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于義
琦君一生都在書一寫自己的母親,留下了很多關(guān)于母親的散文,她對母親的感情,宛如涓涓細流,讓人慢慢地于點滴清涼之中被悄悄感染,從而得到心靈的安寧。誠如白先勇所言:“琦君最感人的作品,都與母親有關(guān)。”她把對母親的縷縷情思凝于筆端,濃烈真摯的情感,質(zhì)樸平實的文風(fēng),清麗雅潔的筆調(diào),于平淡中見深沉。
初讀這篇文章,就被文中那質(zhì)樸自然、深沉純真的母女感情所打動。這篇文章以母親的一塊金手表為線索展開敘事,金手表是已故的父親送給母親的,情意深重,它的意義不在于會報時,而是母親對年輕時美好生活的一種回憶,是對父親的深深思念?!拔摇痹谕庾x書時,母親為了不讓“我”讀書分心,隱瞞自己得了不治之癥的病情。當(dāng)“我”千里迢迢帶著要送給母親禮物的喜悅回到家中,卻得知母親已過世的消息?!拔摇痹僖惨姴坏侥赣H開心的笑容,再也摸不到母親溫暖而長滿厚繭的雙手了。那份疼惜從心底涌上眉頭,那娓娓道來的文字也種在了心間。
這不由得讓筆者感嘆:盡孝須趁早,莫待親已老。
琦君在文中寫道:“這份錐心的懺悔,實在是百身莫贖。我是不該在兵荒馬亂中離開衰病的母親遠去上海念書的。她掛念我,卻不愿我知道她的病情。慈母之愛,昊天罔極。幾十年來,我只能努力好好做人,但又何能報答親恩于萬一呢?”讓人讀之不禁熱淚盈眶,感動又酸楚。
并不華麗的文字卻字字珠璣,讀來清淺自然,卻是一字也增刪不得。就像琦君曾說的那樣:每寫完一篇文章,一定逐句閱讀,如刪一字讀得通則一定刪。
琦君的這篇文章,并無復(fù)雜的結(jié)構(gòu),也沒有什么波瀾起伏的情節(jié),文章是在濃濃的情感中自然鋪陳,血脈親情和對母親的懷念讓我們久久不能釋懷。琦君自己曾說到“情之所至,意之所極,然后發(fā)為文章”。她在用心靈寫她的母親,講述發(fā)生在身邊的瑣事:“它是我們?nèi)遄钇恋氖直?。左鄰右舍、親戚朋友到我家來,聽說父親給母親帶回一只金手表,都要看一下開開眼界?!本褪沁@些不經(jīng)意的小事,把廣博、深厚的愛意表達得那么溫和沉靜。琦君的文章雖精簡,但富于人生哲理,琦君的文字雖樸實,卻令人讀了之后一再回味。她在文中寫道:“我忽然省悟:徒悲無益,這絕不是母親隱瞞自己的病情、讓我專心完成學(xué)業(yè)的深意。我必須振作起來,穩(wěn)步向前走。”這份真摯、深沉、執(zhí)著與熱烈的情感往往能引發(fā)讀者深深的思考,也構(gòu)成了琦君散文抒情美的基本特征。
琦君的文筆淡雅,總能觸動筆者心底那根柔弱的弦。讀琦君的文字,可以讓你靜下心來,放慢腳步,跟著她走進感恩的氛圍里,如同一曲很薄很淡的清商曲辭,越過滄桑,看見溫暖的冬日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