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國輝 章小旺
摘 要:袋裝砂拋填補坡主要應用于航道整治工程中的護底施工,在長江-30 m以上深水條件下拋填袋裝砂補坡施工國內尚無成熟的施工工藝,該文通過論述袋裝砂拋填補坡施工工藝在長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護底工程中的應用,重點闡述深水條件下袋裝砂拋填補坡施工工藝以及質量控制,為以后深水條件下補坡施工提供參考。
關鍵詞:深水航道 袋裝砂拋填 補坡
中圖分類號:U6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3)02(c)-0-03
長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一期工程整治建筑物工程,位于長江太倉至南通間的通州沙和白茆沙水道。
根據(jù)工程工前測量結果顯示,長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狼山沙左緣沖刷嚴重,并形成-30 m以上沖刷深坑,沖深坑帶來的主要問題是深坑邊坡坡度陡于1∶3,不滿足設計圖紙要求的鋪排坡度緩于1∶3要求,需進行補坡處理,即采用拋填袋裝砂進行補坡。拋填砂袋分為4 m×6 m和2.8 m×2.8 m兩種規(guī)格,其中4 m×6 m規(guī)格砂袋用于大面積粗拋,2.8 m×2.8 m規(guī)格砂袋用于局部精拋和補拋,兩種砂袋沖灌厚度均按50 cm考慮(圖1、圖2)。
1 工程施工特點
(1)本工程施工區(qū)域原泥面主要為粉細砂,且袋裝砂直接拋填在原泥面上,所以袋裝砂在拋填過程中會引起水流變化,造成原泥面新的沖刷,加劇邊坡變化,因此袋裝砂在拋填過程中需不斷測量斷面,觀測河勢變化,以指導現(xiàn)場施工。
(2)施工區(qū)域受長江徑流和潮汐共同影響,流速較大,袋裝砂拋填過程中漂移距離較大,拋填精度較難控制,因此在袋裝砂拋填過程中需不斷測量砂袋漂移距離,以指導施工船定位,保證袋裝砂落點位置準確。
2 袋裝砂拋填施工工藝
2.1 施工流程
如圖3所示。
2.2 袋裝砂拋填施工要點
⑴水深測量
對施工區(qū)域進行工前水深測量,形成斷面圖(10 m一個斷面),分析需要補坡的區(qū)域。
⑵施工船定位
袋裝砂拋填施工采用常規(guī)鋪排船,利用鋪排船滑板進行袋裝砂的拋填。
就位:根據(jù)潛水探摸及水深斷面圖所繪制的沖刷溝平面位置定位,施工船就位采取平行于軸線定位,斷面方向上垂直于軸線移船、里程方向上沿軸線方向移船,從深水區(qū)向淺水區(qū)進行袋裝砂拋填施工。
定位:通過水深斷面圖(斷面間距為10 m),計算拋填的層數(shù)(每層按50 cm考慮)、每層排列個數(shù)和充砂袋排列組合方式,控制拋填工程量。將拋填區(qū)域按縱斷面6 m、橫斷面4 m間隔繪制網(wǎng)格,形成DXF文件導入GPS移動臺電子手簿,施工時根據(jù)袋裝砂漂移距離控制施工船定位位置。隨時根據(jù)坡度斷面尺寸搭配不同長度的砂袋與層數(shù),以拋出1∶3設計要求坡比。
⑶充灌砂袋
施工船定位完成后,砂袋在滑板上一字排開,然后同時充灌。充灌時應注意及時排水,使砂袋的充盈率達到80%時停止沖灌。充滿后系好檢測繩,以便用GPS檢測砂袋的漂移距離。
⑷沉放充砂袋
在松放滑板前,再次確認施工船定位情況,無誤后準備拋填。當系在砂袋上的檢測繩無變化時,用GPS測量檢測繩,測量完畢后計算并記錄好砂袋漂移距離,根據(jù)砂袋漂移距離調整施工船位置,確保砂袋落在拋填區(qū)域,減少砂袋流失,拋填過程中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根據(jù)斷面圖所作的拋填輪廓線,進行深坑區(qū)域的拋填,控制砂袋的落點集中在深坑區(qū)域,拋填厚度5~6 m。
第二階段:選擇水流較緩時段進行1:3坡度的成型拋填,根據(jù)流向,確定拋填走向,拋填中加密測量標高檢驗成型情況。
第三階段:根據(jù)加密測量的結果,對缺失砂袋的區(qū)域或坡度較陡部位進行精拋。
