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然不是大領導,但我會竭盡全力全力讓孟口的群眾生活條件好起來,讓群眾的訴求一件件得到兌現,兩年后向組織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他,叫楊文忠,2012年4月從淮北市民政局下派到劉橋鎮(zhèn)孟口村任第一書記,以上這段話是他在就職時,在村兩委和群眾代表見面會上說的第一句話。
劉橋鎮(zhèn)孟口村是搬遷村,新村部的基礎設施正在建設之中。全村600多戶,共2800多人;班子成員雖然比較年輕,但是經驗不足,而且村子中存在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在2012年年初的星級評定之中,孟口村又被評定為三星級黨組織(最后一名),總體而言屬于落后村。
楊文忠深刻體會農民的艱辛,作為市機關干部,被下派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他深知自己的責任重大,如何改變孟口村的落后現狀,這是擺在他面前,掛在他心上的事。到任后,他扎扎實實深入各家各戶傾聽群眾的心聲,哪怕是一件生活中的瑣事,他都會記在筆記里,回到村部后梳理出來,形成民情日記放在心坎上。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睏顣浬钪渲械牡览?,多次與村兩委成員開會商議道路修建問題。雖然參與投標的公司眾多,但要選出工程質量好、價格低廉的承包商并不容易,楊書記與村兩委成員對這些公司逐一排查,最終確定承包單位和修建方案,對全村干道、巷道都進行了硬化,改變了以前出行時晴天坑坑洼洼、雨天泥多水深的環(huán)境,解決了群眾出行難的問題,同時也完成了孟口村“閃光點”的建設工程。
在修路的同時,每到快天黑的時候村里就總是會出現出行的群眾騎車發(fā)生碰撞或小孩走路摔倒的情況,楊書記意識到不只要修路,也應該給村民帶去光亮。他利用所在單位的便利,將此事上報給領導,申請為孟口村解決路燈問題,通過民政局領導出面協(xié)商,市農委給孟口村撥付了10盞村部廣場用太陽能路燈資金補助20000元。但這對孟口村來說仍是杯水車薪,楊書記又與銷售路燈的單位聯(lián)系,經過多番交涉,最終以每盞2450元的優(yōu)惠價格購入。價格談好了,但是另一個問題隨之而來,資金呢?他多次奔走于鎮(zhèn)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之間,最終從鎮(zhèn)政府爭取到40余萬元的資金支持,為全村道路安裝了157盞太陽能路燈,在為孟口帶去光亮的同時也將一束光照進了村民的心坎里。
擔任孟口村黨支部第一書記以來,不分大小事,楊文忠都盡力改善村部落后面貌、解決村民實際困難。在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美好鄉(xiāng)村的要求后,他在民政局局領導的幫助下,為孟口村爭取到了2013年美好鄉(xiāng)村建設的項目;建議將500畝復墾地整體出租,改變村民沒有集體經濟的狀況;聯(lián)系民政局領導,在八一、中秋兩節(jié)期間為全村37名復員、退伍軍人送去了8000元慰問基金;通過市委組織部與市體育局協(xié)調,為孟口爭取到兩個籃球架;從民政局為孟口村解決打印復印一體機一部。
和群眾同甘共苦,打成一片,楊文忠用心中的“日記”去體恤民情,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好事實事,用他的滿腔熱情溫暖了群眾的心,他忙碌奔走,不辭勞苦,切實工作感動了群眾。他的努力和付出,換來了群眾的支持和配合,群眾不再安于現狀,干群聯(lián)手鋪就的五好路越走越寬。
(劉橋鎮(zhèn)孟口村村書記助理 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