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龍
盆栽花卉用途最廣泛,室內外均可采用,草本、木本、球根類均可盆栽。盆栽時首先要根據植株的大小、生長習性、根徑大小、栽培目的,選用適當的花盆;然后將花苗定植,并進行灌溉、施肥、中耕除草、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防寒越冬等一系列的管理工作,使之茁壯成長。現將栽培與養(yǎng)護要點探討如下:
一、上盆
上盆是指第一次把花苗種入盆內的工作。選好大小合適的花盆,用瓦片蓋在花盆的排水孔上,使瓦片的凹面向下,達到既不漏泥土,又能緩慢漏水的要求。盆小的用一塊瓦片即可,盆大的多墊一些,不耐濕的花卉更要多墊一些。瓦片墊好后,將培養(yǎng)基質的粗粒放入盆底,粗粒上放人細的培養(yǎng)土,再栽花苗。栽植的深度,應在上盆或換盆前按原來種植的深度,或較原來種植時略深一點,絕不能過深,否則影響生長。土面應低于溢口,留出澆水位置。
二、澆水
上盆后要澆足水,第1次澆水后,待土壤吸干,再澆第2次,使水溢出,才算種植完畢。盆栽后花卉的澆水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澆水過多,土壤長期處于飽和狀態(tài),勢必造成爛根死亡。一般決定水量的多少是根據植物種類、生長階段、盆的大小、天氣、季節(jié)等各個方面來做判斷的。如喜歡潮濕的蕨類、蘭科植物要多澆些水;隨著植物生長開花對水的需要量也逐漸加大;到結實期,要少澆水;休眠期更要少澆等等。一般除冬季低溫和陰雨天以外,每天都要澆水,少者隔天1次,多則1天2次。但到秋天,為使花卉植物充實老熟,常要減少澆水量。
澆水時間應在植物生長活動時,但又要避開烈日曝曬的時間,所以,一般冬季澆水應在上午9-10時以后,夏季應在清晨8時以前,下午5時以后。對在陽光直射下的植物,早上澆水量要大,否則到下午就萎蔫了。除直接在植物根部澆水外,噴水也很重要。熱帶蘭喜濕度大的環(huán)境,在夏季應每日噴水數次;冬季天氣干燥,每日在枝葉上噴水1-2次。
三、施肥
為了保持室內外的清潔衛(wèi)生,養(yǎng)花肥料除常用有機質基質和草木灰外,多用無機肥料中的尿素、硫酸銨、過磷酸鈣、磷酸二氫鉀等?,F代養(yǎng)花最理想的肥料是復合肥,它是利用各種化肥按適當比例加工而成的顆粒肥,以氮、磷、鉀為主,加上其它各種微量元素組成,能供給植物生長的各種營養(yǎng)需要。一般7L盆,每盆每次施用60粒;5L盆40粒,每施1次可維持肥效20天以上。另外,施肥還得注意以下三點:
1.肥料的酸堿度。喜酸性土的花卉,即使是用酸性土培養(yǎng)的,但日久之后也會改變土壤酸值。特別是用偏堿性或中性的水澆花時,變化更快。對這些花卉應選用酸性肥料,或用0.25%的硫酸亞鐵混入肥料中施用。
2.施肥的天氣與季節(jié)。施肥要在晴天進行,施肥前先松土,待盆土稍干再施肥,施肥后立即澆水。溫暖的生長季,施肥次數可多些,每個月2-3次;天氣寒冷時可以少施,每個月1-2次即可;夏天生長旺季,可增加到5-7天施薄肥1次。一般施肥原則是:黃瘦多施,芽前多施,孕蕾多施,花后多施;肥壯少施,發(fā)芽少施,開花少施,雨季少施;徒長不施,盛暑不施,休眠不施,新栽不施。
