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萬里
新課改下如何優(yōu)化思想品德課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擺在所有思想政治教師面前的一項復雜而又艱巨的任務。根據(jù)思想政治課的學科特點和自己二十多年教學實踐,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索和思考。
一、改變傳統(tǒng)教法,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教學工作是教與學的有機統(tǒng)一,其中教是為了達到“不教”而能學的目的。教師只有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需要、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使學生的知、情、意、行得到和諧統(tǒng)一,才能使學生的學習潛能得以有效挖掘,學習積極性得以充分發(fā)揮。為此,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讓學生“動”起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指導自學。學生自學,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和前提。自學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步驟地進行,以增強學生自學的目的性和實效性。自學前,教師給出自學的提綱,讓學生抓住知識點靠船下篙,突出重點,明確學生自學思考的方向,并巡回輔導,啟發(fā)思考,留心觀察,廣泛答疑,并有重點地輔導上課喜歡走神的學生。在學生自學時,教師應盡量不大聲插話,以免打斷學生的思路,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對所學知識進行比較、概括。教師可以用恰當?shù)奶崾?,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使他們于“無疑”處生“疑難”,產(chǎn)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維向新的廣度和深度發(fā)展。當然,教師的“提示”要提得明白準確,既有一定的難度,又能使學生感興趣。
2.鼓勵發(fā)言。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對學習中的問題敢于陳述己見,展開討論,以開拓思路,活躍氣氛。實際上,學生準備發(fā)言的過程,也就是思考、理解教材知識的過程。教師要善于抓住教材中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問題點”,及時組織討論。并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所學所感,提出問題,小組間相互交流討論,這樣既能提高學生思維的廣度和寬度,又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科學總結。在學生自學時,老師已經(jīng)給出學生自學的提綱,當通過師生討論、生生探究、小組交流、同桌分享等環(huán)節(jié)后,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就有了一定的理解。這時教師通過鼓勵學生做學習筆記、編制試題、自主解答,加深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理解,當時間不足時,盡量讓同桌學生相互提問,培養(yǎng)其語言表達能力。我經(jīng)常根據(jù)教材,要求學生自己編寫試題,并把課堂總結粘貼在教材相應的位置,這些資料的收集和整理便于今后的復習和鞏固,同時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聯(lián)系生活實際,突出教材的實效性
思想品德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雖然其中的概念和原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點,學生直接理解有一定的困難,但只要結合生活實際,讓理論回到學生身邊的事實中,這樣學生就能通過對具體、形象、生動的感性材料的感悟,正確理解和準確把握理論所涵蓋的內(nèi)容?,F(xiàn)行的教材設置有情景、探究、討論、體驗、反思、分享、交流、實踐等欄目,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恰當?shù)芈?lián)系實際,增強教學內(nèi)容的實踐性,提高思想品德課的實效性。其主要途徑有:在課堂教學中將課本知識與課外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觀察、分析時事;還要帶領學生邁出校門、走上社會,觀察社會、了解社會。如鼓勵學生平時堅持收看《新聞聯(lián)播》,瀏覽報紙雜志,從關心國內(nèi)外大事及發(fā)生在身邊的大小事情入手,將自己聽到的、看到的、觀察分析到的社會現(xiàn)象和教材上學到的知識結合起來,進行分析討論,真正達到“學用并行”、“學以致用”的目的。又如學習八年級第一單元“相親相愛一家人”時,在調(diào)查學生實際的基礎上,就“如何孝敬父母”可布置學生“給父母洗一次腳剪一次指甲”的課外作業(yè),然后寫出自己的書面感受并回收作業(yè)。教師在總結點評之后要進一步要求學生制訂一份孝敬父母的詳細計劃并付諸行動。同時教師還必須及時地、經(jīng)常地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建立朋友關系,通過單獨談話走進學生心田,以了解實情,增進情感。這樣,學習課本知識與課外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可收到意想不到的德育奇效。
三、優(yōu)化課堂氛圍,突出教學的趣味性
思想品德課本身抽象性、教育性很強,為了避免讓學生在課堂上產(chǎn)生空洞感、枯燥感,教師在教學中更要講究授課的趣味性。
1.概念原理簡明化。教師講授理論觀點時,應該多使用有趣的例證,把復雜的原理力爭簡易化,這樣既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又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使得理論觀點的分析過程變得簡明扼要。漢語中的許多成語、典故、格言、詩詞名句,現(xiàn)實生活中的許多鮮活的事例,都包含精深的道理,具有極強的說服力。
2.語言表達幽默化。教師在講授概念、闡述理論觀點時,語言表達切忌平鋪直敘、空洞說教,而應詼諧幽默、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生動形象。為此,教師在課余要經(jīng)常閱讀幽默大師和演講名家的傳記,學習同行名師的成功做法,苦練口才功,平時與他人交談力爭簡明扼要,不要啰唆。教師還可借助多媒體等,選擇幽默故事和漫畫圖片等內(nèi)容寓教于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教學觀點。
3.教學形式多樣化。“教無定法,教貴有法”,課堂教學方式要由教學內(nèi)容決定。對于概念性、理論性較強的學習內(nèi)容,教師要在引導學生閱讀理解、討論質(zhì)疑的基礎上答疑解惑,講解法比較適宜;對于實踐性較強的內(nèi)容,教師的主要角色是當好組織者和引導者,以學生自學感悟、討論交流師生共同總結為主。有時還可靈活組合采用演講法、自學法、練習法等各種方法。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學生的興趣,教師可恰當使用多媒體等,努力創(chuàng)設情境,鼓勵和引導學生主動獲得知識,自己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總之,新課程改革是一次復雜而又艱辛的探索過程,一線教師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肯定會遇到諸多問題,這就要求我們思想政治老師在平常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深入學習新教育理念,并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大膽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不斷總結經(jīng)驗教訓,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只有這樣才能使思想品德課的德育和智育功能“比翼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