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公司和開跑一段馬拉松之前,張玫都要仔細思考和準備過,在她看來,單憑一腔熱情無法成就任何事。
2000年開辦第一家旅行社;2011年將生意擴大;2012年加入全程馬拉松完成者行列,她打的都是有準備之仗,多年的管理咨詢經(jīng)驗讓她習慣于價值判斷,只要有價值感,就值得投入去搏。
張玫的旅游公司碧山WildChina門口,永遠都擺著盛開的白百合。鮮花對于她來說就是有價值的投資,讓客人和員工心情愉悅,帶來的價值增值遠勝于假花,而且對于這種細節(jié)的投入,會影響到公司的整體氣質,是小投入得到了高回報。
在制定度假產(chǎn)品時,張玫同樣遵循這種價值原則。用她的話講,高端度假行程有時候“很絢麗、很喧囂”,但不一定帶來難忘的體驗,這種行程的價值就很有限。所以她自己辦旅游公司時就拋開了“高端”、“深度”等模糊定位,突出“體驗”,這種體驗帶來的是全然的自我享受,不是在人前炫耀的米其林餐廳或奢華酒店。
“到了某一階段,旅行就變得有點自私了,你去了哪里、去的地方別人知不知道,已經(jīng)變得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體驗和感受?!睆埫迪嘈湃藗儗τ诼眯械脑V求,會逐漸趨于回歸自我、回歸本能的放松與愉悅。
在眾多旅行經(jīng)驗中,張玫印象最深的是帶女兒去爪哇島,在清靜的安縵酒店共度假期。玩水、在涼亭休息、到市集淘寶,回到酒店門口時有人撒鮮花在身上,這些簡單而美好的記憶一直停留在她和女兒腦海中。女兒或許不記得曾去過多少名勝古跡,但對這次旅行的小細節(jié)都印象深刻,因為那是與媽媽一起的體驗。
“人其實花錢就花兩個享受,一個是當時的享受,一個是過后的回憶?!睆埫底雎糜?,試圖帶給客戶的就是這兩點,只不過她用的方式與別人不同。
告別大巴的旅行
張玫自己就是旅游愛好者,但把愛好發(fā)展成事業(yè),她并沒有想當然決定。
經(jīng)歷過背著行囊看世界的背包客時代,也享受過舒適的奢華假期,張玫在美國工作期間體驗過各種出行方式,游歷了30多個國家后,成了很會玩的資深驢友。不過在那時,旅游對她的意義還僅限于個人層面。
1999年,張玫被所任職的麥肯錫公司派回中國,帶著一群咨詢專家考察云南,幫助美國大自然保護協(xié)會分析在云南建國家公園的可能性。身為云南人的張玫,以往只抱著感性的鄉(xiāng)情,并沒有從GDP發(fā)展數(shù)據(jù)、交通條件等角度審視過這里。麥肯錫的理性衡量標準讓她深受啟發(fā),開發(fā)旅游資源與原始生態(tài)保護、外來游客與刀耕火種的當?shù)鼐用裰g,諸多變量的關系決定了做一個項目的可行性。
后來在給大自然保護協(xié)會的報告中,麥肯錫給出了肯定的建議,國家公園可以建,因為云南的自然條件實在太得天獨厚。而此時在張玫心中,也再次肯定了家鄉(xiāng)的旅游業(yè)潛力,翻開著厚厚的分析報告,她看到了創(chuàng)業(yè)機會。
把云南的好山好水介紹給外國人,在這個大方向下,張玫開始考慮可行的商業(yè)模式:“當時我特別關注的是市場細分,做生意要瞄準自己想做的市場,比如是大巴旅游、學生旅游、家庭旅游還是住小客棧那種旅游方式,要首先確定?!?/p>
于是,張玫立刻鎖定了身邊現(xiàn)成的資源:職業(yè)白領、企業(yè)高管及其CEO,正是她在麥肯錫接觸到的咨詢客戶。這群人喜歡旅游度假,一有假期就到世界各地獵奇,唯獨在中國找不到合適旅游服務商,張玫覺得機會來了。
2000年的中國旅游市場,還處于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大巴時代。組團游幾乎是唯一選擇,路線普遍缺乏新意,只能走馬觀花看個熱鬧,還必須參與購物。而當時已經(jīng)是資深驢友的張玫,完全換了一種思路:按需求定制行程,選擇與眾不同的線路,小規(guī)模成行。
把整個商業(yè)模式想清楚后,張玫辭掉了麥肯錫的工作,回國籌備公司?!爱敃r我是拿著自己的4萬多美元積蓄,又找了四五5個合伙人,就這么起步了?!睆埫祷貞浀?,她給公司取名為“WildChina”,寓意讓客人體驗到不同的中國,“最初半年幾乎燒的都是自己的錢,記得有一天財務告訴我,融資再不到位的話,就要跟員工解釋然后關門了?!蹦菚r張玫撥通了一位投資人的電話,在當天下午拿到了及時雨般的20萬元投資,公司這才化險為夷,繼續(xù)運轉。而就在這個時候,訂單也開始出現(xiàn)了。
