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旭
方旭:男,漢族,1984年生,畢業(yè)于中國戲曲學院,現(xiàn)于北京京劇院工作,宗裘派花臉,著名京劇表演藝術(shù)家方榮翔嫡孫。自幼考入中國戲曲學校,師從楊博森、鄧沐瑋、宋昌林、張關(guān)正等老師學銅錘花臉,打下堅實基礎(chǔ)。2009年進入第五屆中國京劇優(yōu)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深造。同年拜京劇名家孟廣祿為師。其嗓音洪亮高亢、氣力充沛、行腔委婉細膩、韻味醇厚,頗具方榮翔之神韻,是一位深受觀眾喜愛的青年花臉演員。
擅演劇目有:《鍘美案》《鎖五龍》《探陰山》《遇皇后·打龍袍》《赤桑鎮(zhèn)》等。 2008年,以《將相和》一劇榮獲“第六屆CCTV全國京劇演員電視大賽金獎”。
高亢低回,聲情并茂
裘盛戎先生繼承傳統(tǒng),勇于創(chuàng)新,在40多年的舞臺實踐中不斷豐富改造自己的表演藝術(shù),博采眾長,揚長避短,結(jié)合自身條件敢于突破,緊扣時代脈搏,把京劇花臉表演藝術(shù)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階段。是京劇史上繼金少山先生之后,以凈行挑班的第二位花臉演員。
方旭說,原來花臉的唱都是直腔直調(diào),但裘先生在唱腔方面做了極大的創(chuàng)新。裘派唱腔特色的形成一方面是繼承,在傳統(tǒng)的唱法中,注重吐字、發(fā)音、氣口等與情緒的配合,對各種板式均有特殊的處理;一方面是與琴師結(jié)合,共同創(chuàng)制許多新腔,包括板式、旋律和韻味。裘先生的嗓音高亮甜醇,潤中略有沙音,善于運用較高部位如頭腔、鼻腔和胸腔的共鳴,偶用炸音和寬半,也能飽滿響堂。潤腔方法細膩,氣息運用合理,且從不平均地使用氣力,而是突出抑揚頓挫的對比變化,在唱腔中注入了濃厚的感情色彩,創(chuàng)造的一些新腔中,增加了低回婉轉(zhuǎn)的溫柔一面。
方旭學習裘派之時,感到裘派的聲音特別難以掌握,尤其對于男孩兒來說?!霸S多唱民俗的、唱通俗的演員,嗓子條件很好,但裘派的戲唱不上去,它的調(diào)門唱起來非常高?!狈叫襁@樣說道。當然,唱腔除了高亢雄壯之外,難就難在還有婉轉(zhuǎn)細膩的一面,這是裘派與眾不同之處,也是裘派最大的魅力之一。例如裘先生的代表作《鍘美案》,其唱腔蘊蓄著裘派藝術(shù)的深沉含蓄、細膩委婉、剛?cè)岵⒚骺旌婪诺忍卣鳎钍軓V大觀眾的歡迎。特別是“公堂”一場的“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駙馬不必巧言講”的唱段,更是膾炙人口。這個唱段的板式結(jié)構(gòu)及唱腔唱法,各個流派之間大同小異。裘派區(qū)別于其他流派,主要是在吐字、發(fā)音、潤腔、氣口等細小然而卻是至關(guān)緊要的演唱技巧上,裘派處理得更加細膩。
其實這種細膩完全是以戲為本、以戲中人物為根的。方旭舉例道,同樣是包公,裘派的唱腔在《鍘美案》中和《赤桑鎮(zhèn)》截然不同。《鍘美案》唱段第一句“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演唱時要求大氣磅礴、聲震四方。之所以這樣演唱,為的是響徹全場,可以有力地表現(xiàn)出包拯正義在手、成竹在胸的莊嚴氣度,同時才能很好地為下邊的唱句蓄勢。接下來的節(jié)奏比較平穩(wěn),旋律也沒有過大的起伏。究其原因,在于此時此地的包拯,對陳世美抱有很大希望。他想通過良言規(guī)勸,開導陳世美,使之幡然悔悟,與秦香蓮重新團聚,而不希望把事態(tài)擴大,矛盾愈趨尖銳。基于這種心情,包拯唱段的基調(diào)是曉以大義,良言苦口。其中雖也間或指出陳世美的嚴重錯誤及其可怕后果,但總的說來,態(tài)度比較平和,措辭也不甚嚴厲。因此,這段唱比較含蓄。到后來陳世美依仗權(quán)勢,拒絕了包公的勸告。包公的感情激動憤怒起來,唱腔也隨之激烈鏗鏘。
《赤桑鎮(zhèn)》里包公的唱腔卻截然不同,戲中包拯年幼失去父母,由嫂子吳妙貞撫養(yǎng)成人。侄子包勉任蕭山縣令,貪贓枉法,包拯秉公將其鍘死。吳妙貞趕到赤桑鎮(zhèn),哭鬧不休,責備包拯忘恩負義。包拯婉言相勸,說明“未正人先正己一樣,責己寬責人嚴怎算得國家棟梁”的道理。嫂娘雖懂得“公而忘私方算得蓋世的忠良”,但失子之痛仍使她一時感情難以轉(zhuǎn)彎。當嫂子吳妙貞拋出終老靠養(yǎng)的“撒手锏”,包拯真情告白:“勸嫂娘休流淚你免悲傷,養(yǎng)老送終弟承擔,百年之后,弟就是你戴孝的兒郎。”一片誠心,蒼天可鑒。
