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交通工具的幫助下,人類已經沒有翻不過去的高山,沒有跨越不了的大洋,我們知道山的外邊是什么,我們知道海的彼岸在哪里。但當我們仰望著幽深的夜空,都會想到一個古老的問題:天邊的外邊是什么呢?沒有人能夠確切地回答這個問題,即使是借助最先進的天文望遠鏡,人類所能觀察到的天空也不過是茫茫宇宙的一角。
科學家已經觀測到的距離我們最遠的星系在130億光年以外,也就是說,如果從那個星系上發(fā)出一束光,最快也要經過130億年才能到達我們地球,這130億光年的距離就是我們現在所能知道的宇宙的范圍。換句話說,一個以地球為中心,半徑為130億光年的球形空間就是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宇宙。當然,宇宙的中心并不真的是地球,宇宙也未必就是球形的,但是我們所認識到的目前只有這么多。至于130億光年以外的宇宙是什么,也許長大以后,你能回答這個問題。
科學家們認為,宇宙的誕生,源于137億年以前的一次大爆炸,這次爆炸產生的影響至今還在繼續(xù),宇宙還在膨脹。
宇宙大爆炸所產生的塵埃,形成了無數的星體,人們已經發(fā)現和觀測到的星系大約有1250億個,而這些星系中又擁有幾百到幾萬億顆像太陽一樣的恒星。通過這些天文數字,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宇宙的大小,也許就算是展開你豐富的想象力,也無法到達宇宙的邊上!■
(選自《科學探秘大全集》,華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