WildChina最早推出的兩條線路,都是深入云貴山區(qū)發(fā)掘到的原始美景,之前很少有游客涉足。一條是曾經(jīng)天主教教父的傳教路線,從怒江的貢山開始,先到達丙中洛,然后翻過碧羅雪山到達湄公河谷的茨中村。另一條則是圍著梅里雪山轉山,途中經(jīng)過的雨崩村,是現(xiàn)在很多旅游愛好者神往的天堂村落。
如今公司已經(jīng)擁有十幾條入境游線路,張玫仍然對梅里雪山的轉山情有獨鐘,總想再去走一圈更大的路線:“我可能算是比較早開始欣賞雨崩的美的,現(xiàn)在很多人會去那里,環(huán)境被破壞了不少,但是早期我去的時候,覺得那真是全世界最美的地方。”
領略到這般美景的第一位客人是張玫的朋友,在這第一張訂單之前,張玫幾乎沒做過什么推廣。行程結束后,她就把朋友拍的照片當作宣傳材料,并把WildChina的網(wǎng)站擴充,一下子吸引來很多訂單,美國唐人街媒體以及CNN都開始報道。
當時,人們對于小眾定制路線的需求已經(jīng)顯現(xiàn),只等一家優(yōu)質的服務商出現(xiàn)。WildChina的入場恰逢其時,當大巴旅游的模式在不斷被復制,價格戰(zhàn)興起之時, WildChina已經(jīng)開始瞄準高端市場份額,率先積累了稀有的客戶和合作資源。
體驗,還是體驗
用了10年時間把入境游線路打磨到極致,張玫的團隊開始醞釀境外業(yè)務。與當年選擇需求高點時入場一樣,團隊一直在等待出境游的啟動時機。此時,老顧客的電話已經(jīng)紛至沓來,對國外線路的詢問度越來越高。2011年,張玫終于把“碧山”品牌推了出來,與原有的“WildChina”相呼應,使公司業(yè)務鏈覆蓋到海外目的地,自己也在創(chuàng)業(yè)之旅上再次啟程。
開發(fā)海外線路不無挑戰(zhàn),要在陌生的文化背景下找到精華而新鮮的玩法,張玫決定從熟悉的國家開始,不急于全面鋪開。亞洲是首先要搶占的陣地,地理和文化上距離較近,員工可以親自飛去考察。于是,碧山很快確定了不丹、泰國和印尼等目的地,作為詮釋亞洲游的主要落腳點,另一個重心則是自己曾經(jīng)生活過的美國。張玫的思路是將熟悉的資源做深做透,以此樹立自己的風格。
將亞洲和北美線路運作成熟后,碧山開始尋覓非洲與南美洲的可能性,而后是歐洲。在這些目的地自主開發(fā)行程的難度較大,選擇當?shù)睾献骰锇榫统蔀楸躺降闹饕繕?。張玫向來看重合作伙伴的作用,碧山先后成為美國國家地理、迪士尼公司的合作品牌后,她還在尋找其他氣質理念相符的服務商,盡量不錯過任何合作機會。在最近的一次旅游展上,她發(fā)現(xiàn)了厄瓜多爾的一家美國公司,專門做八九十人的小型探險郵輪,這種有教育意義的親子游行程一下吸引了她。
碧山最早的線路包括不丹秘境攝影之旅和美國三文魚河漂流之旅,都是在與世隔絕的環(huán)境中接觸自然。線路剛一推出,不少驢友聯(lián)想到了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推出的行程,兩者都對自然生態(tài)感興趣,采用徒步、漂流等戶外運動的形式欣賞風光,思路也很接近。于是,不少人給碧山打上了“生態(tài)旅游”、“環(huán)保旅游”的標簽。
張玫不善于打標簽。雖然公司推出的線路有攝影、美食、探險和親子等幾大主題,但在她看來,旅游的意義在于體驗而非內容,而人的體驗是無法分類的:“一個人可以喜歡小村小寨的歷史文化,也可以去到阿拉斯加的大山里頭感受自然,這兩者并不對立,心靈被洗滌的那種痛快感是相同的。所以我們的目標客戶群的共性是,愿意奢侈的花時間,來享受無論是人文還是自然景觀?!?/p>
不但體驗因人而異,人們的需求也不盡相同,所以碧山提供的主要服務是按需定制。碧山推出的每一條線路都具有很大靈活性,交通、住宿方式以及目的地活動項目都可以更改,顧客進行一番排列組合,得出最佳方案。比如到巴厘島的度假產(chǎn)品,就可以在3家安縵酒店(Aman resorts)中任選,每家安縵搭配的當?shù)匦谐潭疾煌?/p>
