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水滸傳》版本,當推藏于上海圖書館的《京本忠義傳》。惜乎它已嚴重地殘缺,僅僅是殘紙兩頁,一為卷十的17頁;一為卷十的36頁。從殘頁的版口、字體墨色、紙張等方面考察,判斷該版大約刻印于16世紀的上半葉,即明朝正德、嘉靖年間?,F(xiàn)存其他《水滸傳》版本,在刻印年代上,還沒有比它更早的。過去最流行的《水滸傳》版本,在清代以及20世紀上半葉是由金圣嘆評的《水滸傳》七十回本。以《水滸傳》的回數(shù)區(qū)分,有一百回本、一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一百零四回本,一百一十回本、一百一十五回本、一百二十四回本等多種類型。最接近于《水滸傳》原本面貌的是一百回本。現(xiàn)存的天都外臣序本、容與堂刊本等都屬于一百回本的行列。 現(xiàn)存的簡本,無論是完整本或是殘本、殘頁,大多收藏于海外。國內(nèi)的學者對它們尚缺乏足夠的研究。國內(nèi)現(xiàn)存的簡本以雙峰堂刊本為最早。它的正式書名是《忠義水滸志傳評林》,刊行于明萬歷甲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