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前榮
【內容摘要】初中是學生學習物理學科的入門階段,是學生形成物理學習習慣和方法的重要時期,是為繼續(xù)學習高中物理知識奠定重要的基礎的重要過程。初高中教師要從初高中物理教學的方方面面入手,幫助學生做好初高中物理學習的有效銜接。
【關鍵詞】物理學習 銜接 教學方法改革
初中是學生學習物理學科的入門階段,是學生形成物理學習習慣和方法的重要時期,是為繼續(xù)學習高中物理知識奠定重要的基礎的重要過程。學生跨入高中階段后,學習也就上了一個新臺階。很多學生在學習高中物理時,雖然覺得一聽就懂,但是一做就錯,而且一過就忘,甚至一考就差。因此,初高中物理教師要切實貫徹新課程的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使學生無論在哪個學段的學習都能得心應手。
一、初高中物理學習有效銜接的問題
中學物理是對學生進行科學知識普及和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進行科學教育的核心內容。高中學生在開始高中物理學習一段時間后,不少學生由于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對后續(xù)的學習產生不利的影響。與初中物理相比較,高中物理學習有很多的變化,知識容量大,難度增大,系統(tǒng)性增強,綜合性增強,能力要求提高。筆者認為,初高中物理學習的銜接問題主要有醫(yī)學兩個方面。
1.初高中物理學習內容的差異
與初中物理學習相比,高中物理的知識容量大,學科間知識的相互滲透性強,加大了學習的難度。高中物理學習中物理形象往往比較復雜,而且經(jīng)常是做模型抽象、定量說明、數(shù)學化描述等,同時在分析問題時要從多方面、多層次來探索和研究,這也造成了學生學習的困難。此外,初中物理只要求初步了解,只作定性研究。而高中物理由于理論性增強,常以某些基礎理論為基礎,根據(jù)一定的邏輯思維,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聯(lián)結起來,構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比如說,在初中物理《什么是力》的學習中,只要求學生知道“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至于什么是“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力為什么能夠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后可能做什么運動?這些知識點的學習初中物理課本中不作要求,而高中物理則要求學生必須掌握。
2.初高中教師教學方法的差異
對于初中生來講,課本上多是一些零碎的知識點,如果學習時只是機械地去重復、記憶,那么考試也只是一種默寫,到高中后一般不能適應。初中教師受知識面和水平的限制,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對高中教學銜接的認識,沒有重視知識的滲透和方法的引導,對某些知識和方法過分強化,使學生的學習在某些方面的思維定勢太重,不適應高中物理的學習。再一個,有的高中教師對不同初中學生的基礎差異、不同學生、男女生接受知識能力的差異、學生適應高中學習生活快慢程序等因素考慮不足,在平時布置的作業(yè)、練習題以及考試題的難度提得太高,以至于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接受的“失敗”太多,沒有學習的“成就感”,從而厭學。
二、如何應對初高中物理學習有效銜接的思考
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學習的有效銜接,使學生盡快適應高中物理教與學的特點,提高學習效率,渡過物理學習的難關,這是初高中物理教師的重要的任務之一,也對初高中物理教師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做好從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學習的有效銜接,是順利開展整個高中物理教學工作的基礎。
1.初中教師要適當滲透,高中教師要放慢進度
初中物理知識的學習是關鍵,也是基礎。對于初中教師來說,在課堂上要有意識地適當滲透,讓學生的學習方式向高中的學習方式轉變,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式學習的學習方式。而高中教師要在高一開始時對高中物理的學習適當降低能力要求,以讓學生在新的學習開始有思想準備,并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相應的能力,逐漸將能力培養(yǎng)到可適應高中學習的程度。也就是說,初中適當滲透、高中降低要求,在初高中物理的學習中建立起一座溝通的橋梁。這樣,學生在學習中就不會感覺跨度太大。比如說,高中物理最重要、最困難、最基礎的部分是高一的力學部分。而學生在初中階段就已經(jīng)接觸了力學知識的學習。因此,在初中階段,教師要向學生滲透高中物理學習的方式。而高中教師須放慢進度,適當降低要求,打好學生的基礎知識,同時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2.提倡探究實驗,結合物理實例開展教學
科學探究是新課程的特色,高中新課程意義上的科學探究是以綱要的形式出現(xiàn),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是與必修、選修并列的三個內容標準之一??梢哉f占了高中物理要求的三分之一,也是十分重要的內容。對于剛進入高中學習的學生來說,感到學起來會很困難,不容易想象。因此,在初中階段,就要開展探究式實驗教學,采用直觀法,多做一些實驗,多聯(lián)系一些實例,便于通過具體的物理現(xiàn)象來掌握物理概念,建立物理模型。
3.培養(yǎng)學生學習動機,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動機是一個心理學的概念,是指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內部動力,而學習興趣則是組成學習動機的因素之一,并且在學習動機中處于中心地位。在應對初高中物理銜接上,教師要利用多種方式和手段來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只有學生對物理學習有了興趣,才會主動積極的學習,為克服初、高中物理的銜接困難增添動力。一個有趣的實驗,一次成功的探索,一段精彩的介紹都可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如,教師可在高一物理的引言或緒論課,介紹物理學的一些偉大的成就和當前的一些熱點應用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應用多種教學手段,尤其是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動態(tài)的課件展示來向學生揭示物理學的內在規(guī)律。
4.加強學生學習方法指導,幫助學生盡快適應高中學習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初、高中之間,在知識上有它的連續(xù)性。初中所學過的知識,都是高中學習的知識基礎。但是,跟初中比較起來,高中各學科在知識廣度、內容深度上有明顯的提高。學好物理不僅靠學生的不懈努力,更要靠教師對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的指導。良好的學習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有效的提高學習效率,發(fā)揮運用才能,提高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性學習方式掌握閱讀教材、聽課做筆記、課后歸納總結等學習方法,并且在課外通過舉辦學習方法指導講座、召開學生學習方法交流會等多種途徑和方法來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同時,結合學生的實際,選取一些難度稍低、可讀性較強的章節(jié),采取學生自學、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指導好學生對知識進行復習和總結。在每節(jié)新課之前讓學生對上節(jié)課內容進行小節(jié)。新課學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讓學生嘗試著進行單元總結,畫出知識結構圖。將知識點連成線,結成網(w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應用能力就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總之,搞好初高中物理學習的有效銜接,是一項需要多方合作、統(tǒng)籌安排的系統(tǒng)工作。初中教師要想辦法,高中教師也要想辦法,要從初高中物理教學的方方面面入手,幫助學生做好初高中物理學習的有效銜接。
【參考文獻】
[1] 武喜林. 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的幾點思考[J]. 新課程(上),2013年04期.
[2] 何永林. 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的策略探討[J]. 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7年第2期.
[3] 梁向華. 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淺談[J]. 新課程研究,2007年8期.
(作者單位:江西省瑞金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