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雨
【摘要】民辦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新生事物,民辦高校學生是新的教育模式的實踐者,在大學生中發(fā)展黨員是一項嚴肅的政治工作,民辦高校黨組織要建立健全各項制度,把好質量關、入口關,堅持標準。積極發(fā)現(xiàn)學生黨員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是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民辦院校;學生黨員;黨建
一、引言
民辦高等教育在中國經歷了從復興到初步發(fā)展、從調整規(guī)范到積極拓展的艱辛歷程,特別是26所民辦本科院校的出現(xiàn)不僅顯示了民辦高校強大的生命力,也折射出中國高等教育新的發(fā)展格局。由于民辦高校的發(fā)展、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等因素,民辦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特別是學生黨建工作面臨新的挑戰(zhàn),民辦高校應秉承創(chuàng)新精神,就自身特點有針對性地點加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1]。
二、我校學生特點
我校從全國26所民辦本科院校脫穎而出,多年來,學院秉承應用為本、學以致用的辦學理念,積極探索教學改革,堅持就業(yè)為導向,已經發(fā)展成為工科實力雄厚,各個學科相互支撐的多科性大學。筆者認為,我校學生的特點能夠反映出現(xiàn)今民辦高校學生特點[2],總結如下:
第一,“90后”占多數(shù),學習自覺性差,玩心較重,個性張揚,思維活躍。我校招生,是按照當?shù)氐娜揪€來錄取,由于學費高、社會認知度低等因素,使得一部分人是抱著“花高價,拿本科文憑”來就讀的;還有一部分人是抱著“花高價,雇個學校看管孩子”的心態(tài),拿不拿畢業(yè)證無所謂,只要孩子再有地方留4年,之后出來做點小買賣即可,對于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xiàn)和發(fā)展放任自流,抱著“不管不顧”的心態(tài);另外出身“貴族”的獨生子女在民辦學校學生的所占的比例頗高。獨生子女就必然有其獨特的一面,以自我為中心,個性張揚的便是其中的特點之一。這些“90后”在進入校園后,把“將就畢業(yè),日子過得去”作為自己的目標,甚至有的學生對于自己今后的工作生活沒有明確的概念,日子得過且過,缺乏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然而,對于他們而言,思維相當?shù)幕钴S,對事物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同時表現(xiàn)為富有靈感和較強的主觀創(chuàng)新意識,對于學校的各類活動能夠創(chuàng)新出彩。
第二,家庭情況參差不齊,組織管理能力較強,社會實踐經驗相對豐富。據(jù)統(tǒng)計,我校學生總數(shù)一萬四千余人,貧困生數(shù)量就已經達到一千余人,辦理國家助學貸款和生源地貸款學生已經將近一千人。對于那些出身寒門的學子,一入校就珍惜來之不易的上學機會,努力讀書,奮力拼搏,勤工助學;而對于大多數(shù)出身于“貴族”家庭的學生來說,他們對待學習極不認真,生活自理能力缺乏。與學習生活態(tài)度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思維活躍,見多識廣,特長突出,交際能力較強,綜合素質較高,盡管對以后該做什么事業(yè)不很明確,但他們明白實踐能力很重要。部分同學寧可放棄上課的時間,哪怕是專業(yè)課,也要參加校內校外的各種文藝比賽活動或實踐競賽活動。
第三,挫折承受力較差,自我定位不準,易沖動,易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民辦高校城鎮(zhèn)生源和獨生子女較多,部分學生是在相對優(yōu)越的順境下成長起來的,挫折承受力和調整能力相對較差一些。而且為數(shù)不少的學生由于家庭的過分嬌寵,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較差,極個別學生出現(xiàn)人際關系緊張,對學習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大多數(shù)出身于“貴族”家庭的學生,在面對新的生活環(huán)境,新的情況,新的人際關系時,顯得茫然失策、無所適從,這使得他們在思想上容易偏激,心理上容易多變,行為上容易沖動。另外,不正當?shù)纳鐣L氣和網絡文化沖擊,使得他們在對待問題上略顯過激和不理智。