包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此時的唱腔充滿了愧疚歉然和真情誠摯的韻味,讓觀眾可以感受到包拯內(nèi)心的糾結(jié)和痛苦,也讓嫂子吳妙貞體會到他的難處和良苦用心,以至戲末叔嫂得以和睦如初。
博采眾長,十凈九裘
當今的京劇舞臺上,但凡銅錘花臉大都宗法裘盛戎先生,正所謂“十凈九裘”。雖說一個行當,若某個流派太過一枝獨秀,可能引發(fā)流派單一、劇目單一的問題,但僅就一個流派而言,恰恰從側(cè)面反映出它的強大,生命力何其旺盛。裘派在凈行的興盛,和裘盛戎先生自然分不開,他創(chuàng)立裘派之前,博采眾長,吸收各家各派的優(yōu)點為己用,說得上推動了凈行的發(fā)展,可以說,他的裘派是適應新時代發(fā)展的。
裘盛戎的父親裘桂仙工銅錘,一度嗓敗,為名凈何桂山操琴,故深諳何派的唱法,再度登臺演出時乃根據(jù)自己的嗓音條件,予以變化,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何派唱腔方正堅實的特色,同時在表現(xiàn)人物的形與神方面也作了進一步的探索。裘盛戎自幼從父習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唱工深得父親裘桂仙的韻味,又間接地繼承了何桂山、金少山諸家銅錘花臉的唱法。又曾在青年時期與金少山同臺演出,頗受金的影響。于是結(jié)合自己的嗓音不夠?qū)挻蠛榱痢⒈且糁氐木唧w條件,擷取了金派唱法中軟硬鼻音兼用的特點,形成了比父親更為圓熟含蓄的唱法。表演方面則兼采郝、侯兩派之長,并借鑒于周信芳,豐富自己刻畫人物的手段,同時彌補自己身材瘦小的不利條件,在臉譜、腿裝和舞臺的調(diào)度上下功夫。
除了從本行當汲取營養(yǎng),裘先生還善于跨行當?shù)亟梃b。方旭說:“裘先生借鑒了老生的一些擻音,以及一些在聲腔轉(zhuǎn)換方面的技法。使花臉的唱腔、念白的感覺更加情感化,讓觀眾發(fā)現(xiàn),花臉并不是只會‘哇哇亂叫的臉譜化角色?!?/p>
掌握裘派的特點,學習裘派的思維
除了演唱上借鑒了老生的技巧,使唱腔更具特色外,裘派在其他諸多方面亦是特點獨具。就拿氣口來說,裘派的導板、散板、搖板一般用腹式呼吸;而像快板、流水則用胸腔呼吸比較多。裘派大段的唱腔余音繞梁,觀眾沉浸其中很難發(fā)覺演員換氣,這就叫作 “暗氣口”。方旭說:“老話講‘善歌者必先調(diào)氣,裘先生也說過,裘派最值錢的就是這氣口。氣口分明氣口和暗氣口:明氣口是我存心讓觀眾聽出來我這點在換氣;暗氣口是我換氣觀眾完全聽不出來,唱出來行云流水。裘派的唱,明氣口與暗氣口結(jié)合得十分巧妙,與戲里的劇情相得益彰,天衣無縫?!?/p>
裘派的韻白也跟隨劇中人物的不同而千差萬別?!冻嗌f?zhèn)》包拯的念白就比較委婉;《連環(huán)套》竇爾敦的念白則充滿了激烈的火藥味兒。再說裘派的做工,精細深沉,工架俏美大方,脆率灑脫,善于調(diào)動一切藝術(shù)手段,使粗獷豪壯的花臉風格增加了細致秀密的成分,開拓了凈行表演的新境界。方旭仍以《赤桑鎮(zhèn)》為例,他說表演包拯時,要特別穩(wěn)重,人物表演起來要有分量,臺上舉手投足都要很講究,寧可不做不能瞎做。試想包拯是中國古代數(shù)一數(shù)二的清官,是正義的化身,在臺上毛手毛腳怎么行?做工的表演除了要依據(jù)人物而定,其和劇中人物所處的環(huán)境也有關(guān)系。如《連環(huán)套》竇爾敦盜御馬這場戲,所處正是深夜,但京劇舞臺之上不可能把燈都關(guān)掉,這就需要飾演竇爾敦的演員,通過一系列的身段表演,表現(xiàn)出他在黑漆漆的深夜里,其表演難度之大、寫意程度之高可見一斑。
裘派的文戲有口皆碑,武戲也不甘下風?!恶橊R湖》的李佩、《取洛陽》的馬武、《蘆花蕩》的張飛等武戲表演都十分精彩。由此觀之,裘派是非常全面的藝術(shù),方旭把他們這些演員比作軍隊里的特種兵——飛機坦克開得,上陣拼刺刀也沒問題。
方旭說:“裘派有很多特點,我向老師學戲,繼承老師,不是繼承老師的條件,是繼承老師的藝術(shù)思維與創(chuàng)作思維。人與人之間的條件不盡相同,臨摹老師永遠不會完全一樣,所以我覺得要領(lǐng)悟的是老師的思維方式。老師為什么能把這個人物塑造得活靈活現(xiàn),我如何發(fā)揮自己的特點,也將人物塑造好。方旭總結(jié)道:“裘派特別強調(diào)‘技與‘藝的結(jié)合,我不能為了賣弄‘技,傷了藝術(shù)本身,我身上的一切‘技都是要為‘藝服務的?!狈叫褡詈笳f,裘派最美之處就是細膩,一切從人物出發(fā),用細膩的手法表現(xiàn)出性格鮮明的花臉人物。方旭非常熱愛裘派,他希望盡最大努力,將裘派藝術(shù)發(fā)揚光大。
(編輯·宋冰華)
ice705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