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金屬液滴可切割融合
澳大利亞的一個科研團隊在《先進功能材料》雜志上公布了一項新的研究成果。研究負責人——來自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博士在文章中描述道,這種新型的金屬液滴既能被分割,也能重新融合,甚至在較強的外力下也能保持形狀。
該金屬液滴主要由鎵銦錫合金(一種共晶合金)構成,其外面具有由絕緣或半導體的微粒和納米粒子材料制成的涂層。其中絕緣材料主要為聚四氟乙烯(即特氟龍)和硅,導體材料主要為二氧化鈦、三氧化鎢和碳納米管。
這項新技術使研制柔軟的、可延展的電子產(chǎn)品成為可能。“現(xiàn)階段說這個有點為時過早,但我們相信在未來它具有很廣闊的應用前景?!本S賈伊·西凡博士說,“包括可擴展的天線,以及能夠伸展和重構的金屬線路等?!痹摷夹g有望用于制造能自動恢復的液態(tài)金屬線路,以及能塑造成各種形狀的柔軟電子產(chǎn)品、半導體回路,甚至是液態(tài)滾珠軸承。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電子材料工程系的帕特里克·克拉斯說:“類似這種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主要限制因素包括:制造工藝的再現(xiàn)性和擴展性、制造成本控制,以及在實際條件下的長期穩(wěn)定性。這些因素將決定此類技術創(chuàng)新能否獲得成功?!?/p>
事實上,該金屬液滴已經(jīng)在一些地方開始了應用,如自動調溫器和滾動傳感器上的水銀開關。水銀具有毒性,不適合用于電子產(chǎn)品。由于金屬液滴具有納米粒子制成的涂層,因此不會黏在物體表面。而且正是這一功能性涂層的存在,使它具有了類似晶體管的作用。
在實驗中,這種金屬液滴能夠彈起,并且在切割成兩半的時候,能繼續(xù)保持液滴形狀;將其融合,則又恢復到最初的大小和結構。這不禁讓人想起科幻電影《終結者2》中的液態(tài)金屬機器人。此外,該金屬液滴不會黏在其他表面上,這對于鎵銦錫合金來說十分不尋常,后者不僅極容易污染物體表面,而且具有腐蝕性。
地球待不了千年嗎
史蒂芬·霍金——世界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及宇宙學家之一,再一次警告人類同胞們,除非我們能找到在宇宙中生存的方法,否則人類在1 000年內終將滅絕。
這并非陰謀論,霍金的基本理論認為地球已過于脆弱,無法再繼續(xù)承受人類的摧殘。
“為了人類本身,我們必須繼續(xù)探索宇宙。”霍金在《洛杉磯時報》上表示,“除非逃離現(xiàn)在這個脆弱的星球,否則人類活不到下個千年?!?/p>
71歲的霍金在希達-西奈再生醫(yī)學研究所的演講中陳述了他的理論。據(jù)《洛杉磯時報》報道,他悠閑地近距離觀察了如何使用干細胞治療葛雷克氏癥——該疾病是讓他的身體變得退化及虛弱,并將他在輪椅上綁了50年的罪魁禍首。
這位科學家最富盛名的就是他對于黑洞的研究,以及粒子是如何在這些巨大的引力實體影響下吞入光線。除此之外,他對空間旅行及探索也深有研究。
數(shù)年間,霍金一直在提出著手探索適合居住的新星球的建議。2006年,他重申了這些觀點并表示,人類種族的延續(xù)建立在能否在宇宙中尋找到可供生存的新家園。2011年,霍金表示:“維持我們長期生存的唯一機會并非繼續(xù)蹲守在地球上,而在于地球之外的宇宙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