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淇畫并文
茅盾先生在1935年的上海生活書店出版整套的《世界文庫存》,為中國留下了最初鳥瞰世界文學的全貌,盡管是不齊全的,但卻是難得的文獻寶庫。其中第5冊收有茅盾親自譯的比利時梅特林克的散文詩《菊花》和《過去》組章。茅盾主持的文學研究會,本是文學史上有名的為社會為人生的現(xiàn)實主義文學團體,卻翻譯并出版為藝術的象征主義大師的作品,可能為求其全。作為文學研究的叢書,1923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了湯澄波譯的《梅脫靈(即梅特林克)戲曲集》。茅盾在《世界文庫存》中列入他自己譯的梅特林克的散文詩,是梅氏的又一貢獻,梅氏大量地寫下許多哲理性的散論,結成《卑賤者的寶庫》《明智與命運》等集子,又在法國南部的莊園里,從事園藝和種植,寫出《蜜蜂的生活》這樣細膩觀察的、具科學研究價值的文學作品,既是散文隨筆札記,又是散文詩;《菊花》從品種到花色,從開花到凋謝,近萬字的長度,非真正的種植家憑詩的想象是寫不出來的。我們這里的選章是摘取其哲理散文詩的一節(jié)??傤}為《生者與死者》,生與死,是一切哲學和文學的終極的探討。這一節(jié)明白如話,不需要解釋,但句句是深刻的箴言。梅特林克在一篇《過去》的散文詩中運用了形象的比喻,他說:“我們的過去,遠景重重的在我們背后拖延。它睡在地平線上,像縮在煙云中的一座廢城?!边^去的過去了,在記憶的地平線上的一座廢城,不再具有活潑潑的生命,而是一片模糊,籠罩在煙云中。他說:“記憶——慢慢兒在起著分解作用的——暫以虛幻的光芒照亮了他……”他談到“過去”的回憶對一個活著的人,是使人憂悒的最沉重的壓力之一。寫理念而不偏枯,寫具象而富情感,梅特林克的哲理散文詩。顯然不是哲學家的自成體系的思考,而是達到了散文詩的美學的高度的。
梅特林克是19世紀末的詩人和戲劇家。他正趕上風靡歐洲的象征主義運動,他發(fā)表的第一部詩集《暖房》,便是捕捉夢幻的瞬息即逝的靈感的象征詩,和其他法國象征詩人不同的是,他更多宿命的神秘主義色彩,并且另起爐灶,搞起獨創(chuàng)的象征劇,他并不著眼于現(xiàn)實社會的戲劇沖突,而是舞臺上夢幻般的美與詩的營造。他的每一部劇都是詩。著名的有:《瑪萊娜公主》《佩列阿斯與梅麗桑德》《阿里亞娜與藍胡子》《莫納·瓦娜》《青鳥》等。有的改編成歌劇,有的在全世界各地上演。作曲家克羅德·德彪西整整用10年的時間譜寫《佩列阿斯與梅麗桑德》交響詩和同名歌劇。尤其是六幕夢幻劇《青鳥》,影響巨大,在世界古典主義戲劇和浪漫主義戲劇之后,樹立起了象征主義戲劇的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