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冰
自今年年初正式實施《商業(yè)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新辦法》)以來,商業(yè)銀行按照新標準重新計算的資本充足率普遍出現下滑。在利潤增長放緩、信貸資產剛性擴張以及次級債減記、資本工具匱乏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商業(yè)銀行面臨著長期資本補充的壓力,而這對于融資渠道本就有限的城商行而言,找到合適的資本工具顯得更為迫切。
資本充足率普降
內源融資動力不足
《新辦法》擴大了商業(yè)銀行資本覆蓋風險范圍,風險加權資產有所增加,因而對其資本充足率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資本計算方式下,商業(yè)銀行資本充足率、核心資本充足率進一步下降,這在銀行一季報中得到了集中體現,其中尤以城商行的下降幅度最為明顯。
據統(tǒng)計,今年一季度,上市銀行資本充足率、核心資本充足率環(huán)比分別下降1.15個、0.57個百分點。其中,城商行的下降幅度要遠高于大行,分別下降1.83個、1.27個百分點。
具體而言,今年1季度,寧波銀行資本充足率和核心資本充足率為13.30%、10.07%,分別較年初下降2.35個百分點、1.42個百分點;南京銀行為13.67%、11.02%,分別下降1.31個百分點、1.11個百分點。此外,據南京銀行預測,到2016年末,該行資本充足率及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將分別下降至9.91%、8.28%水平,這意味著該行資本充足水平將低于《新辦法》所要求的10.5%的最低紅線標準。
通常而言,在資本創(chuàng)新工具匱乏、資本市場融資困難的情況下,利潤留存是資本補充的主要有效手段。但是,近期城商行的利潤增速已經呈現明顯的放緩趨勢,直接導致內源性的融資方式日趨乏力。
以三家上市的城商行為例,在經歷了幾年凈利潤增速高達3成以上的增長后,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增速已經大幅降至2成甚至更低水平。今年一季度,北京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的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22%、15.33%、22.82%。而2012年同期,三家銀行的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33.79%、31.71%、26.83%。
而從長期來看,這一不利形勢非但難以緩解,且仍有繼續(xù)加劇的可能。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加快推進,銀行利差縮小是必然趨勢。業(yè)內專家認為,銀行未來的盈利增長可能進一步下滑,依靠留成收益補充資本將更加困難。
緊逼25%紅線
次級債減記“補血難”
不論從發(fā)行成本還是從最新的減記要求來看,發(fā)行次級債很難再達到以往有效補充資本的效果。
《新辦法》正式實施之前,次級債一直是我國商業(yè)銀行的重要資本補充工具,同樣也是城商行群體所常用的一種“補血”方式。然而到目前為止,部分城商行的次級債存量已經觸及了25%的紅線標準,即使不考慮《新辦法》的新要求,也幾乎沒有了繼續(xù)發(fā)行的空間。
繼2010年發(fā)行25億元次級債之后,寧波銀行于2012年11月再次公開發(fā)行了15年期的30億元次級債券。此次發(fā)行后,該行長期次級債務共計達55億元。以該行今年1季度233.47億元的核心一級資本凈額計算,該行長期次級債務已占到核心一級資本凈額的23.56%。而按照“發(fā)行長期次級債務的額度不得超過核心資本的25%”這一要求,近幾年內寧波銀行已經不能再考慮采用這一方式補充資本。
南京銀行同樣存在類似的情況。據該行年報顯示,南京銀行分別于2005年、2011年發(fā)行8億元、45億元次級債,以今年1季度該行核心資本凈額226.92億元計算,該行長期次級債務占比同樣已經逼近25%紅線,為23.36%。
與此同時,日趨升高的次級債利率水平也讓城商行承受了更大的成本壓力。以南京銀行為例,該行于2011年發(fā)行的次級債票面利率已經高達6.0%,而2005年僅為4.1%。據此計算,該行每年次級債付息就要在2.7億元以上。
不僅如此,《新辦法》中對于“次級債逐年減記”的最新要求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次級債對銀行資本補充的作用。根據《新辦法》要求,2013年前發(fā)行的次級債須從2013年1月1日起按年遞減10%,直到2021年底徹底退出。同時,自2013年起發(fā)行的次級債,必須滿足“含有減記或轉股的條款”等11項標準,否則將被視為不合格資本工具,無法被計入監(jiān)管資本。
開拓“補血”新渠道
面對內源融資的乏力及次級債新的減記要求情況,城商行亟須拓展有效的資本補充渠道。
實際上,為了拓寬商業(yè)銀行資本補充渠道,確保平穩(wěn)過渡,監(jiān)管部門一直致力于商業(yè)銀行資本工具創(chuàng)新。銀監(jiān)會主席尚福林曾在一次內部會議上重申,在堅持內源性資本補充為主的基礎上,銀監(jiān)會鼓勵符合條件的商業(yè)銀行開展資本工具創(chuàng)新,拓寬資本補充渠道。包括探索通過發(fā)行優(yōu)先股、創(chuàng)新二級資本工具或開拓境外發(fā)行市場等方式籌集資本等。
日前,南京銀行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該行的資本補充計劃。該行表示將積極探索外源性融資渠道,利用資本市場擇時選擇合適方式補充核心資本。同時加大對合格的二級資本工具的研究,靈活選擇資本補充手段和方式,計劃于2016年底前以合適的方式和手段補充資本。
業(yè)內人士預期,隨著資本工具創(chuàng)新政策的逐步落地,將能夠對沖資本新規(guī)實施對資本充足率的負面沖擊,大幅提升銀行的資本水平。此外,商業(yè)銀行還可以通過優(yōu)化資產結構來拓展發(fā)展空間和實現利潤最大化。一是大力拓展不占用資本或風險權重低的中間業(yè)務和表外業(yè)務;二是信貸投放可以更多地向小微企業(yè)傾斜;三是大力拓展消費信貸;四是利用資產證券化將部分低收益信貸資產轉出表內,實現資本節(jié)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