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強
【摘 要】 混凝土施工技術是土木工程技術中必不可少的,國內土木工程的種類越來越復雜,而混凝土施工作為土木工程的基礎,必須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不斷研究、創(chuàng)新,從而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術水平,確保工程質量。
【關鍵詞】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
隨著社會發(fā)展中,混凝土在土木工程建設中的地位日漸重要,混凝土裂縫也逐漸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熱點話題。盡管我們在當前的工程項目施工中采取了各種施工措施和施工方法來控制混凝土裂縫的產生和惡化,然而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現(xiàn)象還是較為嚴重從而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術水平,確保工程質量。房屋建筑質量安全問題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建筑業(yè)中的關鍵技術,土木工程技術面對挑戰(zhàn).土木工程技術更新,對作為建筑業(yè)基本材料的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和技術也提高了新的要求,因此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控制的研究最為重要環(huán)節(jié)。
一、混凝土施工存在的問題
1、混凝土的拌制;在實際施工中,很多操作人員往往沒有對混凝土拌制的材料進行重量核算與控制。材料的重量需要進行控制,每種材料都需過秤。而施工中,也往往容易出現(xiàn)加水過多的現(xiàn)象。加水過量,將導致混凝土在其硬化以后,混凝土內將殘留多余的水分,從而形成了水泡,水泡在經過蒸發(fā)后,混凝土內將殘留許多氣孔,既而使混凝土的強度大幅降低。而在混凝土后期水化反應時,需要大量的水,在這個期間并未得到工作人員的重視,致使混凝土的強度大大降低,而澆水養(yǎng)護的頻率也至關緊要,混凝土的水化過程需要連續(xù)性,因此為保證混凝土的濕潤狀態(tài),澆水的頻率與水量必需科學性、合理性。
2混凝土的澆筑;模板在工程中也是很重要的一點,模板質量的好壞也關系著混凝土的質量。當今許多工程施工中的模板都存在著微小空洞、不平、沾有垃圾、拼縫不密實、未涂隔離劑等現(xiàn)象,從而導致混凝土的表面出現(xiàn)蜂窩麻面。而過早的拆模,由于混凝土還未達到一定強度,既而損傷混凝土,將出現(xiàn)缺棱掉角現(xiàn)象。過早的拆模,還會導致混凝土失去支撐力,從而無法有效的與鋼筋結合。振搗對于混凝土的強度也很重要,有的振搗時間不足,致使混凝土不夠密實,而振搗的時間過長,將會引起大量石子沉淀、水泥漿漂浮在表面上等現(xiàn)象。針對那些鋼筋密集的梁柱交接點,如不加強振搗,易引起混凝土蜂窩、空洞、漏筋等現(xiàn)象,影響到工程結構的安全。
3、施工材料的控制;在配備材料時,有的施工人員抱著不負責心理,往往出現(xiàn)水泥重量不足、存放時間過長、存放環(huán)境差等現(xiàn)象。水泥的重量不足,將影響到混凝土的配合比與強度。水泥存放時,會與空氣中所含的二氧化碳和水結合水化,因此存放時間不宜超過三個月,而水泥存放時應注意防水防潮。由于氣候、環(huán)境、人為等因素影響,造成工程建筑各部分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裂縫。在工程項目的施工期間,混凝土施工作業(yè)人員,需要考慮工程外部氣候條件不同,混凝土結構也將有所不同,而對于裂縫的寬度控制,其控制標準也不同。
二、混凝土施工技術
1、混凝土澆筑技術;在工程實施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中,不可對已攪拌好的混凝土進行加水,而混凝土分層的厚度需要把握準確,在進行新一層的混凝土澆筑時,需要確認上一次是否已被覆蓋,因此把握好兩層澆筑的間隔,才能控制在混凝土的初凝固時間的范圍以內,從而防止因間隔的時間過長而產生裂縫。同時,在澆筑時應考慮到天氣的因素,盡量避免在天氣變化頻繁、劇烈時施工。
