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歲歲年年花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我喜歡起這句話來。時間在變,事物在變,人在變,觀念在變,我家三代人的夢想也隨時代而不同,現(xiàn)在我就借文字來說說我家三代人的夢想吧。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是奶奶的夢想,一直都是。奶奶是從封建時期走過來的,在混亂的年代里,從小就是童養(yǎng)媳,加上地主的剝削制度,一次意外,和妹妹走散了,六十多年過去了,一直都杳無消息。
奶奶漸漸老去,臉上的皺紋越來越深,走路越來越不方便。都說老了的人特別容易回憶,也許就是早年和妹妹的美好回憶,奶奶還時不時地想起她的妹妹,總是在太陽落山的時候,坐在門口嘆息。偶爾會笑笑,我想她可能回憶起了那些年美好的事情吧。也會時不時地翻出一雙破舊的繡花鞋,說是送給我姑婆的,只是鞋還沒有送出去,我的姑婆就消失了。
年過八旬的奶奶,確實老了。時間總是那么折騰人,在漫長的等待中,奶奶好幾次是絕望的,每一次嘆息,我都能深深體會到一種失落感。那么久的時間,我的姑婆是生還是死都是一個問題,更不用說見上一面。
奶奶八十一歲那年,得到我姑婆的消息了,可是距離太遠,加上年紀大了,我的姑婆不能來看望奶奶了。奶奶可高興了,翻出那雙繡花鞋,叮囑我的爸爸一定要給姑婆送去,那一天,奶奶笑得很開心,很燦爛,像那一年的少女般,帶了羞澀,帶了憧憬。
再后來,奶奶去世了,去世前,奶奶叮囑我們不要告訴姑婆她去世的消息,一直以來,姑婆也不知道奶奶去世的消息,因為這僅僅是一個來自奶奶的秘密。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這句話,現(xiàn)在聽起來總是很別扭,可是,在父親的年代里,這句話才是時代的標志、時代的口號。一直以來,我總覺得父親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有文化的農民。每次和父親閑談,他都會說到他們那個時代求學的道路。那時,家里貧困,需要自帶米菜柴薪,晚上沒有電燈,在那段艱苦的歲月里,父親說他總是書不離手,每次看看書,總能在里面找到快樂。
在那個年代里好學的人有很多,父親只是其中的一名,他的成績不是最好的,可是,也是相當優(yōu)秀的。父親談論著他的過去,“我希望自己是一個有錢人,學很多知識,可以有很多錢?!备赣H說。可是最后,我的父親還是沒有成為有錢人,還只是一個農民,地地道道的農民。我很好奇父親的理想和現(xiàn)實為什么有那么大的區(qū)別。父親只是笑笑,望著遠方。
父親一生里最遺憾的事就是沒有學到自己想學的東西,沒有掙到大錢,沒有實現(xiàn)他一直以來的夢。也許也就是這個原因,他把夢寄托在下一代人的身上,他總是鼓勵我和弟弟好好學習,每次檢查我和弟弟作業(yè)的時候,最后一句評語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每次開學也是那句“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我的青春我做主。
我是90后,我有好多的理想,我想旅游,我想獨立,我想成長等,如果說我的全部理想,這些都還不夠。新的世界,新的未來,我期待的有很多,多到數不清,大到社會,小到個人,我的理想總那么不計其數。
現(xiàn)在我是一名高中生,我的青春,我要自己做主;我的未來,我要自己決定,我在人生的軌跡上行走,我相信,只要有夢,我的人生就是正確的軌道。
我想對自己說:我的夢,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