3.根外追肥。根外追肥不要在低溫時進行,而應該在午前或午后噴灑。如在追肥時混以微量元素的肥料或混以其它殺蟲、殺菌藥劑,則可兼收雙重效果。至于施肥次數以薄施、多次為妥,對每周1次,其用量以0.5%以下尿素較安全。過磷酸鈣也適宜根外追肥,使用時應用10倍清水浸泡一晝夜,然后取澄清液稀釋為1%~2%的濃度,噴灑葉面。此外,硼肥、鎂肥也常作根外追肥使用。
4.修剪與換盆。修剪整枝可調整植株長勢,促進生長開花,形成良好株形,增加美觀。
4.1剪枝。剪枝有疏刪修剪與短截修剪2種。前者是將病枝、枯枝、重疊枝以及其它不需要的枝條,自基部完全剪去;后者是將枝條先端剪去一部分,但要注意芽的位置,留芽的方向要根據生出枝條的方向來確定,如要向上生長時,留內側芽;如要向外方斜向生長時,則留外側芽。此外,還要注意各主枝之間的從屬關系和均勢,如主枝之間生長勢相似的競爭枝可短剪,以抑制其生長勢。如競爭枝強于主枝,而且符合作主枝要求時,則不妨用來代替原來的主枝。
4.2剪梢與摘心。剪梢與摘心是將植株正在生長的枝梢去掉頂部。枝條已硬化需用剪刀(枝剪)的稱剪梢;枝條柔軟用手指即可摘去嫩梢的稱摘心。其作用都是使枝條組織充實,調節(jié)生長,增加側芽發(fā)生,增多開花枝數和朵數,或使植株矮化,株形豐滿,開花整齊等。此外,摘心也可抑制生長,延遲花期。
4.3摘葉。摘葉是在生長季節(jié)中,當植株葉片生長過密時,摘去部分葉片的工作。它可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有利于生長和開花。如不去除老葉,新芽就萌發(fā)得遲緩而影響開花的時間。此外,植株基部的黃葉也要及時摘葉以保持植株清潔美觀。
4.4剝芽與剝蕾。剝芽是在發(fā)生側芽的基部將芽剝除,剝蕾是生長在側蕾的地方將花蕾剝除。如香石竹側芽太多時,常影響主芽生長,也影響通風采光,不利開花。因此要經常進行剝芽工作。菊花在花蕾形成后,側蕾常影響主蕾生長,要及時剝去側蕾。佛手花蕾多會影響結果,要及時剝去多余的花蕾。但有時為了調整全株花朵同時開放,也有剝去生長勢強的主蕾而留側蕾的。
4.5摘果。開花之后不使結果的,宜及早摘果,以保持生長勢。去除不需要果后,養(yǎng)分將更加集中供給剩余的果實,會使留下的果實更加碩大。
4.6剪根。剪根工作多在移植、換盆時進行。播種苗主根太長時,可于移栽時剪短。換盆時,如遇腐爛的、冗長的根也可去除一些。
4.7整枝。整枝包括支縛、綁扎、誘引等工作,通過整枝可以起到枝條勻稱,固定莖干,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利于生長的作用,也有通過整枝、造型,增加觀賞價值的作用。整枝的材料可用竹片、鉛絲、塑料繩、棕線、棕絲等。整枝形式上的要求,是以人的意志結合植物生長狀況而定的。如攀緣植物藤本天竺葵,可扎成鏡面形,西番蓮可扎成圓球形。為了使一品紅植株矮化,常在枝條近莖處彎曲,雖仍為枝頂開花,但株形矮小而完整,花朵都在一個平面上,可以增加觀賞價值。
4.8換盆。隨著花苗的日漸長大,或需要更換培養(yǎng)土時,就要進行換盆。換盆與上盆的方法基本相同。決定換盆的依據是:花苗長大,根須發(fā)達,原種植的花盆容積已不夠花苗繼續(xù)生長發(fā)育的需要,必須擴大容積時;原來的盆土營養(yǎng)缺乏,或物理性狀變劣時;根部患病、生蟲時;要進行分株繁殖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