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最高文學獎揭曉
當?shù)貢r間6月19日,澳大利亞最高文學獎——“邁爾斯·富蘭克林文學獎”于首都堪培拉揭曉,斯里蘭卡裔女作家米歇爾·迪· 力克策憑借自己的第四本小說《旅行的問題》獲獎,并獲得6萬澳元的獎金。本屆中五位進入決選名單的作家全是女性,這在該獎歷史上還從未有過。
迪·力克策的小說背景設置在澳大利亞和斯里蘭卡兩國,講述了兩個和旅行相關的故事。評委會理查德·內(nèi)維爾評價說:“她將這些重大的問題通過極為貼近和個人化的方式寫了出來,她的觀察是機智和尖刻的,她的語言是生動的。她的小說所講的是如何在這個快速的、令人眼花繚亂的世界中保持平衡。”
“邁爾斯·富蘭克林文學獎”于1954年創(chuàng)立,每年頒發(fā)一次。
喬伊斯“最后”小說集出版 定義為小說引爭議
6月16日,在紀念《尤利西斯》的“布魯姆日”之際,喬伊斯最后被發(fā)現(xiàn)的短篇小說集《芬尼的旅館》出版。小說集共收錄10篇喬伊斯的短篇片段,內(nèi)容涵蓋草圖、寓言故事和故事片段。這些作品創(chuàng)作于1923年。片段集由愛爾蘭學者、喬伊斯的狂熱愛好者丹尼斯·羅斯編撰,愛爾蘭的小出版社Ithys出版。
不過不少喬學家都紛紛表示質(zhì)疑——《芬尼的旅館》中的文章究竟是否應該定義為小說?杜倫大學的約翰·納什博士便認為:“它們當然是喬伊斯在寫作過渡期創(chuàng)作的有意思的作品,但根本無法稱為像《都柏林人》那樣的短篇小說集?!奔s克大學的德里克·阿特里奇則說,羅斯將這些片段結集成短篇小說集的做法,沒有被其他任何喬學家認可。
霍姆斯奪英國“女性小說獎”
近日,美國作家A·M·霍姆斯一舉奪得2013年“女性小說獎”,擊敗了包括此前被認為是最大熱門的希拉里·曼特爾等一眾強勁對手。她的獲獎,也打破了希拉里·曼特爾連獲英國三大文學獎的可能性——此前曼特爾已經(jīng)獲得另外兩個獎項?!芭孕≌f獎”即此前的“橘子獎”,成立于1996年,是英國的一項年度文學獎項,與“布克獎”“科斯塔獎”被列為英國三大文學獎。
霍姆斯是一個極具爭議的作家。A·M·霍姆斯此次憑借自己的第六部小說《愿我們可以被原諒》獲得該獎;該小說用黑色幽默的筆法描寫了一個坍塌的美國夢。本屆“女性小說獎”的評委會主席米蘭達·理查森認為,“它是如此新鮮,如此充滿黑色幽默,又如此出乎意料地令人動容”。
陳德黃獲“英仕曼氏亞洲文學獎”
陳德黃擊敗其他四位入圍作家,包括土耳其“諾貝爾獎”得主奧罕帕慕克,獲得“英仕曼氏亞洲文學獎”并將3萬美金收入囊中。評審團主席、文學評論家兼記者瑪雅·扎奇表示,陳德黃的小說擁有“風格穩(wěn)重和探索智慧”的特點。
陳德黃是首位榮獲“曼氏亞洲文學獎”的馬來西亞作家,他的小說《夜霧花園》背景,設定在日本占領馬來西亞之后的時期;小說講述了一名年輕的法律專業(yè)畢業(yè)生在馬來半島發(fā)現(xiàn)了唯一一座日本人的花園及其隱秘的所有者和創(chuàng)建者。全書書寫了罪與贖罪,以及愛如何改變?nèi)藗儗ψ约汉妥陨硇袨榈目捶āT摃惹霸雵?012年“曼氏布克文學獎”,可惜和大獎失之交臂。
“英仕曼氏亞洲文學獎”創(chuàng)立于2007年,是由香港國際文學節(jié)及英國投資公司“英仕曼集團”聯(lián)合創(chuàng)辦的。早期獎項頒發(fā)給未以英語出版過的亞洲小說,2010年以后改為頒與當年度首次以英文發(fā)表的亞洲小說。
委內(nèi)瑞拉舉辦“第十屆世界詩歌節(jié)”
6月16日——22日,委內(nèi)瑞拉文化部隆重舉辦“第十屆世界詩歌節(jié)”,來自中國、韓國、印度、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阿根廷、智利等27個國家的著名詩人和40位委籍作家應邀出席。
此次詩歌節(jié)旨在紀念四位杰出人物:已故總統(tǒng)查韋斯、著名音樂家何塞·切利亞斯·維亞羅埃爾、梅里達作協(xié)杰出會員卡洛斯·塞薩爾·羅德里格斯和何塞·安東尼奧·埃斯卡洛納。詩歌節(jié)在全國24個州同時舉辦系列講座、論壇、朗誦會、音樂劇、戲劇、舞蹈表演,以及與詩歌相關的工藝品、攝影和繪畫展等。委著名出版商蒙·阿維拉出版社、安德烈斯·貝洛國家文學之家、阿亞庫喬圖書館基金會、青蛙和狗出版社等將舉行一系列新書推介會,包括在特雷莎·卡雷尼奧國家劇院舉辦的開、閉幕式等所有活動全部向觀眾免費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