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云 王 卓
地震預警的時間提前量只有幾秒到幾十秒,卻是千鈞一發(fā)之際挽救生命和財產損失的黃金時間。
事實上,人類必須面對地震無法完全預防、只能盡量減災的現實。基于這個情況,地震預警被高度重視起來。
一字之差,截然不同
什么是地震預警?這得從地震源頭說起。地震發(fā)生后,有縱波(P波)和橫波(S波)兩種主要地震波同時由震源向外傳播。縱波傳播速度較快,但震動相對較小,通常不會造成破壞;橫波緊隨而來,是造成危害性破壞的元兇,但它的速度只有每秒3.5公里左右。地震預警系統利用震中附近監(jiān)測儀器捕捉到的地震縱波后,快速估算地震參數并預測地震對周邊地區(qū)的影響,搶在破壞性橫波達到震中周邊地區(qū)之前,通過電子通訊系統發(fā)布預測地震強度和到達時間的預警信息,使相關機構和公眾提早采取應急措施,減輕人員傷亡和災害損失。
與之相比,地震預報雖然和地震預警只有一字之差,但本質上卻截然不同。中國地震局專家李山有解釋說,地震預警是在地震發(fā)生后但破壞性地震波到來前發(fā)出警告;地震預報則是對尚未發(fā)生、但可能發(fā)生的地震進行事先推測。
效果明顯,但精準度有待改進
“雖然地震預警的時間提前量只有幾秒到幾十秒,卻是千鈞一發(fā)之際挽救生命和財產損失的黃金時間?!崩钌接蟹磸蛷娬{,公眾接到預警后可以提早采取措施避震逃生;醫(yī)院正在進行的精密手術可以立即中止……特別是在國家重大工程中,地震預警系統起到的作用更為關鍵。
地震預警系統減災效果明顯,但并不是能夠完全避免震災損失的“靈丹妙藥”。李山有解釋道:“地震震中附近地區(qū)一般破壞最為嚴重,但因為地震波數據獲取和地震參數估算需要時間,導致預警信息發(fā)布時強烈地震波已經覆蓋了震中附近一定區(qū)域,這個區(qū)域就是預警盲區(qū)?!?/p>
“而且系統要利用有限臺站和有限時間段的觀測數據來快速自動測定地震參數和預測地震烈度,所以估算值可能存在較大誤差,從而導致誤報或漏報。這是另一個弊端?!崩钌接姓f。
李山有強調,除了要進一步完善地震預警系統各方面的技術水平,提高其預警的精確度,還應看到,地震預警只是防震減災系統中的一個手段,防震減災還是要走綜合防御的道路,構建起包括地震監(jiān)測預報、震害防御、應急救援以及恢復重建在內綜合防震減災體系,并著力提升建筑抗震能力。
(原載于《科技日報》,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