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摘要:基層的強弱與好壞直接影響著整個路面的質量,無論是瀝青路面還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整體強度、質量和使用壽命都十分重要。因此,作為公路路面的基層,我們必須按照正確的施工技術,來嚴格控制公路路基的質量,以其能有效的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本文探討了公路施工中路面基層的處理措施。
關鍵詞:公路施工;路面;基層;處理措施
公路的路面基層是路面和路基的連接帶和過渡帶,它能分散路面受到的汽車的沖擊力,將汽車帶來的不均勻荷載均勻地傳播到路基等地方,從而切實保護路基。在路面基層施工當中,其質量好壞可以直接關聯到路面的使用期限,并且還會影響到行車的舒適程度。因此, 保證路面基層施工質量關系到整個公路施工質量的關鍵。隨著公路等級的提高, 對路面基層的作用越來越重視, 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在路面基層施工中,必須采取了若干關鍵技術措施, 以保證路面的結構的整體性能。
一、公路施工中路面基層的施工處理
1、生產原料的選擇與控制
級配碎石是路基的主要原料,它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著墊層和路面的整體質量。根據國家對公路建設的要求和標準,對級配碎石的技術指標要求有:碎石的壓碎值不能大于30%,0.5—5cm 的碎石顆粒不能少于50%,最大顆粒不能大于63mm, 配料中0.074mm 的粉料數量應小于7%,級配碎石主要是通過配料間的摩擦、嵌鎖和粘結作用,經過碾壓壓實使級配碎石達到板結的目的。
2.級配碎石的儲運和攪拌
(1)級配碎石攪拌的混合料一定要現拌現用、嚴禁存放,以防失效。施工中,拌合、運輸、攤鋪的能力應相互匹配和銜接。保證材料清潔,防止粘土、粉塵及氣體雜物滲入。
(2)攪拌場的要求。一般采用穩(wěn)定攪拌場的攪拌設備,運用電腦控制拌料計量,裝載機配合上料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對實際用料配比要按要求做好記錄,對設備要有專人操作和維修,并按時對設備的計量儀器進行校核。此外,還應將生產廠地、攪拌場地、集料儲備場地等地方的材料和設備分開存放,保證互不干擾。
(3)級配碎石配料比的設計與調整。根據計算設計幾種配比的方案,經過試驗選擇適合規(guī)范級配要求的配比,最后通過補缺法按照要求對配料進行篩選、調整,摻入、補充所缺的集料,以求達到最佳的配比。在實際設計配比的過程中,一般要求配比的篩分結果達到或接近規(guī)范要求的級配中值,特別是在0.075mm、0.5mm、1mm、16mm幾個點上,配料一定要力求達到中值的配比標準。
3、 攤鋪
攤鋪是基層施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是碾壓等后續(xù)工序的基礎。攤鋪機鋪筑是采用帶有強有力熨平裝置的高密度攤鋪機( VO—GELE S2100 攤鋪機或ABGTITAN423 攤鋪機等) 攤鋪, 可得到較高的預壓密實度, 從而有利于保證路面平整度。當攤鋪寬度和拱度符合路面設計且橫坡相同時,應盡量采用整幅一次攤鋪的方法; 如果路面角寬或橫坡有變化時則需采取分幅攤鋪。一般以路面縱向中心線為中縫決定攤鋪作業(yè)寬度, 有條件時用兩臺攤鋪機前后布置成梯隊形式, 兩臺攤鋪機作業(yè)時間間隔不宜過長?;鶎邮┕M可能采用全幅全厚的攤鋪方法, 避免分層攤鋪時層間結合因素的不良影響, 但當基層設計厚度超過30 cm 時, 由于受攤鋪機預壓能力和壓實設備的壓實能力所限, 應按一定的順序采用分層攤鋪,這時上下層攤鋪間隔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控制因素, 原則是攤鋪上層時,下層應保持表面潮濕、干凈, 以利于結合。
4、碾壓
