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亭亭
摘要: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求全黨堅定道路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和人民的必然選擇,它適合中國國情、符合時代要求,改革開放以來的輝煌實踐和成就證明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途光明、有廣闊的發(fā)展空間,這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的源泉。
關鍵詞:道路自信 源泉 選擇 成就 前途
道路引領未來,道路標定方向,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途,關乎民族命運,關乎人民幸福,這是道路重要性的生動寫照。黨和人民經(jīng)過九十多年的艱苦奮斗和不斷探索成功開辟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它是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實現(xiàn)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因為來之不易,所以倍加珍惜;因為關乎命運,所以始終堅持。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求全黨堅定道路自信。這是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面對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zhàn),黨立足國情,展望未來,審時度勢做出的戰(zhàn)略性決定,也體現(xiàn)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和決心。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睂χ袊厣鐣髁x道路的選擇不是中國共產黨隨心所欲和一廂情愿,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信不是憑空產生的,這種自信源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歷史和實踐所證明的正確性,源于它的光輝前景。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和人民的必然選擇
近代中國多災多難,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挽救民族危亡,無數(shù)仁人志士進行了艱苦探索,不論是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維新變法還是辛亥革命都以失敗告終,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開辟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領導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社會主義的新中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的探索,始于毛澤東,20世紀50年代中期,在逐漸察覺蘇聯(lián)模式的弊端后,開始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這是我國擺脫蘇聯(lián)模式束縛,走自己的路的偉大起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為代表的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總結經(jīng)驗教訓,大膽解放思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著名論斷。并沿著這條道路積極而穩(wěn)妥地“摸著石頭過河”,社會主義建設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重大成就。歷史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適合中國國情、符合時代要求
這條道路既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jù)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征賦予科學社會主義以鮮明的中國特色。在經(jīng)濟上堅持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逐步實現(xiàn)共同富裕,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jīng)濟共同發(fā)展的基本經(jīng)濟制度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在政治上堅持人民民主專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在文化上,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和諧文化。既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又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同時,它符合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調動人民群眾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的積極性,使社會主義充滿生機與活力。
3.改革開放以來的輝煌實踐和成就證明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
建國60多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前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經(jīng)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綜合國力歷史性樂聲;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民生水準實現(xiàn)歷史性躍升;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權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國際地位進一步提升。事實勝于雄辯,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雄辯地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xiàn)國富民強、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爸挥羞@條道路才能給曾經(jīng)飽受災難的中國人民帶來福祉,只有這條路能使中國人民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更有尊嚴。”[1]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途光明、有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決不是封閉僵化、一成不變的,而是面向未來的,具有開放、與時俱進的品格,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它積極吸收一切人類社會的優(yōu)秀文明成果,為我所用。同時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絕不照搬別國發(fā)展道路和制度模式,既保持自己的特色和優(yōu)勢,又不斷注入發(fā)展活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空間;為了實現(xiàn)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階段,我們黨依據(jù)國情實際提出了階段性綱領,并為之不懈奮斗,這保證了發(fā)展的方向性,目標的可行性。依據(jù)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國情和實際,我們黨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出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宏偉目標。永無止境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使社會主義前途光明,充滿希望,對此,我們應該滿懷信心!
總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經(jīng)受了歷史和實踐的檢驗,得到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擁護和支持,也受到世界人民的關注和認可。同時它又以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不斷開拓前進,前途光明,這是我的底氣所在,這是我們的信心之源!這條道路來之不易,我們要倍加珍惜、毫不動搖的堅持這條道路!
注釋:
[1]李拓.道路自信的關鍵所在[J].人民論壇,2012(23).
參考文獻:
[1]李拓.道路自信的關鍵所在[J].人民論壇,2012(23).
[2]秦宣.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歷史和現(xiàn)實依據(jù)[J].黨建,2013(1).
[3]李君如.堅定我們的道路自信—學習十八大報告的一點體會[N].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12(6).
[4]林培雄,趙周賢,劉光明.道路自信從何而來?[J].求是,2013(4).
[5]包心鑒.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J].學習論壇,2012(12).
[6]解超.何以道路自信[J].上海教育,20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