三、我校學生黨員發(fā)展思考
隨著我校學生隊伍的不斷壯大,發(fā)展學生黨員成為我校黨建工作繁重而又迫切的任務。。學生思想活躍,站在時代的前列,正確引導好這支隊伍對社會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不斷提高學生隊伍素質,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尤其要在學生隊伍中發(fā)展壯大黨員隊伍,通過黨員學生的先鋒模范作用,樹立“一個黨員,一面旗幟,一名干部,一個標桿”引領、帶動現(xiàn)有的學生隊伍。鑒于民辦高校的學生特點,結合自身的實際工作經驗,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善學生黨員發(fā)展工作。
(一)做好學生前期培養(yǎng),為黨員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
學生黨員發(fā)展在每年的4月初制定發(fā)展計劃,由于我校學生特點,要求學生不僅要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而且對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我校對于學生黨員的發(fā)展制定了相關政策,嚴把學生黨員質量,在新生入學初就進行入黨啟蒙教育,使學生了解我校黨員發(fā)展政策,鼓勵學生從大一開始就在加強自身的工作能力的同時,加強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為今后的黨員發(fā)展打下基礎。在培養(yǎng)學生干部工作能力的同時,鼓勵學生干部能夠在工作與學習之間找到平衡,避免只注重工作能力,忽略學習成績,或者只注重學習成績,而忽略工作能力;避免黨員計劃的“浪費”。
(二)明確入黨動機,嚴把質量關
部分學生入黨動機不純,功利性目的明顯。學生的入黨動機雖呈現(xiàn)多樣性、復雜性,但總體上是為了趁年輕累積些政治資本,學校入黨相對寬松,有了一頂共產黨員的桂冠,將來就業(yè)就容易。許多家長也千方百計托人找關系,為孩子多爭取一種就業(yè)資本,這種動機嚴重背離了作為共產黨員所應追求的思想境界。因此,要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的推薦和培養(yǎng),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理論教育。首先要以黨的基本知識教育入手,端正入黨動機。其次,要加強鄧小平理論的學習,幫助引導學生培養(yǎng)成為“四有”的共產主義接班人。再次,針對市場經濟影響,加強對積極分子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
在發(fā)展學生黨員過程中,有些黨務工作者對學生政治思想、道德水平把握不準,沒有深入群眾,了解實際情況,有些學生偏重學習成績,而忽視道德品質修養(yǎng)的自身完善;而又有些學生存在投機行為,認真參加黨章、馬列主義思想和業(yè)余黨校學習,學習成績卻紅燈高掛;還有些同學學習成績尚好,但沒有責任感。因此,要多深入的了解學生,嚴格把關。
(三)加強社會實踐鍛煉,重視學生黨員的繼續(xù)教育
大量的事實說明,要使學生黨員健康成長,既要加強理論教育,也要組織引導他們深入社會,從中體會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重要性。應利用寒暑假,組織學生積極投身到社會實踐中,只有把理論和實踐,外部的灌輸和自身體驗結合起來,才能使書本上的馬克思主義與具體不斷發(fā)展的社會實踐聯(lián)系起來并得以消化和吸收,轉化成自身的認識和覺悟。
大學生入黨后,思想上,行動上極有可能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如果我們工作重心僅放在發(fā)展新黨員上,而忽視了對新黨員入黨后的繼續(xù)教育,勢必影響大學生黨員隊伍的質量。當今學生都沒有經過艱難困苦的鍛煉,沒有大風大浪的學生期考驗。因此,入黨后的繼續(xù)教育,是黨員健康成長的必由之路。應通過反復學習,深入討論,促使學生黨員認識到入了黨并不等于理想信念就十分鞏固了,入黨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端正入黨動機的過程,使學生黨員深刻認識到黨員要有超于一般群眾的思想見解,要有為黨和人民利益做出任何犧牲的政治覺悟。
【參考文獻】
[1]徐海捷.獨立學院學生黨員發(fā)展的思考[J].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學報,2008(12).
[2]胡延青.淺談獨立學院學生特點與管理對策[J].空中英語教室(社會科學版),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