當攤鋪長度滿足壓路機的工作長度區(qū)間時即可開始碾壓。混合料從拌和到碾壓完成的延遲時間必須要控制在兩個小時之內。碾壓時,首先用振動壓路機靜壓,再用振動壓路機振壓,最后用光輪壓路機、輪胎壓路機靜壓。振壓時,前進采用振動,后退采用靜壓。每次重疊1/2的輪跡寬度。碾壓過程中,水泥穩(wěn)定砂礫的表面應始終保持潮濕,如表面的水份蒸發(fā)的過快,應及時補充灑水。如壓實度達不到要求,及時通知現場技術員補充碾壓。另外,縱斷高程寬度、橫坡等指標也要同時達到規(guī)范要求。碾壓過程中還應注意以下操作:未經過靜壓和復壓、振動壓路機(特別是單鋼輪振動壓路機)一開始就打開振動,容易產生無法消除的橫向波浪,從而造成基層的不平整。
5、接縫的處理
作業(yè)接近完成時,將攤鋪機的熨平板提起來,駛離混合料末端,人工將這些料攤開,鋪筑厚度要略大于攤鋪機攤鋪的厚度,緊靠混合料放一根長方木,方木的高度應與混合料的壓實厚度相同,在方木的下面挖一道槽,使方木更加固定。在方木的另一側用砂礫或碎石回填3~5m 長,高度略高于方木高度。整平方木兩端的填料后即開始碾壓,碾壓成形后灑水養(yǎng)生,在下次攤鋪之前,先將砂礫或碎石鏟走,并取下方木,將下承層打掃干凈后即可開始工作。縱向接縫的處理方法,必須采用垂直的平接縫,嚴禁做斜接縫。
二、路面基層施工的技術要求
基層施工對路基和底基層的要求與其他路面結構一樣, 應堅實并能夠承受施工機械作業(yè)。鋪筑前要將底基層壓實至規(guī)定密實度, 底基層要潮濕, 以保證結合。
由于基層混合物非常干硬, 容易離析, 為了獲得勻質的基層材料以利于鋪筑面平整度和壓實均勻性, 粗集料最大粒徑以小于40 mm 為宜,一般采用細料比例較高的混合料以解決壓實問題。粗、細集料合成級配對路面施工混合料的可壓性、抗離析性及易修整性影響很大, 粗、細集料具有良好的合成級配, 才能使基層施工獲得滿足要求的壓實度, 從而保證基層有足夠的強度和質量均勻性
三、突發(fā)狀況的處理
在施工過程中我們總會遇到很多突發(fā)狀況,完善緊急情況的處理能力也成為公路路面施工質量控制的重要方面。首先,針對于砂礫層的彈簧現象主要是由于水分排出的不及時,路面基層的強度下降造成的,如果在施工過程中出現該現象,我們必須及時的排查,取公路樣本添加砂礫料,打洞排水,避免更大規(guī)模的強度下降。其次,針對于天氣狀況。雷雨天氣對于公路施工而言可以稱得上是頭號殺手,因而在施工前我們應對針對天氣狀況整體的做出施工的季節(jié)性選擇,但是盡管如此在施工過程中遇到雷雨天氣仍是不可避免的,在施工過程中如果遇到雷雨天氣,我們必須及時的增加排水管道,加速水分從路面基層的排除速度,與此同時加快壓路機的碾壓速度,盡快的完成公路的打壓工作,提高公路的穩(wěn)定性,杜絕雨水過分的侵蝕公路所帶來的水泥穩(wěn)定層的塌陷狀況。
結語:公路路面基層施工質量的控制關系到公路的使用性能,提高公路路面基層的施工監(jiān)控不僅僅能夠控制財力的支出,提高經濟效益,更是關系到落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因而在公路路面基層施工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重點的施工工藝,按照國家標準嚴格避免偷工減料的行為,同時還應注意施工人員的素質挑選,以及緊急情況的處理問題,力求提高公路的整體質量,為促進我國的交通運輸發(fā)展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黃和川.公路瀝青路面基層施工技術的探討[J]. 交通世界(建養(yǎng).機械). 2011(11)
[2] 張履瑞.淺談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J]. 山西建筑. 2011(31)
[3] 劉君萍,張嘎.公路路面基層施工[J]. 科技信息. 2010(03)
[4] 王廣昌.簡述公路路面基層的施工質量控制[J]. 遼寧交通科技. 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