3 袋裝砂拋填質量控制
3.1 充填砂質量
充填砂質量必須滿足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的技術指標,充填砂采用級配良好的砂料,粒徑大于0.075 mm的顆粒含量不小于75%,含泥量不得超過5%,無雜物和有機質混入。
3.2 砂袋加工質量
砂袋充灌施工前,對砂袋的加工質量進行檢查。檢查土工織物的品種、規(guī)格及拼縫連接方法、縫制質量是否符合要求,土工織物不應有破損。
3.3 拋填砂袋尺寸的選用
根據(jù)現(xiàn)場袋裝砂拋填施工可以看出:砂袋越大,漂移距離越小,砂袋越小,漂移距離越大,但過大的砂袋在滑落過程中受水流力作用,容易發(fā)生扭斷現(xiàn)象,破損率較高,因此施工時選用4 m×6 m和2.8 m×2.8 m兩種規(guī)格砂袋。
3.4 拋填時間的選擇
根據(jù)對現(xiàn)場流速和流向的觀察,漲潮一小時后到高平潮后一小時區(qū)間內流速較小,是拋砂效率最高的時段,在該時間段內進行精拋、補拋;高平潮后一小時到漲潮后一小時區(qū)間內水流較急,砂袋漂移量較大,不適宜精拋,該時間段只能進行大面積粗拋施工。在急落流時段深水拋砂暫停,避免砂袋流失。袋裝砂拋填過程中應根據(jù)水流、水位以及流向變化,適當調整施工船位置來修正偏移距離,確保袋裝砂拋填位置準確。
3.5 拋填過程中質量控制
⑴袋裝砂拋填過程中斷面測量控制:
由于袋裝砂直接拋填于原泥面上,在袋裝砂拋填過程中會引起河勢新的變化,所以在袋裝砂拋填過程中不斷加強斷面測量尤為重要。袋裝砂拋填測量采前、中、后三個階段同一斷面比較法,比較同一斷面地形變化,確定砂袋裝砂填效果。
拋填施工前,對準備拋填袋裝砂的施工區(qū)域進行工前水深測量,形成水深斷面圖(10 m一個斷面)。
拋填過程中,測量人員對拋填區(qū)域進行斷面測量,同時用旁掃聲納配合檢測,查看砂袋的破損以及堆疊情況,指導下一步拋填。
根據(jù)拋填后測量斷面,分析是否符合設計1:3坡度趨勢及拋填平整度。雖有些滿足坡度要求,但平整度不符合,會增加軟體排鋪設收縮,仍需補拋找平,直至滿足鋪排施工要求。
經(jīng)斷面測量發(fā)現(xiàn),袋裝砂拋填過程中引起河勢新的變化,出現(xiàn)原坡面坡肩沖刷后退現(xiàn)象,拋填后符合設計要求緩于1:3坡度是由袋裝砂拋填與原坡面坡肩沖刷后退共同形成的,因此拋填過程中加強斷面測量,掌握河勢與原泥面變化十分重要。
測量儀器:
斷面測量使用 odom hydrotrac測深儀、Hypack軟件測量處理斷面數(shù)據(jù),同時使用Klein 3900型聲納系統(tǒng)配合檢測砂袋水下分布以及堆疊情況。
odom hydrotrac測深儀、Hypack軟件主要應用于水深斷面測量,能夠提供高質量的定位和測深數(shù)據(jù)。
Klein 3900型聲納系統(tǒng)在一個高分辨率的顯示器上顯示聲納數(shù)據(jù),能夠提供精確的水下圖像。
⑵袋裝砂拋填過程中漂移距離控制:
袋裝砂拋填前,需對現(xiàn)場流向與流速進行觀察,掌握流向與流速變化規(guī)律。根據(jù)流向與流速變化規(guī)律,指導施工船定位,預留出袋裝砂漂移距離。同時在拋填過程中,不斷測量袋裝砂在不同流速下的漂移距離,不斷調整施工船位置,保證袋裝砂落點位置準確,減少流失。
4 結語
袋裝砂拋填補坡施工工藝在長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整治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但由于深水拋填袋裝砂補坡施工條件復雜、影響因素較多,還有待于進一步分析和研究其施工過程中的關鍵技術和控制手段,以不斷改進施工工藝,更好地適應工程建設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JTJ312—2003航道整治工程技術規(guī)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