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華
未聽清記者問題時,正危坐的陳浩武皺起眉頭,身子往前依,側耳傾聽,待心領神會后,雙眼炯然有神,繼而是一番激昂的陳詞。
4月15日,由共識網(wǎng)主辦的“民間組織與中國社會轉型”研討會在漢舉行。活動現(xiàn)場聚集了賀衛(wèi)方、張千帆等20多位知名學者,輪到陳浩武發(fā)言時,他對當下的中國社會關系“玻璃瓶裝沙子”的提法,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同。回到十幾年前,也許沒有人能想象,這個當年在湖北證券市場上呼風喚雨的教父級人物,如今卻將后自己的半生,與文化、公益連接在一起。
“經(jīng)濟學博士、歷史學票友”。這是陳浩武在新浪官方微博的自我標簽。如今,對陳浩武來說,資本江湖已經(jīng)是一場舊夢,他對外更愿意被提及的身份,或僅僅是“學者”。
他曾集結兄弟架起湖北證券的艦艇,不料商界水深,待發(fā)覺淹至腰間,已被帶上手銬,鋃鐺入獄。
在看守所時,陳浩武讀了很多書,從釋迦牟尼到康德、洛克的哲學思維;從馬丁路德到加爾文的宗教改革,而這段經(jīng)歷讓陳浩武重新建立了價值觀和世界觀。
陳浩武說,讀這些東西,我發(fā)現(xiàn)人存在的方式其實有很多種的,證券公司的董事長不是存在的唯一方式?!白龉妫瑢ξ襾碚f就是一個很好的存在方式,他讓我找到另外一個維度,過去做董事長的時候我給社會的維度是這樣的,現(xiàn)在不做董事長,去當老師,去做公益,你給社會的維度是多種多樣的,這個維度也會給你帶來成就感,生活就是多姿多彩的?!?/p>
從2000年至今,陳浩武離開資本市場已有12年,他在各種公眾場合談經(jīng)濟,談管理,談教育,談公益,唯獨不談證券市場。
對于證券,他有一份根植心間的愛恨情仇,但這一份復雜的感情,他已塵封心谷。如今,他似乎有了新的情感寄托,那便是公益。
情牽石門坎:
延續(xù)伯格里精神
石門坎位于西南邊陲的烏蒙深山中,是貴州甚至是全國最為貧窮的地區(qū)之一。這樣一個茅塞未開的蠻荒之地,在100多年前,曾因英國傳教士伯格里的到來,而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烏蒙山區(qū)第一所苗民小學,威寧縣第一所中學,苗族歷史上第一個博士,西南地區(qū)第一個游泳池和第一個足球場,烏蒙山區(qū)第一所西式醫(yī)院,中國第一所苗民醫(yī)院……隨著基督教而嵌入的西式教育,石門坎一度成為“西南苗族文化的最高區(qū)”。
令人遺憾的是,這樣的一片“文化圣地”,卻因一場文化革命,重新回到了“蠻荒”的狀態(tài)。
2010年初,陳浩武得知石門坎這個地名,在了解其歷史后,被伯格里的傳奇故事打動。
“當年從西方國家郵寄信件,只要寫上“中國 石門坎”就可以收到,可見石門坎的名聲之大!”對于石門坎如今的“沒落”,陳浩武唏噓不已。
當年5月,他和幾位熱心人士載著用善款購買的書本、衣服來到石門坎,從此與此地結緣。
石門坎地區(qū)嚴重缺水,當?shù)厝碎L期不洗澡,孩子的頭發(fā)都結塊了,陳浩武帶去的志愿者給孩子們理發(fā),理到第二位時就因味道實在難聞而嘔吐。
“交通也極不方便,最遠的孩子凌晨4點起床,身上揣著頭天晚上在火堆里燜熟的土豆,爬3小時的山路上學。”在此之前,陳浩武對石門坎生存環(huán)境的艱難已有所耳聞,但他接觸這里的一切后,才真正的感覺到心靈的震撼。
“伯格里將現(xiàn)代文明帶進了封閉、蒙昧的苗鄉(xiāng),把生命和愛灑在他所熱愛的這片土地上。”卞校長給陳浩武講石門坎的歷史,陳浩武與志愿者們一邊聽,一邊感動地流眼淚。
來自沈陽的卞校長在如此艱苦的環(huán)境下堅守了8年,在陳浩武看來,勤懇奉獻的卞淑美就是“現(xiàn)代的伯格里”。
發(fā)起培訓班:
烏蒙山師資匱乏
從貴州歸來后,陳浩然內心久久無法平靜,他決定為石門坎“做點什么”。
2011年7月,為了給石門民族學校捐贈書籍,他拜訪了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的任晉陽秘書長,了解“書海工程”公益事業(yè),并籌集了一批義捐書籍。
2011年9月,陳浩武第二次來到石門坎,同行的還有著名作家野夫、李潔、網(wǎng)絡名人王小山,他們?yōu)檫@個學校的160名小學生每人準備了一套冬衣。
