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發(fā)模,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常務理事。1949年4月出生,貴州省綏陽人。15歲開始發(fā)表詩作。已出版詩集《呼聲》《偷來的正午》《魂嘯》《第三只眼睛》《李發(fā)模詩選》《李發(fā)模敘事詩選》《我思我在》《散談之吟》《呵嗬》《一望茫?!?,散文集《道盡又如何》《坦蕩人生》等詩文集,計三十余部,其詩作多次獲獎。許多作品被譯成多種語言,廣為流傳。
推薦語:
李發(fā)模先生在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之間保持平衡,在“情”與“文”之間保持平衡。即興的“歌”與古雅的“詩”輪流上演。穿行在“意”與“境”之間,探索著詩歌藝術(shù)的發(fā)展道路——境新意濃的抒情模式。
無鎖之鎖,無門之門,無有之有
之無與鎖與門與有之間
歲月的目光
歷史的背影
或風或雨或霧或云
一聲慨嘆
無中生有
有中忽無
朝朝暮暮、年年歲歲、恩怨愛憎
上鎖開鎖、開門關(guān)門、酸甜苦澀
時夢時醒
一笑去也
無影無蹤,一痕得意忘形
彼時
此刻
天堂不在,地獄無影,欲說還休
一滴淚光照滄桑
一
閃
流
熒
……
云之上,天之空,空之闊
之黑之暗之無之有
之有懸而旋之
之無空而茫之
無之無垠無界……
有之若即若離……
邈遠空蒙
幽曠神秘
誰能破曉,飛成紅日
日照耀眼無私
誰之閑淡,飄逸如云
白云難料陰晴人世
歲月悠悠
興亡更替
何為起始
何為休止
何為彼此
何為知之
云之上,天之空,空之闊
之上之空之闊之中
地球運轉(zhuǎn)古往今來
周而復始
似乎,像一團山嵐紫霧
美美地飄浮……
讓人心跳
恍惚
似乎與恍惚展開彩翅
鯤鵬
鸚鵡
似乎一億光年過去,恍惚
又一億光年
加速了人類好奇
有道一念之間,天上地下
步履難以抵達的遠處
祈求與追求
追神也獵狗
逐仙也野兔
夢欲破曉
醒又迷糊
似乎似閃電,引來雷雨
澆溉人間渴望
恍惚若神悟,號令膜拜
人啊!最好少些匍匐
人一出生便加入一場賽事
終點——墓地
這是一場活著的賽跑
烏龜
兔子
都戴著日月的緊箍咒
穿著歲月的跑鞋
一身煙火色
或八戒一樣偷著樂
或悟空一樣十萬八千里
或一本正經(jīng)如唐僧
或沙和尚一樣肩不離挑子
都在如來佛的掌上
在觀世音的指點下
升降得失
天空為鴿翅展翼
誰麻雀
誰鷹翅
誰又躲過衰老的槍口
墳墓,也許是人的掩體
這一代進去
下一代跟進
恩怨與情仇斷而不斷
食色與名利綿延逶迤
沿著冥冥之中的手勢
心上
掌上
輪番預習
贏了輸了,最終都是
一捧新泥
熱戀的鍋里,蒸著煮著煎炒著
世間男女
都是父母身上掉下來的肉
食色之雙筷夾起
你死我活
如醉如癡
山盟海誓
在時空眼中,人從黑暗到黑暗
從親生母體到大地母體
都在歲月的宴席之上
恩愛也好,吵鬧也罷
都是供傳宗接代品嘗
炎涼
滄桑
都源于熱戀那爐灶之火
七情六欲……
熱戀之熱,燉熟幾多知己
啃不動嚼不碎的骨質(zhì)
留給詩詞歌賦
再清蒸爆炒,喂給后世
一種神秘捂住一個答案
一捂就是十億光年
我追問那答案,神秘回答
是一回眸
或一瞥
世間索取一如榨油機
想榨那神秘滋潤自己
而那答案,野兔一樣
一閃
成了索取的血光
刀的鋒利
有人說那神秘,在人心之上
答案早已熟知人世
只是各自的欲望
越來越大……
吞了養(yǎng)活自己的星球
兩眼,又盯著外星系
誰都明白,神秘原是簡易
于日用之中
那答案,是實實在在的愛
或是一畝稻田,一粒鳥啼
一聲珍惜
誰知功利之風一如沙塵暴
正道迷失
世人近視
夜晚在飛瀑旁失眠
濕潤的瀑聲
是一床醒悟
聽山的步履水的奔突
想象抵達
從一滴鹽味的淚
到四海五湖
學會傾聽,且于傾聽中
感悟人生經(jīng)歷的旅途
鳥劃弧線
蟹行橫步
陰晴切割的升降
亂石濺飛的水霧
失眠,也是一種財富
聽見了么,人與自然的歷程
浮世與飛瀑
在悟者心上,大同小異而已
興替之步履
山重水復
21世紀是21個包子
包皮,從手工到機制
肉餡,從原生態(tài)到添加劑
一個國家一個碗
競爭與制裁是筷子
21世紀是21個男女
21張臉皮包各自心事
時空之甑,蒸著全球一體化
發(fā)展與和平,在報刊和熒光屏的臉面上
談判的火藥味
在強弱中化湯,漂浮著的
全是各自利益
從“1”到21世紀
時空包著的這個地球
累了
病了
眾多的腹部似隆起的包子
一些嘴皮包著不滿
一些肉餡餿了還冒充正義
21世紀,在金融風暴的蒸鍋里
國與國都把地球當包子
至于明天與未來
管他“三七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