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燕林
人的素質(zhì),除智力素質(zhì)外,還有心理素質(zhì)、生理素質(zhì)和社會素質(zhì)等幾個方面。一般的日常教學較注重智力素質(zhì)的提高而忽略了其他幾個方面素質(zhì)的培養(yǎng),這樣對于培養(yǎng)一個健全人格的人不利。初中學生階段是向“孩子”告別,逐漸在生理上、心理上走向成熟的關(guān)鍵時期,如何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培養(yǎng)學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質(zhì),是值得我們每一個教師研討的課題。
什么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在適應社會生活方面所表現(xiàn)出來的正常的和諧的精神狀態(tài)。具體地說,是指人在知、情、意、行方面的健康狀態(tài),主要包括自我身心知覺明確,能正視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能保持穩(wěn)定而快樂的情緒、高尚的情感、堅強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及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等。幾年來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的。
一、摘除學生頭上的“光環(huán)”
現(xiàn)在的學生家庭生活條件,自小就有優(yōu)越感,但是個體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比較差,特別是一些成績好的學生更是只能受表揚,不能挨批評,只能事事順利,不能受挫折。在“光環(huán)效應”的作用下,他們對自己身上的缺點錯誤,不能正視,情緒也很不穩(wěn)定。當老師來糾正他們的錯誤時往往因為沒有任何心理準備而接受不了。
針對以上的情況,我在進行化學教學的同時,對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的教育,要求每個學生對自己性格特點作一個分析,分析自己的優(yōu)勢是什么?劣勢是什么?正確地對待自己。不能把環(huán)境的優(yōu)勢、家庭的優(yōu)勢變成自己的優(yōu)勢,自己的優(yōu)勢要由自己來創(chuàng)造。要求學生們逐步做到自知、自重,努力自覺、發(fā)奮自強,達到自制的目的。
二、克服不聽教育、任性、對立的心理
現(xiàn)在的初中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有的家長對孩子百依百順。這樣有些學生到了學校就缺少集體意識,對老師的教育、同學們的規(guī)勸往往不聽,甚至有“逆反心理”。在與人交往時和判斷是非時很大程度上受他們自己的感情、情緒所左右,不是以理智來支配感情,而是以感情來支配理智,顯得任性、不近情理。
我就給同學們講清任性的危害,每個人到學校來就是為了受教育、學知識的。講化學這門學科,如果不聽老師的教導,不按老師的要求去做,有時就會發(fā)生危險。有語道:“親其師而信其道”,當學生感受到教師在親近他,在真心地幫助他時,就會感到老師所教的學科的重要,學習的興趣陡增,對立情緒隨之也就消失了,反而還會特別親近老師、尊重老師。
三、克服恐懼心理
化學這門學科對于初三學生來說是一門新學科。初三教材中前三章內(nèi)容講基本概念,基本理論比較多,比較抽象、枯燥、難懂,學生覺得起點高,有怕困難的心理。特別是一些女學生,平時就膽子小,怕這怕那。一遇到挫折,一遇到困難,就容易退卻,說化學真難學。課本中的概念多,黑體字在學生們眼里變成了跳動的“黑馬”。在這種情況下,我一是盡量把知識傳授點分散一點,一節(jié)課中內(nèi)容安排恰當一些。同時,給他們講居里夫人發(fā)現(xiàn)元素釙的艱難過程,講門捷列夫,增大他們的信心使他們覺得沒有翻不過去的“火焰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再就是把一些要記憶的東西編成朗朗上口的順口溜,使同學們從“怕學”到“樂學”,書本上那跳動的“黑氣”變成了優(yōu)美的“音符”。
四、克服焦燥心理
初三的學生、接近畢業(yè),每個學生都想考個好學校,每個學生都想成功。但如何才能成功呢?正確的途徑如何?往往處于比較迷茫之中。有時為了想在其他同學面前顯示一下,追求一時的虛榮,就想在學習上找捷徑,抄作業(yè),考試想作弊。有了這種心理,就想一夜之間挖出一口井來,當達不到目的時,就容易變得焦燥,忘記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chǔ)的科學,做實驗時,必須沉著冷靜,一絲不茍。我就教育學生:在藥品的稱量、取用、操作時的先后順序都不能有半點誤差,不然的話會出現(xiàn)實驗結(jié)果不準甚至出現(xiàn)危險。比如制氫氣,就一定要先驗純度,才能進行其他實驗。強調(diào)做實驗時不能急躁,要一步一步地做,做完了一步再想—想,下—步應該怎樣做?這樣有意識地進行逐步訓練,一些急性子學生變得穩(wěn)重了,一些毛手毛腳的學生做起事來也變得有板有眼了。
有些學生,考試時也很急躁,拿到題目,就想一下子做完??吹筋}目對自己的路就十分高興,看到題目不對自己的路就十分懊惱,急得滿頭大汗,甚至大腦一片空白。在這時我就勸學生要“冷處理”,先靜下心來閉目休息,再來做題。我時常提醒學生,上課、做練習、考試要記住“心靜則靈”這四個字,消除他們急于求成的緊張心理。這四個字學生們通過幾年的實踐,還真管用呢!
總之,在學科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現(xiàn)代教育的大勢所趨。為此我們要充分挖掘教材,有意識地尋找教材中的契機,在教學中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豐富情感、堅強的意志和良好的品格,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另外,要充分運用多種的教學方法,科學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yǎng)出高素質(zhì)、高能力和良好心理品質(zhì)的新型人才,從而提高整體的教育教學質(zhì)量。在教學中,我根據(jù)化學這門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的探索,還只是初步的,還需進一步的探討和完善,我想,只要工作做得細,是會獲得比較滿意的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