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丫
【照片里的小美人】
曾是令我樂此不疲的游戲——幾乎每一個初次看到那幅照片的人都會問,咦,這兩個小孩,大一點的是你哥哥吧?這個小的是誰啊?
我總這樣回答,你猜猜?猜中有獎!
并沒有人猜中過,不過答案卻五花八門,猜照片中那個一歲左右、明顯站立不穩(wěn)的小丫頭是我們鄰居家或親戚家小孩,其中最浪漫的答案,來自我的大學室友燕子。她說,一定是你哥哥青梅竹馬的小女友。
哈哈,都不對。我總是賣半天關子后回答,那就是我呀!
對方總是驚詫的,不會吧?一點兒都不像呢,真是女大十八變。燕子回答得更直接,你小時候可比現(xiàn)在漂亮多了。
我一點都不生氣,小時候漂亮也算漂亮。說實話,拋開自戀因素,我也堅定地認為,小時候,我是個標準的小美人:大眼睛、長睫毛,鼓鼓的額頭,圓臉龐,戴一頂毛茸茸的白色兔毛卷邊帽,身體微微傾斜著站在哥哥旁邊,眼神水汪汪,好似洋娃娃。
而現(xiàn)在,我依然有著長睫毛、大眼睛,只是臉型不再那么圓潤,下頜有了棱角,額頭也不再那樣飽滿。
老媽說,是長大瘦了的緣故,并以此告誡我不得減肥,因為瘦了不見得就美。小時候珠圓玉潤,才是最好看的。
當媽的,恐怕都是這個觀點吧。
【連生日照都沒有】
整個童年時代,我存留的照片不多,也有幾張全家福,我都是被老爸或者老媽抱在懷里,小小的,不占什么空間,也幾乎不能看清五官。唯這一張,我和哥哥的合影,正面,像兩個大臉娃娃。很明顯,是專業(yè)攝影師早期的藝術作品。
讀中學時,我堅持把這張照片放大了擺在自己的小屋里。
也曾抗議過童年時無照片存念,而哥哥也是,好長一段時間,幾乎整個童年,我們都沒有其他小孩子的那種照片,連生日照都沒有。
對此,老媽的解釋是,老爸最不愛拍照,所以也不帶我們拍。
找老爸質問,他呵呵地笑,默認。不過態(tài)度良好,也無法追究,并且為了補償,在我讀中學后,老爸攢了兩個月工資買了個相機,苦練拍攝技術,令我從少女時代起,便如電影明星般年年都有相片集子。到我讀大學,他干脆買了個單反,也能像模像樣地給我拍出毫不遜色于專業(yè)攝影師鏡頭里的藝術照來,后來的很多年,家中,我的照片泛濫成災。
算是彌補了童年之憾,也因此,童年時唯一放大的那一張,更顯珍貴。去讀大學時,收拾的第一件物品便是那張12寸的照片,仔細用衣服包了兩層,放在行李箱的中間。
后來把那張照片掃描了,用作電腦桌面。
于是,照片更被無數(shù)人瀏覽,也順便做了一次又一次“猜猜看”的游戲,旁觀者無一例外感慨我幼年時的美貌和如今的變化。
每一次,我都小小得意一番,虛榮心得到極大滿足——看,我也真正漂亮過的。
【撿回來的小孩】
第一個提出疑問的,是男友。他喜素描,雖是業(yè)余愛好,但堅持了那么多年,也算擅長。當初我喜歡上他,也是因為覺得他好神奇,三筆兩筆可以畫出一個我。
看到那張照片的時候,我們已經(jīng)正式戀愛,我把照片傳給他并炫耀,看,我小時候好看吧——當然,那么弱智的舉動,不過是一個戀愛中小女子的矯情。
他回,嗯,好看,真好看啊。
可是馬上又回一句,不像你。嗯,不是你吧?
是我是我是我!就知道若讓他猜,指定猜不中,可是,當然是我。
他停頓片刻,發(fā)來一個擁抱,說,但是,寶貝,我確定那不是你。
因為“寶貝”兩個字,我沒有生氣,只說,我變化太大。
那我們見面說。他說,去吃水餃好不好?
