引導學生進行今昔對比來加深印象,觸動了學生敏感的神經,激起了學生的幸福感、求知感和時間的緊迫感,在這對學生滲透了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育,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
四、緊張活躍的競賽
特級教師魏書生認為:“大腦處于競賽狀態(tài)時的效率要比無競賽時的效率高得多,即使對毫無直接興趣的智力活動,學生因渴望競賽取勝而產生的間接興趣,也會使他們忘記事情本身的乏味而興致勃勃地投入到競賽中去?!蔽豪蠋煵坏珜Ц傎惤虒W這一理念,而且在他的語言課堂教學中積極貫徹這一理念,取得了很大成功。借鑒他的做法,我在政治課教學中,根據(jù)教學內容的需要,穿插知識競賽類的活動,使其服務于課堂教學,制造了不少課堂教學的高潮。比如在本課中,學完新知識后小試牛刀, 我便采用了“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知多少”這一競賽形式。首先,把課本中涉及到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問題轉化為必答題、搶答題、風險題等競賽類題型,并且在內容上適當擴展。其次,把全班學生分成四大組,每一組為一個競賽單位。知識競賽這種喜聞樂見的形式,使學生幾乎忘了學習理論的枯燥和乏味,在既有競爭又有娛樂的氣氛下學習知識,久違了的學習熱情被重新點燃了。由此可見,在教學中開展適當?shù)母傎惢顒?,有助于形成“緊張而活躍”的高潮,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五、學生論壇——高考2013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功?!痹诂F(xiàn)實教學中,有的教師為了應付考試,拼命趕進度,又不斷“炒冷飯”,舍不得留一點時間給學生。教師教得累又不討好,學生學得苦且無趣,被動接受,“消化不良”。開設學生論壇,目的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啟發(fā)學生立足書本知識去洞察現(xiàn)實問題,分析原因,探究性地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六、以趣結尾,余音繚繞
好的結尾,猶如咀嚼干果,品嘗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課的結尾,不僅可以對教學內容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和提煉升華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課堂教學內容,取得“課雖盡而趣無窮、思未盡”的效果。課堂最后,一曲《愛拼才會贏》,余音再起,讓課堂的情感教育延伸至課外,深入學生的心靈。
總之,通過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持久地吸引學生學政治的注意力,提高政治課教學的實效性。本課是非常成功的一課,讓學生的思想碰撞,引起了學生的共鳴,踐行了我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