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治蘭 蘇貴強
關鍵詞:內服;放血;撥罐;帶狀皰疹
中圖分類號:R75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3)06-0084-01
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癥性皮膚病,其主要特點為簇集水泡,沿一側周圍神經作群集帶狀分布,伴有明顯神經痛。帶狀皰疹及皰疹后遺神經痛(PHN)是一種頑固性慢性疼痛綜合癥,常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近年來筆者采用內服、放血、撥罐治療帶狀皰疹,療效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60例患者中,男12例,女48例;年齡最小35歲,最大70歲;病程最短3 d,最長6 a。
1.2 診斷標準 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蛇串瘡診斷標準:(1)皮損多為綠豆大小的水皰,簇集成群。皰壁較緊張,基底色紅,常單側分布,排例成帶狀。嚴重者,可表現(xiàn)為出血性,或可見壞疽性損害。皮損發(fā)于頭面部者,病性往往較重。(2)皮疹出現(xiàn)前,常用先有皮膚刺痛或灼熱感,可伴有周身輕度不適、發(fā)熱。(3)自覺疼痛明顯,可有難以忍受的劇痛或皮疹消退后遺疼痛。
2 治療方法
2.1 皰疹期 予中藥:黃芩15 g,澤瀉15 g,木通 10 g,龍膽草15 g,梔子15 g,柴胡15 g,當歸15 g,赤芍15 g,白術15 g,滑石20 g,薏苡仁20 g,黃連10 g,陳皮15 g,大黃5 g,甘草10 g,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1周為1個療程。
2.2 后遺神經痛期 予撥罐、放血:在其痂皮脫落后的皮損部位,消毒皮膚,拔火罐,留罐10 min,梅花針扣刺出血,再拔罐5 min,吸出血塊和黃水,清理后,嚴格消毒皮膚。1周放血1~2次,10次為1療程。
3 治療結果
3.1 療效標準 參考《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制定,治愈:皮疹消退,臨床體征消失,無疼痛后遺癥。好轉:皮疹消退約30%,疼痛明顯減輕。未愈:皮疹消退不足30%,仍有疼痛。
3.2 治療結果 60例經1個療程治療后,治愈42例;顯效17例;無效1例??傆行?8%。
4 體會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皰疹疾病,沿神經支配的皮膚區(qū)出現(xiàn)帶狀排列的成簇皰疹,伴隨神經痛。中醫(yī)稱此病為“纏腰火丹”、“蛇串瘡”、“火帶瘡”。因其皮損是紅斑,水皰呈帶狀排列故名之。本病與肝、肺、脾病變,外感濕熱邪毒有關。因情志內傷,肝氣郁結,久而化火妄動,以致心肝之火外炎,蘊積肌膚而發(fā);再兼感受濕熱邪毒而本??;毒熱蘊于血分則發(fā)為紅赤斑片,濕熱壅阻肌膚則起黃白水皰,濕熱阻滯經絡不通則痛。其治當以瀉肝膽實火,清下焦?jié)駸幔韪卫須?,舒筋活絡,活血化瘀止痛。方中龍膽草瀉肝膽實火,為主藥,黃芩、黃連、梔子苦寒瀉火為臣藥,澤瀉、木通、滑石、薏苡仁清熱利濕;大黃瀉下實熱;當歸、赤芍活血養(yǎng)血;柴胡、白術、陳皮疏肝理氣健脾共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梅花針放血及撥罐是傳統(tǒng)中醫(yī)外治法之一。通過針刺放血及撥罐,使壅滯于肌膚之濕熱毒邪得解,起到直接治療作用。內外結合,標本兼顧,大大提高了帶狀皰疹的治療效果。
(收稿日期:2013-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