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兒
神秘詭異的佤家寨——遠古莊嚴的木鼓聲、一部活的佤族社會發(fā)展史、一處人與神靈共居的地方、一座原生態(tài)的古茶園;一段屬于臨滄滄源的記憶、一種封存在時光中的普洱茶味。
“來吧,試試2D06年開業(yè)時訂制的這塊生餅?!焙悴┎枨f當家人茂鵬兄的一句話打破了我內心的寧靜。這茶餅我早有所耳聞,也好奇,七年的時光于這塊生餅會產(chǎn)生怎樣的變化?摒心靜氣。等待約定時刻鄭重開湯。
小心翼翼地打開茶餅的外包裝,周正緊實的餅形讓人心生歡喜。細看餅面,芽葉條索和少許的梗莖清晰可辨。細細嗅,一種屬于生餅轉化時的醇和干凈的氣息,讓人愉悅。忍不住,便貪婪地深深嗅了幾下。
水已三沸,開湯沖泡。茶葉依然在沉睡,所以并沒有懸壺高沖,而是將沸水沿蓋碗壁緩緩地注入,溫柔地將它們喚醒。沸水浸潤下的茶葉徐徐舒展,第一、二道的茶湯色澤尚淺,呈淡淡的橙黃,滋味尚淡薄,入口尚順滑,口腔感受溫和,回甘生津尚不明顯。
待到第三道時,懸壺高沖,所有的葉片在同一時刻蘇醒。在沸水的激蕩下,每一張葉片都在用力地舒展筋骨,茶葉的內含物較多的析出。茶的香氣和口感開始走向頂峰。
在前兩道幾乎察覺不到的香氣,從第三道開始一點點明顯。這香氣并不屬于明顯的花香,而是那種幽幽的蜜味。茶湯色澤也進一步加深,呈橙黃偏紅色;入口,較醇厚,蜜味仍不能清晰地被口腔感知,苦澀感顯現(xiàn),對口腔的刺激性增強。
四、五、六、七道一氣合成,古樹茶的氣息強烈,無論是入口的醇厚度、水感的細滑度,還是口腔的飽滿程度,都讓人滿足。特別是入口較明顯的苦澀迅速化開后,兩頰一直不斷的絲絲甘甜和整個口腔縈繞花香的飽滿感,讓人尤為難忘。
八道后的茶湯,氣息變得更柔和一些。茶湯入口以甘甜為主,苦澀感轉弱,但口腔和喉嚨的飽滿感依然清晰。此時的葉底也更加的可愛,柔軟的葉片,完全恢復了生機,就像當年它們剛剛聚在一起時那樣的精氣神十足。擇一片放于手掌,葉面蠟質感和韌性都較好。之后的每一道,都延遲出水,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每一道的茶湯依然有著如蜜的清甜。
為了更好地感受這茶,品茶的期間,我與茂鵬兄并未做過多的交流,聽著曠遠悠靜的古琴曲,安靜地喝了十五道。
“如果能有今年這么好的年景,這茶就完美了。不過,到今天這茶能有這樣的表現(xiàn),我也已經(jīng)滿意。”茂鵬兄回憶當年收茶的場景。2006年的云南,適逢大早。在與緬甸相距僅幾十公里的帕拍村,古茶樹的抽芽都顯得異常艱難。所以。茶農(nóng)在茶樹抽芽的第一時間,就將其采下,所以這茶餅的茶青才會如此的幼嫩,水感才會如此的甘甜。因為少了那些開面的大葉??诟兄芯蜕倭四且稽c點霸道和凜冽。
其實,即便存在著些許的遺憾,能在今天品嘗到七年前封存下的味道,已是莫大的幸福。與我,已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