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晉旭
學生黨建工作是高校黨建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校進行優(yōu)秀合格人才培養(yǎng)、對青年學生進行政治素質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不斷加強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還存在諸多問題,只有不斷探索、積極創(chuàng)新,才能保證和促進學生黨建工作健康、持續(xù)、穩(wěn)步發(fā)展。
一搭建一個教育新平臺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指出:“要全面加強校園網建設,使網絡成為弘揚主旋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構建黨建網絡平臺,就必須明確高校網絡黨建工作的特點:
首先,作為黨建工作的宣傳網站,內容應不同于普通的網站,而是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和黨性,要旗幟鮮明地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其次,面對高校學生黨員這一特殊群體,網絡黨建工作應根據對象的心理、行為、特點來構建網絡平臺。即要注重高校網絡黨建工作的生動性、實效性、互動性。生動性,即高校黨建工作者可通過在黨建網站上展示生動豐富的黨組織生活圖片和黨的先進人物事跡報告等,使學生在欣賞瀏覽中愉快地接受主流文化價值觀的熏陶和灌輸。實效性,即高校網絡黨建工作為了充分利用和發(fā)揮網絡的作用,可通過改變傳統(tǒng)黨建工作的局部性和相對封閉性,用青年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宣傳馬列主義意識形態(tài),使網絡為學生黨建服務。比如可通過建立網上黨支部、網上黨校,嘗試舉辦網上組織生活會、研討會等?;有?,即網絡黨建工作應該摒棄通過監(jiān)控、封堵等手段抵制網上有害信息這種消極的手段,而應充分利用網絡的特點,通過在黨建網站上設立心理咨詢、論壇等形式,建起與學生溝通的橋梁,形成與學生交流思想、傳播信息和知識的新陣地。
二建立健全兩項保障制度
1建立助理班主任制度
在學生黨建工作中,可以選拔一批品學兼優(yōu)高年級的學生黨員作為助理班主任,配合輔導員深入新生班級,面對面與新生進行交流,宣傳黨的基本知識、入黨程序、入黨要求、入黨動機等,使有志于向黨組織靠攏的同學能更多地了解黨,把入黨作為積極向上的目標,在實際行動中體現出真正的入黨動機。
2創(chuàng)新推優(yōu)制度
在學生黨建工作中,對于申請入黨符合推優(yōu)條件的共青團員,采取自我推薦、任課老師聯(lián)名推薦、班級民主選舉推薦、學校相關部門推薦和社會團體推薦等多種推薦方式選拔吸收優(yōu)秀共青團員進入黨組織。
三抓好三方面思想教育
當前新形勢下,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而青年學生思想活躍,激情滿懷,政治上尚不成熟,如不加以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就有可能出現錯誤的觀點和行為。這就要求高校黨組織著重抓好以下三個方面的教育:
第一,切實抓好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yǎng)和教育。入黨積極分子的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發(fā)展黨員的質量。培養(yǎng)和教育入黨積極分子,是做好發(fā)展黨員工作的基礎。根據新生上進心強,思想可塑性大的特點,當他們跨進大學校門,在理想、信念、人生觀等方面開始新的尋找和探索之時,如果我們能夠適時地把握時機,加以引導,這無疑對他們的健康成長極有裨益。
第二,加強對大學生黨員的再教育。學生黨員,尤其是低年級學生黨員,在入黨前培養(yǎng)考察的時間相對較短,波動性較大,入黨后容易產生“松一口氣”的思想,如不抓緊黨員的繼續(xù)教育,一些黨員便會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不能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因此,抓好學生黨員的再教育,是加強大學生黨員思想建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這是許多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應當加以重視。
第三,進行大學生黨員的追蹤教育,即在校期間每個學生從入黨積極分子到成為黨員,都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向組織匯報思想學習和工作情況,黨組織也應經常聽取其他黨員和群眾的意見,以便及時地發(fā)現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教育。追蹤教育還應當包括已經畢業(yè)走上工作崗位的學生黨員。因為從近些年各高校畢業(yè)的學生黨員來看,雖絕大多數表現是好的,但也出現了少數意志衰退,甚至不如一般群眾的黨員。所以,對他們進行追蹤反饋,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并邀請其中特別優(yōu)秀的黨員回母校進行思想交流,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有助于黨的思想工作的加強和改進。
四做好四個相結合
1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要與專業(yè)課學習相結合
高校黨建工作與專業(yè)課學習相結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首先,專業(yè)課學習是高校學生在校期間的主要活動內容,占據著高校學生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是高校學生邁入到社會的起跑線。高校學生所學習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是他們服務社會,實現個人價值的主要方式,黨建工作只有滲透到其中,才能切實做到以學生為中心,解決學生中存在的為什么而學習,如何去學習的迷惑,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社會主義理想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其次,高校黨建工作與專業(yè)課學習相結合,可以最大程度的擴大黨建工作的輻射面和輻射力度。相對于傳統(tǒng)高校黨建工作方式而言,與專業(yè)課學習相結合可以吸引更多的學生聚攏在黨組織周圍,對于高校學生而言而也最具有吸引力、說服力和現實性。所以,專業(yè)課學習是高校黨建工作的一塊極為重要的戰(zhàn)場。
