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幼梅
[摘 要]小學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教師學習新理念,掌握作文教學方法,建立完整的習作系統(tǒng),使作文教學科學化、人文化。
[關(guān)鍵詞]科學化;人文化;體驗生活;大量閱讀;改革評價
小學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yǎng)小學生寫作能力方面起到了關(guān)鍵的作用。因為,通過作文實踐,小學生學會將學到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變成一種秩序化的文字表達,這個過程不僅做到了知識與經(jīng)驗的整合與運用,也是一個獨立創(chuàng)造的過程。
作文教學面對的是一個班級的集體對象,教師對作文基本知識和技能的指導常常是一般性的指導,但收到的效果卻存在著差異。
一、當前的小學作文教學現(xiàn)狀令人堪憂
1.教師指導無法,無力
一說起寫作文,不光學生頭疼,老師也頭疼。有些老師自己不懂作文技巧,何談指導學生寫作。因此,作文課或讓學生自由發(fā)揮,放棄指導,或說空話、套話,空洞指導。既不適應孩子的心理,又沒有扣住寫作要求,學生寫出的內(nèi)容往往機械而又抽象,千篇一律。
2.學生缺乏生活的積累和閱讀的積累
現(xiàn)在的孩子獨生子女居多,一家四五個大人伺候一個小孩,家務活基本不讓孩子插手。父母望子成龍,只希望孩子一心把學習搞好,卻不知,這樣培養(yǎng)的孩子好似生活在空中花園,不“識”人間煙火,沒有生活的能力,當然也就下筆無言,寫不出好文章。
3.當今社會,物質(zhì)極度豐富,孩子們接受信息的途徑五花八門
動畫、動漫、各式游戲,能靜下心讀書的少之又少,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腹無詩書,當然也就只能在寫作文時咬著筆桿,無法表述心中所思所感。
二、改變小學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的方法
1.教師勤寫“下水文”
美國一位獲得國家獎勵的教師說:“教師會寫作學生就會寫得更好,教師如果不是僅僅作為學生作文的裁判員去工作,而是作為一個編輯去工作,那么,他就會獲得更大的成功?!苯處熃?jīng)常寫“下水文”,不僅更容易體諒學生的難處,還更容易把握教學的重點、難點,貼近兒童的認識,改進教學。同時教師下水作文,還能贏得更多學生的尊敬和信任。倘若教師有作品文章見諸于報刊書籍,無疑會增強學生對教師的敬仰,加大教師習作教學的權(quán)威,學生也會更樂意作文。
2.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寫作心境
良好的心境是習作成功的前提,良好的習作心境會使兒童充滿情趣,情感得以健康發(fā)展,思維、想象、語言表達等各種心理能力都能在最佳狀態(tài)下得到訓練,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我手寫我心?!币虼?,教師必須做到:建立良好的教學氛圍,創(chuàng)設適宜的課堂氣氛;教師感情真摯,要求適度,形式多樣。
3.科學設計作文教學
國外作文研究專家認為:必須從研究寫作過程出發(fā),為指導學生寫作活動提供合理的理論前提,以有效地推動作文教學改革運動。早期的研究者D.G羅曼把寫作過程分成三個階段:寫前階段、寫作階段、重寫階段。
中國的研究者張鴻苓等人認為,學生寫作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1.觀察思考階段;2.構(gòu)思表達階段;3.修改階段。
因此,教師應制定全面的習作計劃,每次的作文指導、批改、講評構(gòu)成一個完整的習作系統(tǒng),使作文教學科學化。
4.引導學生觀察
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把生活中的點滴快樂寫進作文。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有選擇地收看有益的電視節(jié)目,讓學生看電視寫評論,提高審美能力。
5.引導學生讀好教材
小學語文課文是一種獨特的文學作品,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認真、放松地讀懂課文,仔細品味好詞佳句,欣賞作者描寫的意境。
此外,還要引導學生多讀兒童文學作品,背誦古詩詞,從而積累語言,下筆寫文章時自然好詞佳句信手拈來,不愁無事可寫,無話可說。
6.及時批改,形式多樣,改革作文評價
教師要采取多種有效的方式及時批改。如教師批改,可全部批改,部分批改,可以重點批改,還可以讓學生自己批改或互相批改。再由學生推薦出優(yōu)秀作文,當堂宣讀,師生共同討論,指出優(yōu)缺點。
在作文評價方面教師則要轉(zhuǎn)變觀念,大膽革新:敢于打高分,在評語上下功夫,多些鼓勵,多點肯定,少些批評,少些責罵;在班級里、校園內(nèi)建立“學生習作園地”,展示優(yōu)秀作文;舉辦各種作文競賽;鼓勵學生積極投稿。這樣一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必定很高,也會逐漸熱愛寫作,作文能力也將逐漸提高。
當教師的作文教學越來越科學化、人文化,當學生學會了用稚嫩的筆書抒寫生活絢麗的篇章,真正做到“我手寫我心”,作文對他們而言,就不再是難題,而是熱愛生活、追求真善美的見證。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