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導演,代表作品《媳婦的美好時代》《雪狼》《即日啟程》《黎明之前》曾榮獲上海電視節(jié)白玉蘭獎最具實力導演、上海白玉蘭獎最佳電視劇銀獎
目前國內的電視劇市場良莠不齊,如何能營造一個好的創(chuàng)作氛圍,如果能在電視劇市場具有競爭力,從業(yè)者到底遇到什么樣的困難?就此問題,雜志對導演兼出品人劉江進行了采訪。
電視指南:現(xiàn)在好多海外引進劇,還有一些網(wǎng)絡劇,你認為對現(xiàn)在的電視劇市場有沖擊力嗎?
劉江:我覺得還好,畢竟文化有本土性的問題,國產的還是有一些文化認同感,觀眾看著更熟悉。海外引進的可能有一部分人喜歡,很難在大范圍的底層觀眾中引起注意,本土的電視劇還是占優(yōu)勢。咱們國家市場水平還是屬于在發(fā)展中,有一些國外的劇,對本土劇也有一些促進作用。
電視指南:現(xiàn)在電視劇播出量特別大,每年都會有一大批的電視劇開拍,作為導演和影視公司的老總,你覺得競爭力如何能得到提高?
劉江:首先要受觀眾的歡迎,競爭力主要做到劇好,方方面面的觀眾買賬才能有一個比較有力的競爭力的產生。
電視指南:現(xiàn)在好的電視劇并不是非常多,每年也就是幾部,風格題材也不一樣,要提高競爭力,從業(yè)人員要做到哪些東西,才能讓自己有這種競爭力?
劉江:我覺得,有一些參考,學習先進國家的先進技術可以部分的提高電視劇本身的競爭力,我說的技術不光是展現(xiàn)層面的,還有一個層面是電視劇本質的東西。多開闊眼界。
電視指南:你覺得現(xiàn)在電視劇的市場有沒有比較急需解決的問題?
劉江:確實存在一些問題,我個人認為,現(xiàn)在對于電視劇的評價體系非常的重要,如果一切看收視率,是一種市場化的態(tài)度,當然沒什么錯。但是,勢必會帶來很多“雷”劇,這個原因也是深層的,“雷”劇也是一種市場化的需求在里頭,是為了吸引觀眾,增加在電視臺的競爭力。但是,收視率高未必是好。問題比較復雜,現(xiàn)在國家一直在反對唯收視率論,其實本質上就是想提高電視劇質量。但是,現(xiàn)在電視臺還是在看收視率。
電視指南:收視率的評價體系可能也需要我們進一步的去探討。
劉江:對,收視率代表的是誰,可能一些文化層次低的觀眾是占大多數(shù)的。這樣就未必能代表先進文化。要從競爭力的角度來說,就是讓你的收視率高,收視率高又未必是好戲。
電視指南:如果有一個很好的評價體系是不是就可以糾正大眾的審美體系。
劉江:是的。如果,反對唯收視率,電視臺就不能拿收視率說事,否則的話,“雷”劇勢必要多產。
電視指南:現(xiàn)在的“雷”劇還是挺多的。
劉江:“雷”劇其實是適應市場化要求的,很多方面做的不夠專業(yè)。但是,他是為了取悅觀眾的,技術性做的不夠專業(yè),有些橋段為了追求眼球,不顧戲劇性,不顧真實性,節(jié)奏感各方面都不很好。
電視指南:改善這種狀況,需要做的還是很多的。
劉江:這是一個很兩難的事情,如果要提高質量,就必須反對唯收視論,要不就把收視率樣板戶的形態(tài)改變,現(xiàn)在是金字塔型的,絕大多數(shù)是文化水平比較低的,要收視率就必須得迎合他們。要做好一個電視劇,讓塔尖的人喜歡,底下的人也喜歡,這就很難??捎霾豢汕?,近幾年也就幾部。
電視指南:作為導演,如何在這當中生存?如何做自己有價值的事情?
劉江:我本身有一個影視公司,公司要生存,還得迎合市場,否則活不下去,現(xiàn)有的狀況,還得首先提高收視率。電視臺說收視率高才收,我必須要做收視率高的戲,我們公司做的《咱們結婚吧》,這個市場效果很好,搶的很厲害,這類題材能打通從塔尖到底層的。自己投資做戲你就必須研究市場。
電視指南:沒有更好的方式去做?
劉江:因為要做到從上到下的喜好統(tǒng)一,如果“樣板戶”的形態(tài)稍微有點調整,能在收視率高的基礎上形成統(tǒng)一的機會更大,可能會有更多高質量的戲出現(xiàn)。
電視指南:“樣板戶”如何調整才能做到這一點?
劉江:說白了,“樣板戶”旨在提高群眾的文化水平,口味提高。
電視指南:現(xiàn)在電視劇的成本非常高,演員酬勞也特別高,電視臺有的時候還選擇演員,面對這些限制,你是怎么協(xié)調的?
劉江:我們公司出品的作品,可能不具有代表性,像《我們結婚吧》是采用“高舉高打”的做法,就是我們的成本可能會很高,生活劇將近7000萬的成本,利潤也特別高,可能別的公司也不敢這么玩。
電視指南:那這是不是與你正好是投資人的身份有關?
劉江:如果有一定的品牌效應,肯定會有好的收視率。
電視指南:面對每年一大批的新從業(yè)人員,你有什么經(jīng)驗能教給他們?
劉江:提高專業(yè)性,向市場靠攏是沒錯的,這是大勢所趨,但是要提高專業(yè)水平,這樣避免在贏取市場同時,變成“雷”劇,因為“雷”劇還是有一些市場訴求在里面的,為了博收視率和觀眾的眼球,這是沒錯的,但是要做到合情合理,你的專業(yè)訴求要有標準,有一定的審美底線,這樣整體的行業(yè)水平也都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