于是在學校外面一家我們常去的水餃店,我們見面。
吃飯的時候,他跟我分析,首先是臉型,根據(jù)一個業(yè)余學習美術的人的經(jīng)驗來看,一個人從小到大,臉型的變化不會太明顯。另外呢,照片中的寶寶,左邊唇角有一顆小小的痣,可是你沒有的啊。
他沒說錯,照片中的小美人,唇角是有一顆小痣。老媽說,在我3歲時,因為發(fā)燒住院,好了以后順便那顆痣也打掉了,生怕以后有什么不好。
他探過頭來貼近看我唇角,沒有痕跡嘛!然后嘻嘻地笑,親,他們肯定騙你的,沒準,你是你們家撿回來的小孩呢。
他是開玩笑,可是,我卻忽然生氣了,沒來由地憤怒,你才是你們家撿的。說完站起來,飯也不吃了,掉頭就走。
他慌了,追出來道歉,我說著玩的,怎么真生氣了……
是啊,怎么真生氣了?明知道他說著玩的。我停住腳步,也覺得自己莫名其妙。卻還是任由他哄了半天才半推半就地“原諒”了他。
【不是我又是誰】
那天晚上,我卻睡不著,男友的話像單曲播放一般在耳邊響個不停。忍不住爬起來一次次看那張照片中的我,又看現(xiàn)在照片中的我,比對來比對去,發(fā)現(xiàn)除了眼睛,真是不像的,也難怪從來沒有人猜中。
后來索性把燕子喊起來,問她,你再看看,照片中人是我嗎?
她瞪我一眼,神經(jīng)病啊,不是你還是誰?你家就你們兄妹倆。
我才松口氣,是了,不是我又是誰,我家就我們兄妹倆。而且,作為有兩個孩子的家庭父母難免偏心來說,我很確定,這么多年,我是更受寵的那一個。哥哥大我3歲,年齡相差無幾,小時候難免為零食、玩具……互不相讓,最后,我必定是勝利的那一個,因為有爸媽做強大的后盾。好吃的好玩的,我永遠有優(yōu)先權。哥哥犯錯,被斥責是少不了的,我犯了錯,反倒是被爸媽哄“沒事沒事”……被哥哥嫉妒很多年,他也時時抱怨爸媽的“偏心”。只是抱怨無果,也只能在“被偏心”中長大。
讀了中學以后,哥哥也不再抱怨了,反倒是開始時時、事事護著我,家庭關系自此更加和諧。兩年前,哥哥找了女朋友,獨生子女,性格也略驕矜,有次我們一起吃飯,我和她話不投機拌了幾句嘴,她并不讓我絲毫。結果飯沒吃完,哥哥便提出和她分手,理由是“對家寶不好的女友,我堅決不要”!
對,我就是家寶,沈家寶。想我這個年齡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而我比他們更多一個人寵愛,為此也更多一份得意,中學時,常跟看不順眼的男生挑釁,等著,我讓我哥收拾你。他們立刻屈服。
就如曾經(jīng)老媽說,沈家寶就是沈家的寶貝,人人都要愛護、疼惜。
所以,我,怎么可能是撿來的小孩?全是男友徒然多事。
而他顯然也被這場意外嚇到,那個話題,從此再不敢提。偶爾我提起來,他也只是一味討好,贊美我小時候是純粹美女,現(xiàn)今,是氣質美女。
【以沈家寶的名義】
只是,真相到底還是暴露了。
意外出在不久后學校組織的一次獻血中,獻出200毫升血漿,拿到紀念品和一個紅色小本本,翻了看看,看到A型的字樣。
回到宿舍睡了一覺,睡醒了,忽然覺得有什么不對——家人都有獻血經(jīng)歷,各自有一個紅本本。很清楚地記得哥哥說,果然是一家人啊,全是B型血,省得弄錯。
跳下床又拿出我的獻血證,名字、血型,一清二楚。我的心,就突然加速、失衡地跳動起來。
然后,我在哥哥那里要到了答案,他看著我的獻血證,知道瞞不過去了。這是最簡單的常識,如果我是爸媽親生的孩子,不可能是A型血。
是,男友說得沒錯,我是爸媽23年前撿來的小孩。沈家寶,并不是我,而是照片中那個唇角有痣的洋娃娃。她才是爸媽親生的女兒??墒悄莻€小女孩,卻患天生頑疾,只活到一歲半,他們就失去了她。在失去她的第二個月,爸爸晨跑的時候,在路邊撿到了出生不久、大抵因是女孩被遺棄的我。
爸爸把我?guī)Щ丶?,放到媽媽懷里。從此我成了沈家寶,成了他們的孩子。而哥哥,到了讀了中學后才知詳情,為此,從那以后,他便和爸媽一樣,無原則地溺愛我。
一切都因為,我是撿來的小孩,是他們失而復得的沈家寶,所以,他們一定要愛我更多。所以,童年時我們都沒有照片,包括哥哥,所以……一切都是為了我。
我并沒有哭,在知道真相之后,我輕輕地笑了。多么幸運,多年前,撿到我的人是他們。多么幸運,我是沈家寶,而不是別的孩子。
但這會是一個永遠的秘密,我不會讓他們知道我已經(jīng)知道了真相。哥哥答應我不會說。
沒錯,我就是沈家寶,就是照片中那個幸福的小天使,我用了她的名字,加倍享受了她該享受的親情。那么,我自然也會像她一樣,愛我的家人和我的家。
以沈家寶的名義。
所以,所有人都沒有猜錯,我,就是沈家寶!
編輯 / 張秀陽