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下一盆蒜
文/陳光新
過日子一向精打細算的老伴,大概是被前一陣的“蒜你狠”給嚇著了,在一次買菜時,看到新大蒜只要2.5元一斤,一下子買回來4斤。
時隔不久,她在路上看到路邊停著一輛貨車,兩個農民在叫賣大蒜。老伴看到大蒜個大體白還便宜,就又拎了5斤回來。
日子悄無聲息地一天天過去,先前買回的4斤大蒜還沒吃完,后來買的那些大蒜有的已開始冒芽。老伴看著心疼,責怪自己買多了,想著節(jié)省卻造成了浪費。
恰巧此時,我播種的一盆太陽花已經(jīng)枯萎,種子也收集完畢,就決定用這只花盆來栽插一盆大蒜。我把太陽花的慘敗莖葉連根拔掉,把盆里的泥土翻開耙細,灑上淺淺的一層水。接著,我將大蒜倒出來,把所有的蒜瓣一片一片地剝下,挑出沒發(fā)芽的留作食用,其余發(fā)芽的蒜瓣就用于盆栽。
依托泥土的滋養(yǎng),吸收噴灑的甘霖,蒜瓣上脫離了蒜皮束縛的嫩芽迅速長大,變成一根根細長的綠葉。半個月以后,扁平的大花盆中就已呈現(xiàn)出一片綠油油的盎然生機。它儼然成了我親手培育的一塊微型試驗田。
偶然間發(fā)現(xiàn),老伴有時會不聲不響地溜到我的這片“田地”里來“偷菜”。在做飯偶爾缺少蒜葉時,她就會悄悄過來掐上幾根蒜葉,切切細,丟進鍋里。我佯作不知,任由她自由采摘,倒省了她去跑農貿市場了。
當個“網(wǎng)絡鐘點工”
文/錢海
我自2007年3月退休后,寂寞難耐。兩年前,上大學的外孫看我整天無所事事,便指點說:“您到網(wǎng)上去找個鐘點工干吧?!?/p>
當個“網(wǎng)絡鐘點工”,這新鮮的打工行當如磁鐵般一下子吸引了我。在外孫的幫助下,我惡補電腦知識,我還向“百度”請教,明白了網(wǎng)絡鐘點工原來是在網(wǎng)上出售時間,收取報酬的人。主要工作有幫助人送花、下載影視劇、掛QQ、聊天、打字等活計。熱門工種薪酬可達每小時三四十元。這基本上是無本的買賣,何樂而不為呢!于是,一個精心策劃的打工計劃開始了。
我一方面通過微博交友爭取粉絲,在形象包裝上,首選了一套很萌的小姑娘頭像做背景,將原取的“一往情深”微博名字,改為具有視覺沖擊力的“人在囧途”。由于我及時與粉絲互動溝通,保持微博黏性,很快粉絲數(shù)量增加。另一方面,利用QQ聊天,廣泛結交網(wǎng)友。我恰到好處地自我推銷,廣而告之我所經(jīng)營的業(yè)務,經(jīng)過兩個多月的精心開拓,成功將市場打開,一年下來就賺了不少錢。
其實,我月退休金五千元,老伴也有三四千元,兒女也不用我操心,生活中我根本不差錢。我要那么多鈔票干什么呢?而且,我在當“網(wǎng)絡鐘點工”中發(fā)現(xiàn),我的消費者絕大多數(shù)為同齡人,也就是那些上了年紀、記憶力不好,需要別人給予方便的人。這些列入鐘點工打工范疇的,有些也僅僅是舉手之勞而已。與其打工賺錢,不如到網(wǎng)上做個義工,行個方便,去主動幫助更多的銀發(fā)族朋友,還賺取更多的快樂和愜意。
為此,我通過QQ和微博發(fā)出消息,諸如找個密碼、掛QQ、下載電影什么的我都免費出工,如果是需要送花、打字之類的,可以幫助找尋最便宜的鐘點工。去年七夕節(jié),加拿大一位71歲的加籍華人博友,需要趕在中國情人節(jié)這天給曾經(jīng)初戀的女友送上一束玫瑰,我親自上門送去,看到收花人一臉的燦爛,我心里別提多開心了。
網(wǎng)上做義工,助人為樂,我給予人家方便,其實就是關愛自己。因為只有你關愛別人,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別人也會回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