2、混凝土振搗技術;混凝土振搗時,應對混凝土的坡腳、坡中部、坡頂三處進行三道振搗。這三道設置的位置需符合要求,再經過合理的配合,才可使振搗覆蓋全部坡面,從而達到工程的預期效果。在使用振搗棒時,需控制好振搗時間與振搗棒插入的深度,其深度最好在下層的混凝土 50 毫米以上,移動間距在 40 厘米左右,振搗棒需快速插入、緩慢拔出。在混凝土密實后,需采用刮杠將混凝土的表面刮平并撒上 5 到 25 毫米厚的碎石,而混凝土終凝前需用木板抹平,其次數應多于兩次。
3、混凝土梁柱節(jié)點箍筋施工技術;建筑工程多數采用的箍筋施工方法,將全部梁板模板安裝完畢后,再安裝梁板鋼筋并整體沉梁。該方法有讓鋼筋運輸、捆扎、堆放等較為安全的特點,并且作業(yè)量少,綁鋼筋與支模不沖突,功效相對較高。但也存在箍筋間距難以保證、節(jié)點箍筋少放等問題。其解決方式是,在下料時將所有節(jié)點增設縱向短筋,柱節(jié)點區(qū)箍筋現(xiàn)場焊接在縱向短筋上形成整體骨架。在柱縱筋上套入整體骨架,并擱置在樓板模板面上,進行穿梁鋼筋、捆扎,為防止柱縱筋與附加縱同短筋的位置沖突,而導致的套箍困難。附加縱向短筋需偏離其箍筋角部大約 5 厘米。因此,可保證柱節(jié)點箍筋的數量和間距。在實際施工時應根據情況而使用,對于結構較為復雜的工程,采用此方法較為困難。
三、混凝土施工中注意事項
在工程施工前,要詳細的調查、分析、研究和論證建筑物自身的受力情況和使用年限,并據此制定出一套合理混凝土使用方案.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控制混凝土的裂縫的產生.根據實際環(huán)境選擇混凝土的強度等級,避免使用低等級的混凝土,以保證施工質量安全.其次,嚴格把握原材料質量.在具體施工過程中,選擇最優(yōu)質的原材料對整個工程質量至關重要;防范水化反應經常出現(xiàn),嚴格檢查所選水泥的出場合格證,以確保水泥的施工質量。
1、嚴格把握混凝土的質量;必須建立在原材料質量合格的基礎上;準確、嚴密計算原材料的使用量,以確?;炷恋馁|量;層層把握好混凝土的取樣、運輸、施工和養(yǎng)護等;分層次檢驗混凝土的質量;嚴格控制和檢查施工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杜絕偷工減料,保證整個施工過程的科學、規(guī)范、高效以提高施工質量.
2、攪拌運輸車是最常見的混凝土運送的方式,在運送的過程中,運送時間的長短會影響混凝土的強度,所以我們在運送過程中要對盡量縮短混凝土運送的距離或時間,如果運送時間過長,極易出現(xiàn)混凝土凝固,造成卸貨困難等諸多不便,從而影響了施工質量和施工進度.為了避免這種問題的發(fā)生,我們一般采用兩種措施,一是采用施工現(xiàn)場二次攪拌的方式,以保證混凝土結構上的均勻;二是采取運輸過程中進行桶內攪拌的方式,保持混凝土結構上均勻。
3、關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冷縫問題.混凝土澆筑不實,冷縫就會存在一定的空隙此類問題混凝土施工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通常的解決辦法就是采用振搗的方式,等混凝土表面出現(xiàn)浮漿和混凝土不下沉后停止,以解決混凝土分布不均勻,從而確保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的質量安全。
四、結論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多數以施工階段的重點監(jiān)管與技術強化防治裂縫的方法。當工程主體上出現(xiàn)裂縫時,往往只是采取補救措施,其效果不盡人意,難以滿足工程質量標準。混凝土施工技術對整個工程影響至關重要,不僅直接影響著混凝土結構的使用性能,關系著整個工程的質量安全。在施工前清楚了解有關混凝土結構的知識和各種問題的成因,對癥下藥,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加以解決,提高混凝土的結構安全使用年限,從而有效的保證施工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曹建平.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質量防控綜述[J]. 科技信息,2010,No.33919:366+371
[2] 段堃,葉義群,余吉平. 土木工程中長齡期混凝土強度非破損檢測技術研究的思考[J]. 江西建材,2006,04:10-11
[3] 熊根林,胡成. 論土木工程中混凝土強度的質量控制和監(jiān)理[J]. 安徽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2,0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