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仲夷
摘 要:近年來,通過對運維操作站的了解,各個運維操作站的地域、環(huán)境、電壓等級、設備等大相徑庭,但變電運行的方式還是有章可循的。現(xiàn)就運維操作站變電運行的安全管理、設備檢修及故障排除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變電運行;安全管理;設備檢修;故障排除
1 運維操作站變電運行的安全管理
1.1 強化運維操作站變電運行人員的專業(yè)素質
由于運維操作站管轄的變電站較多,變電運行人員應對運維操作站所管轄各站的運行方式、設備、事故處理等要有充分了解。根據(jù)變電運行實際工作的經(jīng)驗,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應以個人主動提高為主,單位組織培訓為輔,分層次、結合實際來進行。同時,教育和引導運行人員學會善于總結、善于吸取教訓、加強個人修養(yǎng)。變電運行人員要認真貫徹運維操作站的運行管理制度,提高變電運行管理技術水平,熟練掌握處理各種電氣事故的能力,縮短處理事故的時間,并確保變電設備安全運行,認真執(zhí)行各種規(guī)程制度,控制工作中的危險點,避免事故的發(fā)生。
1.2 落實規(guī)章制度和安全生產(chǎn)責任
應加強對運維操作站變電運行人員的思想培訓教育,用安全宣傳欄、安全標語、事故教育錄像、事故快報、安全簡報等手段和安全活動、安全形勢分析討論會、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形式進行安全教育,增強運行人員的安全生產(chǎn)意識;同時,要建立健全安全生產(chǎn)責任制和獎罰機制,安全責任落實到位,通過量化、細化,使各項工作都具備較強的可操作性。指標分解到人,責任落實到人,使每個崗位都有一套完備的責任制和獎罰細則,有理可依,有章可循,違章必究,從而激發(fā)運行人員安全工作責任心。
1.3 完善技術培訓管理
提高組織培訓強度,加強員工技術培訓,定期開展專題技術講座和規(guī)程學習;如條件允許,可以PPT形式制作所轄各站的一、二次設備可視化規(guī)程,以圖文形式對各設備進行說明;新接收變電站、新設備投入運行前,運維操作站變電運行人員應到現(xiàn)場進行培訓;使變電運行人員熟練掌握職責范圍內的設備現(xiàn)場布置、系統(tǒng)連接、結構原理、性能作用、操作程序,并具備設備的簡單維護、保養(yǎng)能力;同時積極開展事故預想、反事故演習與技術問答,提高運行人員的事故處理應變能力和自我防護能力。
2 設備檢修是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
2.1 驗電
在電氣設備或線路停電后,在裝設接地線之前必須進行驗電,通過驗電可以明顯地驗證停電設備是否確實已無電壓,以防止發(fā)生帶電裝設地線或帶電合接地刀閘或誤入帶電間隔等惡性事故發(fā)生,驗電時應在檢修設備進出線處兩側各相應分別驗電。高壓驗電時必須戴絕緣手套。線路上的帶電顯示裝置一般都裝有防誤裝置驗電碼,合上線路側接地刀閘前還應對此驗電碼進行驗電過碼。
2.2 裝設接地線(合接地隔離開關)
(1)裝設接地線的目的:為了防止工作地點突然來電;可以消除停電設備或線路上的靜電感應電壓和泄放停電設備上的剩余電荷,保證工作人員在設備上工作時的人身安全;接地線應設置在停電設備由可能來電的部位和可能產(chǎn)生感應電壓的部分,合上哪把接地隔離開關還要對應于現(xiàn)場檢修設備。
(2)裝設接地線的方法:裝拆接地線均應使用絕緣棒或戴絕緣手套。裝設接地線應由兩人進行,用接地隔離開關接地也必須有監(jiān)護人在場;裝設接地線必須先接接地端,再接導體端,連接接觸要良好。拆接地線順序則與此相反。
(3)懸掛標示牌和裝設遮攔
