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然歲月
下午4時,應一個朋友之約在迪歐咖啡,倚窗而坐商談一些他生意上的事情。剛坐下,一堆意見連珠炮的轟向我,他說:“剛剛你不應該讓我在建行門前等你,也不應該接到我電話的時候說你剛下樓走出小區(qū)大門,應該告訴我你的具體位置,我直接去接到你,這樣可以節(jié)約很多時間,因為你步行永遠也沒有我的車輪轉得快”。他一連串的炮轟驚得我張口結舌,目瞪口呆,我還沒來得及為自己做出一句辯解,他接著又說:“難道你們女人都是這樣嗎?都喜歡讓男人多等待自己而證明自己的高貴嗎?我們認識兩年了,你怎么就不了解我的脾氣呢?難道我今天請你幫忙你就非要刁難我為難我嗎?”
待他稍微平靜下來之后,我遞上一杯水到他手中,我說:“我們是認識兩年了,但是兩年中我們共處的時間不超過兩天,我是不夠了解你的脾氣性格,因為認識了解一個人需要時間”。他說:“大錯特錯!認識一個人不需要時間,認識一個人只是片刻之間的事情,我請的業(yè)務經理就是10分鐘之內拍板的”。
我無法在這個問題上和他繼續(xù)辯論下去,在回家的路上,我想:“認識一個人要多久?”
是啊!認識一個人要多久?
人們往往說“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一個很重要的印象嗎?不可否認,第一印象可以在對方的記憶里,留下一個或深或淺的印痕,直至些須經年都不會抹平。
我崇尚中庸思想,在自己的人際交往或社會活動中,尊尚“忠厚存心留有余地步,和平接物養(yǎng)無限天機”的講教。不會在意“第一印象”,更不會去大談特談對對方的“第一印象”的感性認識??赡苁亲约喝松椒不蛘呶⑿〉木壒省N也幌M宰约旱闹饔^意識去衡判一個客觀對象的標準,因為“第一印象”存在著不可避免的偏頗。盡管對方可能在自己的認識里劃過一些淺顯的快與不快,好感與厭惡的東西。但是,我相信時間的刀銼會悄無聲息地磨掉這些毛躁的東西,會積極改變自己的認識,使自己的認識更為理性。
一個人或一個事物側面的某一點,雖然能說明一些什么,但是絕對不足以說明該人或事物固有的特性的表象,因為我們所處的方位不同,對其的認識程度不同,還有我們自己的辨析與欣賞能力不會百分百的正確。
時空三維瞬間萬變,故而我的原則是不輕易地使用“第一印象”作為好惡的是非標準的。
我去品讀一個人乃至一件事物,去發(fā)現(xiàn)他(它)的優(yōu)點,以此來抵消“第一印象”的缺憾。
認識一個人要多久?
有時我想,同一個城市我們能認識多少人。一個人一生又能認識多少人?;蛟S,剛從身邊走過的人,就是你一生很重要的人,只不過,你從他身邊走過或她從你身邊走過時,你們還不認識。因為你的臉色可能是很漠然的——你沒有看到我燦爛的笑容嗎?每個人都是漠然的,站在來來往往漠然的人流中,我們不知道認識一個人要多久。
這時,你站在街頭,你還不知道你能認識人流中的某一個人,但是這個人正在向你走來。
故事總是從認識開始的,故事在認識后面一幕一幕展開。初識的喜悅,熟識的信任,相知的依戀。也有與認識的初衷完全相反的。猜忌,陰謀,甚至屠殺。因而,很多時候,順著認識的軌跡,我們就能看到一個個故事的精彩表現(xiàn),看到一幕幕延伸的影卷。
我想:是否有一種等待,就是認識一個人了解一個人的過程。
生活的速度總是不停地改變著人和人認識的方式——時間、地點和環(huán)境,還有認識的對象。在這個我們越來越無法辨別真?zhèn)蔚氖澜缋铮嬲恼J識一個人究竟要多久?也許一分鐘,也許要一生。有的人,給你一分鐘足夠了!有的人,給你10年也不夠!不夠!因為我們根本無法預期真正的認識一個人究竟要多久?沒有辦法辨別我們所認識的朋友穿戴的究竟是衣服還是面具,所以,選擇時間來為我們認識每一個人吧。
人們就這樣,不斷地相互認識,成為了很多生活的角落和細節(jié)。不斷地尋覓著,用希望支撐著生活的每個支架。一直期盼和等待著,希望認識想認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