在對石門坎進行調查后,陳浩武深感“烏蒙山師資匱乏”,于是他便著手“培訓小學教師”計劃。
2012年8月,在信仰與文化研究中心(香港)的組織下,多名石門坎地區(qū)的小學教師志愿者在北京接受七天的培訓。
這些來自深山里教師,十幾年從教著單一的知識,在接觸到新世界和新知識后,他們熱淚盈眶,表達出了對教學知識的渴求?!皫缀趺恳惶谜n都要延遲時間,幾乎每一餐飯都要催促好幾次。他們每天都有問不完的問題,圍著老師,久久不愿散開?!?/p>
“他們無時無刻不縈繞在我的眼前,萬千感悟涌上心頭?!蓖幙h石門坎民族小學校長陳杰離京后,對陳浩武組織的培訓仍記憶猶新。
陳浩武還計劃將明年的培訓地點轉移到昆明或貴陽,“讓更多志愿者老師接受培訓,那樣他們就不用千里奔波了?!?/p>
3年多來,陳浩武所在的研究中心在公益實踐方面,已在石門坎形成了包括“小學生免費午餐”,“支教志愿者生活補貼”,“夏季石門坎地區(qū)小學教師及志愿者培訓”等相對固定的公益項目。
質疑李亞鵬:
做慈善不可以沒有信仰
陳浩武說,之所以選擇石門坎,正因為這個地方是信仰改變社會的典型。他在香港成立了信仰與文化研究中心(香港)工作室,用于研究信仰理論,而實踐的場所,則是石門坎。
因為牽掛著石門坎,陳浩武的公益之心一發(fā)不可收拾。這幾年來,陳浩武轉戰(zhàn)于各種公益活動場所,就像當年開辟湖北證券江山一樣,他正開辟著他的公益之路。
2012年6月,陳浩武在一場全球慈善會議活動中,參觀了北京嫣然天使兒童醫(yī)院。
“嫣然天使兒童醫(yī)院定位為民辦非營利兒童綜合醫(yī)院,李亞鵬、王菲等八位捐贈人是創(chuàng)始董事,他們是醫(yī)院的所有者,但是不能從醫(yī)院的盈利中分紅?!标惡莆浣榻B,這種慈善醫(yī)療機構的模式在西方很成熟,但在中國是第一例,仍處于探索階段。
陳浩武為李亞鵬的善舉所感動,但他同時也提出質疑:慈善醫(yī)療機構沒有宗教信仰,可行嗎?
“在西方,包括在臺灣,香港,這一類的慈善醫(yī)療機構,大多是以宗教團體為背景,這是因為宗教團體不僅可以持續(xù)的為其提供資金支持,更重要的是,慈善事業(yè)源于一種堅定的信仰,無論是出資人,還是從業(yè)者,包括醫(yī)院的醫(yī)護人員,都要有堅定的信仰。”陳浩武為此建議李亞鵬考慮宗教信仰,卻遭到了李亞鵬的果斷拒絕,他感到五味雜陳,“這種模式能否成功,尚待時間的檢驗?!?/p>
幾乎在同一時期,讓他欣慰的是,貴州省下?lián)芰肆f??睿謴团c當年伯格理和光華學校有關的歷史文化建筑,這意味著對宗教信仰和歷史文化的尊重。
“雖然不知道政府是搞文化建設,還是發(fā)展旅游經(jīng)濟,但是無論如何,能修復伯格理的文化遺址,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情。這起碼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來參觀,感受一種特殊的文化?!标惡莆湔f。
組建后援團:
民間公益不透明是因為體制障礙
關注石門坎公益項目2年之后,陳浩武在聽說廣東省放開社團登記后,迫切地希望能注冊一個“石門坎公益基金”,以便募集資金。
但在國內,民間公益注冊“基金會”談何容易?陳浩武遭到了廣東省的拒絕。他沒有灰心,于是在朋友圈發(fā)起組建核心后援團,希望通過成員的捐贈,每年能籌集一部分善款。
陳浩武還制定了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如入團要求和財務監(jiān)察等。他未曾想到,他的呼吁,得到了眾多老朋友的響應。
在這一次組團中,陳浩武號召了著名作家野夫、網(wǎng)絡名人王小山等,他還遇到了曾經(jīng)在湖北證券公司一起奮斗的老友。他為此熱淚盈眶,“公益讓我們原本已經(jīng)走散的人,重新聚在了一起?!?/p>
如今,這股民間力量越來越大,取得了廣泛的社會支持,并且影響了政府政策。但他仍面臨跟其他團體一樣的難題:如程序和資金透明度等方面非議。
陳浩武認為:“民間公益的不透明并不是因為不愿意透明,是因為體制制造了很多障礙?!?/p>
“民間公益是中產(chǎn)階級對社會的投票,個人做公益實際是比較低效的。紅十字會這樣的專業(yè)組織更符合社會分工,但是這種壟斷組織的信譽已經(jīng)坍塌了,大家出于對體制的不滿和排斥,自己行動起來,以自己的方式來回報社會?!标惡莆湔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