2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與學校常規(guī)德育教學相結合
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是新形勢下高校德育教學工作的核心和有效途徑。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發(fā)揮黨的組織優(yōu)勢,培養(yǎng)教育青年學生,對于提高廣大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后繼有人,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zhàn)略意義。
加強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與加強常規(guī)德育教學具有緊密的內在聯(lián)系。黨建工作與德育教學同屬思想上層建筑范疇,都涉及到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政治觀、道德觀等思想上層建筑的各個重要領域,同是傳播共產主義信念、社會主義理想的重要途徑,是培養(yǎng)和塑造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的重要手段,為未來社會經濟發(fā)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證。
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與加強常規(guī)德育教學完全可以相互依托,相互促進,具有較強的互補性。首先,高校黨組織工作可以通過對德育工作者提供理論支持和黨史知識培訓,增加德育工作者的理論水平。其次,高校黨建工作可以為加強德育教學提供可靠的組織保證,它肩負著向青年學生宣傳黨的知識的重任,學生黨員是聯(lián)系和周圍非黨員學生的橋梁和紐帶,學生黨員在思想、學習,社會活動中的先鋒模范作用極具影響力和感召力,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手段。因此,充分發(fā)揮學生黨支部和學生黨員在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方面的作用在實踐中具有相當的可行性。
3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
高校黨建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部分,校園文化建設與黨建工作融為一體可以克服傳統(tǒng)學生黨建工作上的形式主義、教條主義和簡單生硬,做到形式生動活潑、內容豐富多彩而易于為學生接受,從而在文化活動中強化高校學生的政治信仰,糾正學生政治文化觀念上的偏差,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另外,社會主義文化對于大學生的影響以校園文化為中介來傳導,大學校園是各類文化信息的匯聚地,文化信息的豐富和活躍程度相對較高,而且相對寬松、多元的文化氛圍為異質文化的交匯、沖擊及新文化的萌芽提供了良好土壤。校園文化的主角高校學生,無論從思想意識、價值觀念,還是從文化視野、個性表現方面,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必須發(fā)揮正確引導的作用,體現出黨建工作在先進文化上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
4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與大學生自覺活動相結合
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根本理念。黨建工作首先是在做人的工作,在高校中很大一部分是在做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以及所有可以向黨組織積極靠攏的學生的工作。加強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重在實踐,專在行動。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充分教育和積極引導為方法,結合各高校自身特點和學生群體的特點。要不斷創(chuàng)新思想、創(chuàng)新制度,從新生入學教育開始,通過組織形式多樣活動以崇高的信念激發(fā)他們,以先進的典型感召他們,以黨性的標準規(guī)范他們,從而把黨的教育、黨的建設化為每個學生的自覺行動,使之自覺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規(guī)范,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加強個人政治思想素質,以共產黨員的行為規(guī)范嚴格要求自已,先在思想上入黨。在組織上被吸收入黨后,更要積極主動的踐行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努力學習專業(yè)知識、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以自身行動診釋以“八榮八恥”為核心的社會主義價值觀體系。
總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各級黨組織共同努力和全社會的共同關注。我們必須積極探索新辦法,總結新經驗,努力在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內容、形式、手段、機制等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實踐,不斷提高工作針對性和實效性,擴大工作覆蓋面和影響力,為開創(chuàng)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新局面,培養(yǎng)更多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Z].中發(fā)[2004]16號.
[2]劉肅.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高校學生黨建工作[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56-58.
[3]梁瑜.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思考[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5(2):107.
[4]郭霞.創(chuàng)新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運行機制的思考[J].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2008(10):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