很多人選擇碧山的原因是其搭配的酒店,包括安縵、四季等度假酒店中的翹楚,碧山不但能訂到緊俏房型,還能爭取到折扣。張玫透露,與旅游行業(yè)最頂級的供貨商合作并沒有秘訣,全靠口碑。業(yè)內最重視的是口碑,經(jīng)過十余年經(jīng)營建立了信譽,在開發(fā)更多國家的產(chǎn)品時,供貨商相信你能使命必達,就會給出較低的價格。碧山對客戶收取的服務費在15%左右,因此在酒店產(chǎn)品的報價上,一定要比官網(wǎng)價格低出至少 15%,自身才有存在價值。張玫坦言,此時盈利空間只能向供貨商爭取。
碧山在價格上并不占有絕對優(yōu)勢。國內各大旅行社紛紛推出高端行程,囊括的目的地更廣,而且由于規(guī)模更大,議價能力往往更勝一籌。然而,張玫并不擔心價格成為自己的短板:“做高端旅游有兩個東西最重要:一是品位,二是執(zhí)行力。”碧山現(xiàn)有的60余人團隊中,客戶服務專員達到了2/3,就是為了確保執(zhí)行力到位。
除了在線下投入大量人力服務客戶,張玫也看到了線上的潛力,盡管它帶來的不一定是直接訂單。社交媒體是碧山正在接觸的新事物,盡管互聯(lián)網(wǎng)對旅游業(yè)格局的影響還沒有完全顯現(xiàn),碧山也希望先試試水,從基于私人社交圈的行程分享開始,逐漸積累影響力。高端服務業(yè)同樣需要在規(guī)模和影響力上齊頭并進,這是張玫一直堅信并追求的。
當我談跑步時
做了十多年旅游、環(huán)游過世界的張玫,現(xiàn)在仍然頻繁出行,但不只為了考察線路,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目的:去跑步。
4年前為了增加鍛煉而選擇的健身方式,現(xiàn)在成了她最大的愛好。今年4月剛在美國加州參加完大瑟爾馬拉松賽;6月底又飛往長白山參加50公里越野跑;10月更是要去納米比亞挑戰(zhàn)84公里越野跑,張玫的跑步癮越來越大,跑的距離也越來越長。
一身運動裝外加古銅色皮膚的她,現(xiàn)在每天的必修課是跑步,不跑就渾身不自在,并且隨時準備著下一場比賽。系統(tǒng)練習長跑只有一年半的她,已經(jīng)跑過3個全程馬拉松,連她自己也不敢想象。當初計劃一起練習的朋友,有的沒有堅持下來,有的甚至沒有開始,只有她成功了。加入全程馬拉松完成者的行列,成就感是巨大的,跑步帶給她的樂趣也越來越大。
“剛開始覺得很苦,每天6點進健身房、7點出來,身上卻沒有什么改變,”張玫回憶起當年剛接觸跑步時的經(jīng)歷,“半年以后,跑步就變成你身體適應的一種習慣了。堅持到兩、三年的時候,覺得身體感覺還好,但就是沒有一個目標。”于是在2012年初,張玫第一次做了個人的新年規(guī)劃,希望這輩子能跑一次馬拉松。
練馬拉松的過程比想象中困難,張玫的經(jīng)驗是一直要有目標。當先生為她報名第一個馬拉松賽時,距離比賽日期還剩4個多月,結果真的只用了4個月時間,她就練成了。跑下第一個全程讓她找到了感覺和自信,體能也達到了一定水平,下次參賽只需要集訓兩個月,又可以上場;而更重要的是身心的自由,從那次跑步開始讓她欲罷不能。
張玫享受長跑的過程,在漫長的時間里可以思考一些事,比如下一個演講要談哪些觀點;也可以什么都不想,完全融入身邊的景色;而如果有煩惱或怒氣,跑完也就忘記了。她對村上春樹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中的描述深有同感:“跑步時浮上腦際的思緒,很像天際的云朵,形狀各異,大小不同。它們飄然而來,又飄然而去?!?/p>
令張玫最感動的一次跑步,是4月剛剛去過的大瑟爾馬拉松。當時她沿著美國加州1號公路暢快的跑,一邊是太平洋的海浪聲,一邊有山中的霧氣與山腳的野花,腳在跑、心已經(jīng)與自然融為一體。她記得上一次被自然的力量感動,還是在十幾年前造訪尼泊爾珠峰大本營,她經(jīng)過冰帶時坐在地上休息,“當時什么聲音都沒有,一個人都沒有,我聽到冰在那動一下,一些小碎石從冰面上掉下來,歇一會,又動一下,好像地球在呼吸一樣,”張玫清晰記得當時的情景,“整個世界仿佛只剩自然,人變得極為渺小,這時候最大的東西就是你的感受了?!?/p>
或許對于張玫而言,開始一段長跑與踏上一段旅途一樣,都有為著那種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