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能又稱為“核能”,可能很多人會談核色變,其實核能不僅僅是為了制造原子彈、氫彈等核武器,還被和平的利用到了我們生活中,比如核電廠,而原子能技術在醫(yī)學中的應用成為了現代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為更多的生命帶來了福音。
原子能技術應用到醫(yī)學上,叫做“原子醫(yī)學”。利用原子能戰(zhàn)勝疾病已成為現代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原子能診斷技術
大家知道,疾病愈是早發(fā)現、早確診、早治療愈好。原子能的應用為疾病的診斷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利用示蹤原子,可以不損傷生命機體,在不干擾正常生命活動下進行放射性探測。研究示蹤原子在機體內分解、吸收、分布、循環(huán)及排泄等生理過程、化學變化,了解物質代謝規(guī)律,這種方法的準確度,超過化學分析中最精密的光譜分析法的一千萬倍。
對肝、腎、腦、心、肺、胰、骨、腎上腺等臟器進行放射性顯影,已廣泛應用于臨床診斷。肝的放射性掃描已成為診斷肝癌的重要手段。
口服一定量放射性60鈷標記的維生素B12,測量尿的放射性,如果低于正常值,就可較準確的定為是缺乏維生素B12所引起的惡性貧血癥。應用放射性元素診斷最多的是測定甲狀腺的機能。正??诜派湫?31碘以后,131碘很快就積聚在甲狀腺內,24小時達到最高峰,達口服量的30%,另外10%分布于其他部位,60%由尿排出。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病人,131碘聚積較快,高峰出現較早,甲狀腺內131碘聚積量達70%左右,尿中131碘降到20%以下。甲狀腺機能減退病人,131碘聚積較慢、較少,只在10%以下,而尿中排出的131碘量增大。
利用代謝更新的原理進行腫瘤定位:惡性腫瘤代謝快,尤其是核酸代謝較正常細胞快。32磷是核酸代謝所需要的成分,因此口服或注入32磷,觀察其代謝速度,可鑒別是否是惡性乳腺腫瘤。另外,對患腦瘤病人,口服放射性131碘,隔一定時間在頭兩側進行放射性探測,如果一側放射性超過另一側25%以上,即有癌腫可疑。
注入人體放射性24鈉,可以測定血液循環(huán)時間,血流狀況,用來診斷血管病。
在鋇餐中加入131碘標記的脂肪,可研究胰腺功能。慢性胰腺炎時,脂肪吸收較少,大便排出131碘的量增高。用131碘標記的四碘螢光素,可用來測定肝臟功能,探測肝癌的部位。
另外,六十年代發(fā)展起來的一項新的超微量分析技術——放射免疫分析法,已成為基礎醫(yī)學、現代分子生物學,分子藥理和臨床醫(yī)學研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它的特點是專一性強、靈敏度和精確度高、樣品用量少、易于標準化。已經廣泛應用于診斷內分泌疾病、肝癌及心血管等疾病。
原子能治療技術
放射性同位素所放出的三種射線對機體的細胞都是有破壞作用的,對增生、代謝越快的細胞,破壞性越大。腫瘤細胞增生、代謝都較正常細胞快,所以比正常細胞更容易被射線破壞。原子能用于臨床治療也是多方面的,一般有下列幾個方面:
(一)遠距離外照射:最廣泛應用的是利用60鈷治療機,放射性60鈷放出來的γ射線,穿透力強,不受皮膚、軟組織或骨骼的影響,能深入體內器官組織,對膀胱癌、口腔內部腫瘤效果極好;對咽喉、耳道、上頜竇腫瘤、頸部轉移腫瘤及晚期子宮頸癌療效也很好;對腦瘤、肺癌、食管癌也有一定療效。早期應用于乳腺癌可避免乳房切除。
(二)接觸照射:用放射性32磷、90鍶做成敷貼物,可治療皮膚癬病、血管瘤及皮膚腫瘤。對于角膜潰瘍,結合膜黑色素瘤等眼科疾病也有較好的療效。
(三)體內照射:用60鈷制成60鉆針、線、丸、管,放入體內腫瘤組織作間質治療。也可用小氣球盛放射性60鈷液體,充盈膀胱內部,治療膀胱腫瘤。
放射性198金和32磷制成膠狀物,注入胸腔和腹腔,來治療胸、腹腔內轉移性腫瘤,亦可治療宮頸癌、前列腺癌及其他轉移性癌。
除此之外,口服適當劑量的放射性物質可達到治療目的。例如,服131碘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服32磷治療白血病等。
(編輯孫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