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有些人的文章,是要隔著幾十年的光陰,才能品味出它的好來。
胡蘭成的文字便是。此時讀他的文章,且不論他的品行、氣節(jié),只品他的文章和性情,仿佛觀賞和留戀半個世紀前的月亮,盈盈月光入懷。
他筆下描繪的夏夜:“這時有人吹橫笛,直吹得溪山月色與屋瓦變成笛聲,而笛聲亦即是溪山月色屋瓦,那嘹亮悠揚,把一切都打開了?!泵赖臇|西常常是令人稍稍不安的。他的文字清麗、空靈、靜氣流淌,仿佛水邊聽簫,簫聲貼著水面低回盤旋,蜿蜒而來,那一刻,山空人靜,水流花開。
他的文字可以和張愛玲的文字媲美,張愛玲的文字敏銳、凌厲、冷艷,有洞察世事的尖刻、練達。而他的文風灑然、流麗、爛漫,如春之原野遠遠望見一片盛開的桃花林,紅霞一般,采幾枝桃花抱在懷里,每一步行走都是喜悅、欣然,每一步行走都是春滿花枝。這讓我想起一句詩:詩意爛漫,只向桃花開二分。
世間凡是美好的東西,都是極其自然的。一花一葉,一草一木,對他皆是人世的風景。文字構筑的意境開闊、雅靜、古意橫流。猶如習武的高手,瀟灑自如、游刃有余。
他從紅塵過,不徘徊、不留戀、不傷感,風姿灑脫,隨緣自在。如臨波照影的白鷺,不沾染世間塵埃。佛家講,不著如風,他的人生何嘗這樣?雖然不執(zhí)著,不專情,但他與世間萬物,處處留情。一個風流才子,只為花草俊林,山川河流,詩詞雅章停留,卻不為世間任何女子停留。
有許多人都是沿著張愛玲的文字走進胡蘭成的。他評價張愛玲:“愛玲極艷。她卻又壯闊,尋常都是石破天驚?!笔堑?,張愛玲當然是石破天驚,因為中國幾百年才出一個張愛玲。
讀過胡蘭成的《今生今世》《山河歲月》《禪是一枝花》,只能說,張愛玲遇見胡蘭成何嘗不是一種幸運?
“觸目橫斜千萬朵,賞心只有兩三枝”,他是張愛玲的賞心之人,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遇見她,是臨水照花人,只有他懂得她的心,賞識她的才華。那一刻邂逅相遇,在光陰無涯的荒野,不遲不早,于千萬人中遇見最渴望的那個人,真是“既見君子,云胡不喜”。穿越孤獨的漫漫人生,她望著,盼著,來時的路都長滿了草,原來有一個他在這里等她,她怎能不萬分欣喜?
胡蘭成的文字里,花草、魚蟲、樹木、山河、歲月皆有悲憫情懷和一腔脈脈溫情在。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萬事萬物乃是一體,小事就是大事,無情乃為多情。他的人生觀即是活在當下,擁有即是永恒,千年也是一瞬間。而此刻,她在,愛在,深情在,執(zhí)手相看兩不厭。茫茫天地之間,精神世界的相遇相知便是圓滿。姻緣也好,離散也罷,邂逅她,已是上蒼的恩賜。
世人都將占有、糾纏、禁錮、廝守當作愛情,其實真正的愛情,如空氣一樣,滋養(yǎng)你的心肺與精神,它無處不在,又處處皆是。
簡靜的文字留在光陰深處,熠熠生輝。著名詩人柏樺曾說,現(xiàn)代文學里,胡蘭成獨得漢風之美,甚合我心。作家朱天文也說,我是從胡蘭成那里明白漢文章原來這樣的。是的,他的文字,傳承漢語之美,美在風骨里。
亂世里多少生離死別,悲歡離合,因為誰也做不了主,任憑命運的安排。樂府詩云:“來日大難,口燥唇干;今日相樂,皆當歡喜?!比酥挥械搅酥心辏艜靼?,我們與任何人的相遇相聚,可能都是一期一會;才漸漸懂得,珍惜眼前瞬間的歡愉。
有人說,世間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別重逢。茫茫人海,我們總會遇見和自己有緣的人??墒?,愛情都是寫在流水上的字。緣盡了,那些寫在水上的字,便隨著粼粼波光一一漂遠了,幻滅了。人世多少情緣,都是水流花謝兩無情啊。
情執(zhí)深重,就是人之苦難。鳥有一雙沉重的翅膀是飛不起來的,人也是一樣??墒?,人生山高水遠,她依然是枝上花朵、當空皓月、云端紫燕,他遠遠守望著,惦念著,生生世世。
不論光陰再流逝多少年,他再也遇不見另一個張愛玲了。
(編輯 張秀格 gegeprett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