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根
2013年5月18日,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園林博覽會將在豐臺區(qū)永定河畔開幕,目前,筆者到園博園采訪,目睹了她的風采。很難想象,在一年前這里是北京西部一個垃圾集中地。
剛進園,有人就迫不及待地拿出相機拍照,有人問起了園內(nèi)有多大面積等問題。話音剛落,隨行的工作人員聽著樂了,然后用手比劃著說,你要逛完整個園博園得花三四天時間才能逛完。工作人員介紹說聽,園博園占地513公頃,總面積是頤和園的兩倍……真可稱得上是歷屆展園建設規(guī)模最大、建設水平最高了。
除永定塔、主展館、園博館三大標志性建筑外,園內(nèi)最具特色的當數(shù)各地特色展,和國外的主題特色展園,以及來自世界各國的國際展覽花園。
走進北京展園,工人們正在忙做最后的裝飾和布置。作為全園47個國內(nèi)展園中的點睛之作,北京園被譽為“晚清以來,最為完整體現(xiàn)皇家園林的藝術力作”。北京園設計師、北京山水景觀設計院主設計師夏成鋼介紹說,北京園占地1.3公頃,位于園區(qū)東南,北鄰永定河,外圍與錦繡谷自然銜接,組成“大北京園景區(qū)”。展園立意為“萬景之園”,設置了“萬象昭輝、萬籟清音、萬樹星光”等十“萬”景點,精彩展示皇家園林的藝術風采。
步入北京園,第一進院子是以乾隆花園為原型的皇家四合院,太湖石堆砌出曲徑通幽,600株白牡丹遍布院中,幽竹叢生,可靜聽天香、竹音,呈現(xiàn)一派自然情趣;第二進院是皇家山水園林的縮影,高居山丘上的聚景閣富麗大氣,山石堆聚,連松樹都選擇的是樹形遒勁如畫的,閣下云松潭,一池碧水,天氣晴好的時候能夠倒影天上的云、山邊的松;第三進院西跨院“知秋園”,是皇家山地園林的代表,主建筑爽風樓和樓前的山石鑲嵌成一體,以秋景為主,近處是響葉楊,遠處是油松林,開園時還會散養(yǎng)蟋蟀,盡顯秋意,趣味盎然。
北京園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皇家氣派。園中集合了亭、臺、軒、榭、樓、閣、齋等10多種皇家建筑類別,囊括了歇山、懸山、硬山、攢尖等各種形式的屋頂以及3種彩畫制式。園中所有的文字,也是按照皇家規(guī)制設計的,包括匾額、對聯(lián)、石刻、碑文、書條石和印章等各種形式。
沿著北京園門前的燕臺大觀景區(qū)下去,就是錦繡谷景區(qū)。這里,還有萬珠響玉、萬樹星光、萬紫千紅等景區(qū)。十“萬”景觀。
錦繡谷景區(qū),原本只是永定河河床的一部分,曾長期作為采砂場,后成為建筑垃圾填埋場,環(huán)境非常惡劣。園博園設計者利用既有地形,將現(xiàn)代垃圾填埋場改造為下沉式景觀花園,內(nèi)設山石疊水、花卉瀑布等景觀。
天津園以“沽”之元素貫穿全園,中外游客進入園中,便可領略“沽”的魅力,了解天津“七十二沽”的不同演化形式,了解天津的歷史和文化傳承。
進入濟南園園內(nèi),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山東名勝“趵突泉”,讓人眼前一亮,不禁感嘆原來不出京門、在園博會也能看“趵突泉”。濟南園將濟南“趵突泉”、“五龍?zhí)丁?、“大明湖”等風景名勝微縮在一起,形成“百泉匯流、穿城繞郭”這一泉城特有的環(huán)境風格。雖然面積不大,但很有山東的味道。
蘇州園是以蘇州和南京的建筑風格為主,有點像江南水鄉(xiāng)船屋的造型。蘇州園施工負責人束衛(wèi)東告訴筆者,蘇州園仿照的是蘇州四大名園,園內(nèi)建筑主要有荷花廳、花籃廳、精妙堂、一覽閣、曲樓、芙蓉榭、揖峰軒、畫齋、舒嘯亭、扇亭和梅花塢(舫)等。讓游客在不經(jīng)意之間,就可以品位到原汁原味“憶江南”的美感。
……
各地園遠不止這些,在國外園區(qū)也同樣異彩紛呈,如歐式展園,本庭園的精華在于枯山水,枯山水的真諦在于禪宗意境的表達。日式展園,通過一路迂回探索,游客便可以融入到自然主義的簡樸清寧中,沉淀于自然生命力所帶來的感動和安愈里。伊斯蘭式展園占地1.16公頃,吸納了伊斯蘭建筑和園林的文化風格和基本格局進行再創(chuàng)作。由拱廊、門區(qū)、主庭、副庭和宣禮塔幾部分構成。按主、從、次的構圖形成錯落有致的布局,并由精美獨特的伊斯蘭模紋花壇將這些庭院建筑加以整合,形成有機的景觀空間序列。
逛完這些園,給筆者印象最深的是,每個園都呈現(xiàn)出當?shù)氐慕ㄖL格,他們不僅從當?shù)卣垇碓O計團隊,各個展園的花卉植物及核心建筑材料也都是從當?shù)剡\輸過來的。
花車巡游表演也是北京園博會的重要活動之一,在北京園博會中,共設計了12輛大型動力花車(9輛主題花車和3輛“城市周活動”花車)和12輛小型非動力花車。目前,花車已制作完畢,待北京園博會開幕后,這些花車將全面展示北京園博園的文化特色和時代魅力。
據(jù)園博會運行調(diào)度中心宣傳活動部介紹,巡游花車從整體設計造型上主題突出,各元素融入有序合理,色彩熱情鮮亮。
考慮到北京園博會將在盛夏時節(jié)開辦夜場游園活動,因此在花車上還設計了舞臺燈光和LED,當夜幕降臨時,燈光開啟,LED大屏繽紛絢麗,整個花車就像個流動的舞臺,在夜色中婀娜多姿,淋漓百態(tài)。
在工藝選材上,他們摒棄傳統(tǒng)花車制作行業(yè)單一粗糙的制作流程,率先大膽選用國際環(huán)保材料——玻璃鋼翻膜工藝,旨在契合本次盛會綠色環(huán)保主題。
說起環(huán)保,不能不提濕地位于園區(qū)東南端,北起國際展園,西至京石高鐵,東到永定河右岸,南接規(guī)劃梅市口路,地塊呈長方形,是在砂石坑回填基礎上建設的。
濕地公園打造了7大景點,包括方池聽水、赤足探水、花堰分水、棧橋聞水、高樓觀水、汀步戲水、斗池集水等。方池聽水、花堰分水等景點,主要展示再生水處理流程;赤足探水、汀步戲水等景點,供游客親水嬉戲;棧橋聞水景區(qū),則用于展示濕地生態(tài)多樣性。
其實,環(huán)保遠不止這些,根據(jù)市環(huán)保部門估算,園博園建成后每年可吸收煙塵10萬噸,有效地凈化空氣,改善首都生態(tài)環(huán)境。舉辦者承諾,屆時將為全國、全世界人民提供一個“精彩的園林盛宴”。
筆者在這次園中采訪,仿佛就像翻開一本園林歷史文化的大百科全書,每個園都盡顯各地園林之美,環(huán)保之美,耐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