為了防止工作人員誤合斷路器及隔離開關而造成事故,在一經(jīng)合閘即可送電到工作地點的斷路器和隔離開關的操作把手上,均應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標示牌;若線路有人工作,應在線路斷路器和隔離開關的操作把手上,均應懸掛“禁止合閘,線路有人工作!”的標示牌;對由于設備原因,接地刀閘與檢修設備之間連有斷路器,在接地刀閘和斷路器合上后,在斷路器操作把手上,應懸掛“禁止分閘!”的標示牌;在部分停電設備上工作時與未停電設備之間小于規(guī)定的安全距離者,應裝設臨時遮攔,在臨時遮攔上應懸掛“止步,高壓危險”的標示牌;在工作地點處懸掛“在此工作”的標示牌;在工作人員上下用的鐵架或梯子上,應懸掛“從此上下”的標示牌;在臨近其他可能誤登的架構上,應懸掛“禁止攀登,高壓危險”的標示牌。
3 跳閘故障
3.1 線路跳閘
線路跳閘后,應檢查保護動作情況,記錄并復歸信號;檢查故障線路檢查范圍從線路CT至線路出口。若沒有異常再重點檢查跳閘開關,檢查開關位置指示器;如開關為電磁機構,還要檢查開關動力保險接觸是否良好,如為彈簧機構要檢查彈簧儲能是否正常,如為液壓機構要檢查壓力是否正常。重合閘有投入但未動作的,要檢查一下是否有大電流閉鎖重合閘。檢查完畢后將有關跳閘信號及檢查結果匯報上級調度部門,并等候上級調度部門的操作命令。
3.2 主變低壓側開關跳閘
主變低壓開關跳閘有三種情況:母線故障、越級跳閘(保護拒動和開關拒動)、開關誤動。具體是哪一種情況要通過對二次側和一次設備檢查來分析判斷。當主變(一般為三圈變)低壓側過流保護動作,可通過檢查保護動作情況和對站內設備的檢查進行初步的判斷。檢查保護時,不僅要檢查主變的保護還要檢查線路的保護。
(1)只有主變低壓側過流保護動作。首先,應排除主變低壓側開關誤動故障。那么,到底是母線故障還是線路故障因保護拒越級呢?要通過對設備的檢查進行判斷。
a.檢查二次設備時,重點檢查所有設備的保護壓板是否有漏投的;檢查線路開關操作直流保險是否有熔斷的。檢查一次設備,重點檢查所內的主變低壓側過流保護區(qū),即從主變低壓側主CT至母線,至所有母線連接的設備,再至線路出口。
b.主變低壓側過流保護動作同時伴有線路保護動作。主變保護和線路保護同時動作,線路開關又沒有跳閘,通常斷定是線路故障。因此,在巡視設備時,除對故障線路CT至線路出口重點檢查外,還要對線路進行檢查。只有確認主變低壓側CT至線路CT無異常,方可判斷為線路故障開關拒動。開關拒動故障的處理較為簡單,隔離故障點拉開拒動開關的兩側刀閘(手車開關應拉至試驗位置),恢復其他設備送電。故障開關要等候檢修人員來進行處理。
c.無保護動作信號。若開關跳閘無保護動作信號,須檢查故障設備是因保護動作而沒發(fā)信號。還是因直流發(fā)生兩點接地使開關跳閘,或者是開關自由脫扣。
(2)主變三側開關跳閘。主變三側開關跳閘原因:
a.主變內部故障;b.主變差動區(qū)故障;c.主變中、低壓側母線故障因主變故障側開關拒動或低壓側過流保護拒動而造成越級;d.主變低壓側母線所連接線路發(fā)生故障,因本線路保護拒動或是保護動作而開關拒動,同時主變低壓側過流保護拒動或是主開關拒動造成二級越級。具體故障原因應通過對保護掉牌和一次設備進行檢查來分析判斷。
①瓦斯保護動作
如果是瓦斯保護動作,可以斷定是變壓器內部發(fā)生故障或二次回路故障,重點檢查變壓器本身有無著火、變形;檢查壓力釋放閥是否動作、噴油;檢查呼吸器是否噴油;檢查二次回路有無短路、接地等。
②差動保護動作
如果是差動保護動作,一次設備的檢查范圍為主變三側主CT間(差動區(qū)),包括主變壓器。差動保護能反映主變內部線圈匝間、相間短路(如果是內部故障,還常伴有輕瓦斯或重瓦斯保護動作),因此,當差動保護動作后,應對主變做細致檢查,包括油色、油位、瓦斯繼電器、套管等。如果瓦斯繼電器內有氣體還要取氣,根據(jù)氣體的顏色及可燃性判斷故障性質;如果檢查結果是主變和差動區(qū)都無異常,可以判斷為保護誤動。
4 結語
運維操作站變電運行中出現(xiàn)的安全問題、設備檢修和故障排除應嚴格按照程序,找出原因,采取措施,防止類似事故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